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中国梦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时间:2022-08-23 12:39:26

实现中国梦与促进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研究

摘 要:现阶段的独立学院正处于中国高校改革发展过程中,以后的发展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独立学院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途径,对提高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提升有重要意义。文章提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方式,分析了独立学院创业教育现有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对于独立学院发展、教师和学生的成长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独立学院;中国梦;创新;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Independent college is in the stage of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course, later to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Independent college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to train college students an important way to achieve the dream of China, to improve the independent college personnel training, social practices,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capacity building is importa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way innovation ability,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dependent college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proposed solutions. The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colleges, teachers and students' growt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Key words: independent college; chinese dream; innovation; venture; ability

1 创新能力培养

1.1 锻造大学生核心竞争力

中国梦对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大学生成长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综合性人才,将国家的发展与大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相结合。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不但要精通专业知识,还要有求知与创造的能力,更要学会做人做事。大学生不但要有服务企业的能力,还要有促进行业体制改革创新的能力。中国梦为当代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独立学院应以培养地方型应用型人才为主,注重实践型人才的培养,走独立学院特色办学之路[1]。

独立学院应把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模式定位、学科建设与发展和创新能力培养相对接,与产学研教育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与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优秀的社会所需的人才。

1.2 中国梦引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

1.2.1 中国梦融入校园文化思想教育

在当代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下,中国梦应更好地融入到独立学院中,通过传授知识,举办校园文化节,开展主题活动,以及学生自身实践等方式来感染学生,提升学生的人格和修养,促进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让学生树立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放眼未来,开拓创新的精神。

1.2.2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创新能力

实现中国梦需要当代大学生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独立学院应逐步培养大学生从具备创新意识,到具备创新精神,再到具备创新能力,最后实现创新能力与专业知识相结合,成果体现为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2013年文天学院开始成立文天专利班,报名人数多达800多人,聘请知识产权局、专利事务所和兄弟院校教授等校外相关专业人士来院授课和讲座。同年申请专利40余项,授权下发证书8项。为普及大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通过树立榜样来提高大学生创新热情,2014年初成立文天专利精英班。2014年上半年有100多人申请专利,授权下发证书20多项。学院正在帮助学生与企业对接,让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企业服务,促进大学生创新成果的转化过程。

1.2.3 中国梦引领大学生实践能力

当代大学生应注重实践能力,独立学院大学生更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学生应在实践中磨炼意志、提升能力,这是实现中国梦的有效途径。中国梦不仅是一种愿景,更是一种责任[2]。这种责任是培养学生知行统一、学会做人做事。大学教育不能停留在课堂上和书本上,而是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让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所学行业需求,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学生可以学习专业技能,学习社会知识,增长才干,锤炼意志。

目前文天学院大学生社会实践一般包括研究型、服务型和行业型三种。

研究型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选择学校指定的研究课题或从自身专业出发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寻找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社会实践与学校发展定位和专业有密切联系,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结合。大学生结合团中央项目、校级重点项目、校级一般项目、系级项目中的某些模块进行社会实践,也可以结合专业自身发展情况到相关企业实践实习,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建立实践实习基地,以便加强校企合作,学生可以长期持续深入研究。

服务型社会实践是指社会调查研究、志愿服务、下乡和进社区等。大学生可以调查研究社会热点问题,调查研究中国地方特色文化,调查水土流失问题,调查用电安全情况,关爱留守儿童,关爱留守老人等实践活动。

行业型社会实践是指学生针对某一行业进行调查研究,侧重对这一行业不断持续调查研究。行业社会实践的大学生要具备调研行业的相关知识,可以在实践实习过程中了解行业现状,分析未来发展前景,关注行业企业需要大学生应具备的哪些知识与能力。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大学生培养主动寻找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业教育

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需要有实践能力的人,更需要有创新能力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大学生成为了高校的首要问题。中国梦提出的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成为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个新亮点[3]。

2.1 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国创业教育正处于起步与探索阶段,师资队伍和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独立学院情况尤为突出。

目前,高校对创业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师资队伍缺乏,缺少创业理论与实践培训的机会,导致教师课题缺乏积极性,影响了大学生创业知识的普及和能力的培养[4]。上述情况在独立学院体现的更加明显。

创业教育不应针对高校一小部分学生,而应针对全校在校大学生。

2.1.2 创业教育资金严重不足

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相关教师的培养与积极性的提升,都需要物质基础来保证。但目前高校在创业教育投资匮乏,独立学院创业教育投资匮乏尤为严重,严重影响了创业教育教学质量。

2.1.3 创业教育缺乏专业师资

高校缺乏专业的创业教育教师。目前,各大高校创业教育教师以兼职为主,极少数高校有专职创业教育教师,然而教师又缺少创业的实践经验,缺少理论检验实践的经验。独立学院在自身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创业教育专职教师几乎没有,而兼职教师也极为稀少。

2.1.4 创业教育教学方法相对落后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创业教育方法比较单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需要这方面的专职教师深入研究教学方法的改革[5]。

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强的课,对教师的实践性有较高的要求。

2.2 提升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方法

近年,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就业形势极为严峻,所以需要变被动就业为主动创业。大学生创业素质培养引起了国家关注,并作为一个全新的教育课题来进行深入改革与研究[6]。

2.2.1 国家和学校应高度重视创业教育

国家应鼓励和加大投资创业教育,使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普及,各大高校应设立创业基地,把师生的研究成果转移给企业或自行创办企业,而不是流于形式。国家和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应设有专用资金,来支持与保障创业教育教学的顺利进行。

2.2.2 应建立社会化的创业教育网络

国家应建立社会化创业教育网络,完善创业教育网络体系,积极推动创业教育网络化发展。

2.2.3 高校应具有专业化师资团队

高校要建立稳定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师可以在企业兼任咨询师或顾问等,来充分了解市场动态和社会需求,这样促进了教学和实际紧密结合,提升了教学的实用性。高校还可以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为兼职教师,开设讲座,参与案例讨论教学,对学生的创业计划给予指导和评估[7]。

2.2.4 教学应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实践性与创新性

教师应按实际情况采取行动导向教学法开展教学,充分利用创业软件,开展相应创业设计大赛,提升学生主动性和参与性。多与企业交流,针对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讨论,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阙明坤. “中国梦”对培养青年创新人才的价值意蕴[J].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1-5.

[2] 徐松美. “中国梦”引领下医药类大学创新人才培养[J]. 科学管理研究,2014(2):98-100.

[3] 张丽,刘娟. 论当代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教育路径[J]. 高教研究,2013(21):102-103.

[4] 杨宗兴. 加强与中国梦相适应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J].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6-88.

[5] 郭玉伟. “中国梦”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路径分析[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4):90-91.

[6] 庞桂甲. 浅析以“中国梦”统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66-68.

[7] 王向南. 中国梦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养成[J]. 研究探索,2013(12):44.

上一篇:媒介编辑实践活动的文化表意特征 下一篇:用员工素质模型构建物流快递人才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