为艺术而狂

时间:2022-08-23 01:35:27

为艺术而狂

有品位的居住空间不能缺少艺术品的点缀,如果将住宅上升到艺术馆的高度,就是一项带有冒险性质的挑战了。墨尔本郊区澳大利亚建筑师Lyon在自己的住宅内实现了住宅与艺术馆私密与公共这两种平行并列的功能结合――对私,它是建筑师lyon的四人之家,对公,它是一座包含学术访问,参观,承力、各种文化活动,具有社会功能的艺术博物馆。

Lyon夫妇是一对狂热的艺术爱好者,展示的多数作品都是他们的个人收藏。之所以要将私人住宅打造成一座可以对外开放的艺术博物馆,是Iyon作为建筑师探索艺术与生活结合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能否以一种新模式并存的尝试。

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呢?它不单纯是拥有大量艺术品的住宅,还是凭借高质量艺术品表现博物馆展览特点的空间。与纽约大都会美术馆在馆内为高层经理设置公寓的方式不同,它是住宅与艺术两种不同功能的平行并列:一般来说,常规住宅设计注重私密性和空间使用功能,厨房、卧室、起居室,客厅按日常生活习惯严格划分。由工业仓库如LOFT改造成的居所则不同,常规住宅设计中比较避讳的随意性,使用功能的不明确反而是这类居所的特点。常规经Lyon之手,这所房子的特别之处在于,艺术品渗透在生活空间的各个角落,孩子的卧室,厨房,餐厅和走廊两边无不布满了藏品。位于二层的起居室与公共区域间没有安装封闭的门,表达了建筑师让生活与艺术零距离融合的决心。

创造这样一个全新的空间类型,Iyon并没有脱离实际地凭空臆造。他研究了多个与他的理想具有共同点的建筑范例,比如艾森曼早期的概念性实验住宅中从住宅到住宅X的诠释;文丘里的母亲之家的屋顶设计,他多年来一直推崇的伦敦约翰・索恩爵士博物馆后面画廊的设计:白色展览立方体空间内条形镂空窗的设计与外部空间的连接则充分反映了艺评家Brian O’Doherty在二十世纪艺术博物馆方面的著作《在白盒子空间里:画廊空间的意识形态》一书中对于生活与艺术分离的极具影响力的批判;建筑西侧走廊的设计灵感则来自威尼斯佩吉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走廊设计;悬挂艺术品的木框采用了意大利现代主义设计大师马里奥贝里尼的设计。

Lyon表示:“这些优秀的案例对于设计这座全新的家庭式博物馆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我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弃糟取精。正如建筑大师菲利普・约翰逊所说,我们不能不知道历史。不过,这座建筑对历史设计经验的借鉴并没有对绘画雕塑和同时代作品的展示产生任何影响。

相对于住宅来说,它的设计风格更偏向于博物馆。建筑围绕两个颇具艺术特质的立方体空间来设计;一边是白漆墙面的展览场地,另边是展示视频和其他多媒体作品的黑色空间。这个黑色空间还可转换为家庭影音室和安睡室。通往居室部分的过道以及,必要的生活设施则巧妙地穿插在黑白立方体展示空间中。作为博物馆部分的功能与“大多数博物馆”并无二致:图书馆比普通书店面积大一倍,可以被用作档案研究室、会议室和餐厅等。

Lyon对此回答:“这就是一座轻松的居家住所,因为你总能很容易地发现它与传统博物馆的不同之处,不仅仅是抽象的概念和语言,从窗户位置到对采光通风的考量,都可以看出这更像生活居所,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

事实上,住宅也好,博物馆也好,将居住与博物馆两种功能巧妙融合,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上一篇:古宅新生 第9期 下一篇:如何向公众推广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