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时间:2022-08-23 12:58:52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可具体操作起来并非那么容易。初中课本所选文言文都是名家名篇,即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能够疏通文义,而名家的精妙构思、深远立意、博大思想也不是十几岁的初中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因此,文言文教学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和教师教学的难点也就不足为怪了。针对目前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对于文言文教学,我多年来一直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寻求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途径,也在实际教学中指导学生运用了一些好方法,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注重文本诵读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于漪老师曾说:“要反复诵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言语,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本人之口,如出本人之心。”真到了这种境地,文义将会自现。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设置了以下四步:第一步,听读课文,认准字音。在范读时,应做到声情并茂,尽可能用自己的情绪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听朗读带,务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的美,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读准字音着重是读准生字、多音字、通假字。如陟(zhì)罚臧否(pǐ)、以遗(wèi)陛下(《出师表》);不亦乐(yuè)乎(《论语》)等。对多音字和通假字字音,关键是要弄清某字在必定语境中的意义,这样才能确定读音。反过来,读准了字音又能协助理解句义。第二步,合读课文,明确节拍。在这一环节,学生一边随录音范读或轻声诵读,一边标画节拍,对一些难以确定停顿的句子,应借助注释、已有的语法知识或前后文的提示弄懂句义,这样才不致读破句。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学生往往把它读成“其一犬/坐于前”,这样句子的意思就错了。原句的意思是: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懂得这个意思,就明白这句话的节拍划分应当是“其一/犬坐于前”。第三步,分读课文,领会文义。在这一阶段里,我设计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个人读、分组读,可配乐朗诵,也可开展朗诵竞赛,使课堂上书声琅琅不尽于耳,使学生以诵读为乐。第四步,齐读课文,总结全篇。最后全体朗读,对课文有一个整体认知。

二、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文言文教学是个难点,教师在课堂上费尽心力地讲解,可学生并不买账,腻烦情绪很大。结果是教师受累不讨好,收效甚微。细究起来,从字、词的注释到句子的翻译,再到主题思想的概括,无不在教师的“主讲”之列。可以说,保守教学中的所谓“字字落实,句句清楚”被教师们奉为圣旨,而学生毫无主体性可言。如果我们营造良好氛围,把学生的语言学习放在“语文大天地,生活大语文”的环境中,让学生时刻注意语言学习无处不在,就会收到一定的实效。可以通过诵读古人的文章和古人“对晤一堂”,在一个小天地里创造出学文言的语言环境。我在平时教学中经常把全班分成若干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预习竞赛、朗读竞赛、背诵竞赛、实词虚词查字典竞赛、把文言课文改成故事及其他文体的演讲竞赛、对课文知识检测的竞赛等,竞赛后计算团体总分,优胜组给予加分鼓励。通过竞赛活动,增强学生的团体荣誉感,更重要的是利用学生好胜求成的动机,激励学生主动地细读课文,获取知识。

比如,在教学《陋室铭》时,我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摸索尝试: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预习中处理字词,疏通文义,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课堂上,引导他们思考托物言志的写法,让学生谈感受。我还设计了“我来讲一讲”的竞赛活动,让学生当一回老师,讲一讲本人的课堂设想和规划,并让其他学生给出评价。最后,为了让学生的活动有一个成果,我又给他们一个总结性的指点,让他们进行了一次紧紧围绕课文的说话练习竞赛:“我喜欢刘禹锡,由于……”“我喜欢《陋室铭》,是因为……”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知识,营造了比较好的文言文学习氛围。此外,有目的地加强文言文的课外阅读,选择一批与课文深浅程度相当的、有注释的、故事情节生动的文言作品作为课外阅读材料,教师在关键的地方给予点拨,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文言词语和句式运用到阅读实践中,并且在运用中巩固、熟练,逐步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三、注重温习提高

温习,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反复咀嚼,使之巩固。文言文学习更应当如此。按照课标要求,初中文言文教学要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的目的,这就需要使学生把握浅易文言文的知识系统。由此,初中生要具有归纳与比较的能力,使多而散的文言文知识形成一个规而整的系统。如文言文注释中经常碰到的“古今异义”现象,就需要在学完文章后及时进行温习归纳。《桃花源记》中古今异义词非常多,教师要通过对“妻子、无论、仿佛、交通、鲜美、尽境、如此”等词古今意义的总结,加深学生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在于词汇,虽然现在不再注重语法知识,但是对古汉语语法的了解还是有益于对文本的理解的。假如能将文言文中常见的判定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等基本句型以及一些固定格式进行拾掇,并分门别类地列出来,就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文言文的温习,除了学生和教师共同总结和梳理外,还有其他方式能够巩固文言文知识。以小测验形式检测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虽然能够起到检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作用,但并不是最佳方案。教师应采取形式多样的活动,代替简单的温习检查。可举行一些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乐趣,在力争上游的抢答中获得知识。如就“词类活用”现象,设计关于什么是词类活用,词类活用分哪些情况,如何判别词类活用等这几大问题让学生展开抢答,并且就每一个问题进行举例说明。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组,以积分的形式决定胜负,负的一组要出一个节目,或讲一个名人故事,或背诵一段古诗词。如教学完《唐雎不辱使命》后,我设置了“实战演练”,由教师(或学生)做命题老师,当堂考任意一个学生。我规定出题范围和内容:1.以本文实词为内容,设计一题词语解释题。2.设计一题句子翻译题。(1)句子成分省略;(2)文言特殊句式;(3)文言实词的直译。3.从理解文义或感悟、评价的角度设计一题简答题。4.根据本文与课外知识的联系,设计一题课外拓展题。这样,学生热情高涨,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阅读兴趣的同时,其阅读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之,初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应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我在多年实践教学中兢兢业业,努力吸取各方面的经验教训,积极总结探索有效的方法,认真改进文言文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之路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有待于广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作进一步的探索。

切实抓好农村初中文言文教学,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着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才能实现。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通过改革教法、加强学法指点等手段,让学生热爱文言文,快乐地学习文言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一定大大提高。这样,我们就必定能在新课程改革中迈出最坚实的步伐,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上一篇:中医药国际化进程中的翻译障碍及其对策 下一篇:媒介碎片化时代的企业人际传播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