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艺术天地

时间:2022-08-23 01:13:17

让学生走进广阔的艺术天地

高中新课程中对美术教学的范畴进行了改革,并对标准进行

了重新划分。五大系列九个教学模块的设置,使高中美术新课程更加生动化、具体化、广阔化和包容化。

美术鉴赏开拓了学生的眼界,绘画与雕塑丰富了学生的知识,设计与工艺结合了生活的实用性,书法与篆刻传承着民族艺术的

精华,现代媒体艺术与时代潮流并进。五个系列的教学内容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是一个有机相连的整体,不同模块间的内容相互渗透,相辅相成,从不同的侧面发挥各自的教育功能和作用。新课程改革带给学生一片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本文以“美术鉴赏”这一模块的特色出发,结合实践,浅谈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美术鉴赏的涵义。

一、“美术鉴赏”模块的特色认识和作用

高中美术新课程改革后将“美术欣赏”改为“美术鉴赏”,鉴赏则必须高于一般的欣赏水平,是判断美的一种能力,是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鉴别和欣赏。当今社会,垃圾艺术在网络随处可见,这些包含着暴力、黄色、血腥等等的负面艺术随处可寻。如何让学生远离负面艺术,以正面的、纯洁的、美的艺术作品去感动学生纯洁的心灵?美术鉴赏课程对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鉴赏观和提高审美素养更加具有主导性和基础性的作用,帮助、引导学生利用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鉴别和欣赏的能力分辨事物的美和丑。

1.弘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强调艺术综合性

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向学生展示我们民族文化和艺术的多样化,强调艺术综合性,分别以专题精选教材内容,每课内容既有古今中外,又包含美术各个分类,从学科性走进了文化的层面。“礼仪与教化”“心灵的慰藉”“战争与和平”等等。每个专题为一课,每一课又大多涉及中国和外国相关主题的内容。例如:《礼仪与教化》一课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艺术,以及汉代和魏晋南北朝的美术,同时还介绍了两河流域和古代埃及的古代文明以及印度文明、美洲印第安文明。

2.图文表结合运用,注重教学方式的转变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图片、文字、表格相结合,图片安排注重主次、图与图的相互关系,图片的文字说明摆脱了只是作品名称、年代、作者等信息的传统,注重详略,处理得当,对一些对于学习内容非常重要,学生又缺乏了解的作品作了详细的注释。教材中还设计了一些表格,主要安排在对于一幅作品、一个流派的解读和鉴赏或两幅作品、两个流派的比较欣赏和分析时,提供了一种鉴赏方法的参考,对于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这不仅符合学生自主阅读的心理特点,还突出了鉴赏作品的主次,在课堂教学中也非常适合开展各种活动,为新课程强调的教学方式转变奠定了基础。

3.新课程美术鉴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新课程标准把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一项重要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每课设置的“思考与交流”“活动建议”,操作性强,单元设置的“相关链接”,学生可以自己展开学习。教材试图引导学生构建自身的美术鉴赏方式,离开老师,学生完全可以进行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有效完成课堂教学的对策

高中美术新课程总目标第一句就提出:“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美术鉴赏是运用感知、记忆、经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比较、分析和判断而获得审美享受,并理解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的活动。新课程标准要求每位学生对美术作品、审美观点进行独立思考、探索、创造,建立新颖独特的论点,并进行简单论证。

1.重过程,轻结果,保护学生的探究热情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美术鉴赏教学应该更看重学生的学习

过程,而不要去过于追求结果,不要一味地强调统一性,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维,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增强美术欣赏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效率。如,我与学生讨论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时,我就要求学生扮演画中的人物,设计出自己的对白,以一种情景剧的形式来体会作品,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艾斯纳说:“任何一个艺术问题都不会有唯一正确的答案,而可以作多种解释。没有什么法则能确切地告诉学生究竟是他还是她的解释才正确。”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美术欣赏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性,保护学生探究事物的热情,因为这探究能使学生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锻炼独创思维的能力,提高探究问题的兴趣。

2.由浅至深的感悟——发自内心的创作,加深学生的体验内涵

美术鉴赏教学主要是欣赏作品,对作品内涵的体验,但并不是一味地欣赏,有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动动手,或临摹作品,或进行创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从中体味作品的内涵,打破欣赏课纸上谈兵、光说不练的局面,更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在《美术家眼中的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特地对墨西哥女画家卡罗进行了一堂专题的介绍。通过卡罗众多自画像的欣赏和解读,让学生了解了卡罗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会了画家的传奇人生。学生对卡罗作品从最初的看不懂、不理解到后来的理解和产生极大的兴趣,很多学生竟然模仿卡罗,以漫画等形式去表达自我。受到卡罗自画像的启发,学生对自画像的表现不仅仅局限于外表,也不再以简单外貌相像与否作为欣赏和评价的标准。观点被改变,思路被打开,欣赏创作不仅让学生看作品,而是提高到体会作品、感受作品,也不仅仅停留在观看作品表面显现的元素,而是深入到探索更高层次的内涵中去。

在创造性思维、个性张扬显得特别重要的美术课上,我们美术教师应该做好引领人的角色,和学生一起摒除所谓的标准答案、统一构思,让学生在对美的欣赏、遐想、追求中展现出一片更为广阔的艺术天地,让他们自己去创新自己的生活。

(作者单位 浙江省永嘉县桥下镇永临中学)

上一篇:“三助五环”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学科中的应用 下一篇:优化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