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项下议付行的追索权问题

时间:2022-08-22 09:00:13

信用证项下议付行的追索权问题

摘要:议付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使用广泛,但修订后的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未对其项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问题明确规定,而是留给各国国内法加以解决。那么,议付行在遭到开证行拒付时是否享有对受益人的追索权?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议付行是开证行的分行,议付了“无追索权”汇票时是否对其追索权造成影响?中国国内法上对此问题又是如何对待的?本文对以上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议付行:追索权:出口押汇:让渡

议付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信用证,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就其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有一定规定,但在议付行与受益人的关系上缺乏明确系统的规则,尤其是没有提及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问题。由于信用证所发生的争端和纠纷无一不在某一具体国家法院的管辖之下和适用某一具体国家的法律,各个国家法律传统、法律规定的差异以及对统一惯例的解释和适用结果的不同,各国对议付行追索权问题的最终判决仍有很大的出入。因而目前的UCP500将议付行的追索权问题摒于规定之外,留给各国国内法加以解决。议付信用证是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相当广泛的一种支付手段,探讨这一问题对于我国有着实际的意义。

一、议付行有无追索权

在议付信用证下,如果开证行认为议付提交的单据与信用证的条款不符而拒付时,便产生议付行向受益人追索信用证下其已经偿付的款项问题。UCP500未明确规定说,议付行像保兑行那样是开证行所授权的人,因而从理论上说,议付行在票据法项下的向受益人追索的权利未被信用证项下的义务所否定或替代,议付行并未承担无追索权议付的责任。所以无论如何议付行均有向受益人迫索的权利。

一般来说,各国的国内法以及统一惯例都认为:由于开证行对受益人负有一项无追索权付款的确定义务,偿付行和保兑行则是开证行的人,因此开证行和保兑行在向受益人付款后对受益人是没有追索权的。对于议付行是否开证行的人,各国的法律存在差异。这样,在UCP500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问题有三种可能:

其一,如果国内法认为议付行是开证行授权向受益人议付的人,则议付行对受益人没有追索权。

其二,如果国内法认为议付行不是开证行授权议付的人,那么议付行在遭到开证行的拒付后将有权向受益人追索。无论信用证是指定议付、限制议付或是自由议付,议付行如果严格遵守信用证中的议付授权以及统一惯例中有关议付的规定行事,将是一个合格的议付行,他将不受开证行(或者在发生受益人欺诈的情形下,是开证申请人)针对受益人的一切抗辩而有权获得开证行的无追索权偿付。如果开证行拒付,议付行可以向开证行主张不当拒付,同时可向汇票的所有前手直至出票人的追索权。

其三,如果受益人作为信用证项下的一方负有保证单据真实的义务,则无论如何议付行均享有向受益人追索的权利。美国《统一商法典》(UCC)第5篇规定议付行对受益人无论如何均有追索权,即是根据“担保”的理由,即受益人要向所有的后手担保他所提交的信用证项下单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一旦违反这一担保,则所有的后手持票人都可以向出票人追索。

二、特殊情况下议付行对受益人追索权问题

(一)议付了“不受追索”字样的汇票

有时,为了确保自己收款的确定性,受益人在提交给议付行议付的汇票上背书了“不受追索”字样。如果按照国际票据惯例或英美法的一般原则,允许汇票的背书人,在汇票上载明拒绝或是限制自身的债务。出票人一旦在票据上注明“不受追索”,一般来说便不会受到追索,除非出现票据法上的抗辩理由。而大陆法系下的票据法几乎都认为背书了“不受追索”字样的汇票是无效的。

进而言之,即使在普通法国家,信用证项下的抗辩理由并不是票据法下的抗辩理由。因为信用证并非流通票据,其仅仅是附条件的付款保证。由于众所周知信用证关系的独立性和抽象性,信用证关系项下的票据关系也不能影响信用证关系。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互相隔断的。

(二)关于“无追索权”信用证的追索权问题

从银行的实践来看,信用证可以分为有追索权和无追索权的信用证。无追索权信用证,是指开证行(实践中只有英国银行)向受益人签发载明“不可撤销无追索权”信用证,以表明对受益人的确定付款承诺,目的是限制开证行的追偿权及议付行的追索权以保证受益人的收款安全。各国的票据法对此有不同规定,有的认为如果一家议付行议付了这种信用证项下的汇票即丧失了对出票人的追索权,有的认为这种标注是无效的。

笔者认为:此类信用证是强调开证行对受益人的付款承诺,而议付行的追索权则是根据票据法,作为正当持票人(善意持票人)所享有的,除非议付行明确在票据上表明其放弃对受益人的追索权。

(三)议付行审单存在过错时

如果议付行审单存在过错而遭到开证行的拒付是否会影响其对受益人的追索权?对信用证项下所涉及的当事人之间,应该适用信用证各方之间关系的准据法还是应当适用议付行和受益人之间票据关系的准据法?这里同样也涉及信用证的独立抽象性原则,即信用证关系不仅和基础买卖合同关系相独立,并且也和信用证下的票据关系相分离。

按照票据法上的一般规定,不在一定期限内行使票据权利、时效消灭或是抛弃追索权等情况下丧失追索权,而审单过错并不在其中,因而笔者认为受益人不能以此作为受益人对议付行行使追索权的抗辩理由。

(四)议付行是开证行的分行

按照UCP500的规定,一家分行与其总行应被看做是不同的实体,故作为分行的议付行有追索权。但在此问题上仍然存在众多分歧,有人认为:分行与开证行是属于一个单一的实体,议付行的行为等于开证行的议付,因而不能向受益人追索。反对者认为:议付行和开证行是两个不同的主体,即使议付行在议付时未指明不符合而议付了单据,也可以对受益人行使追索权。也有人认为:一般来说一家分行并不是一个独立实体,因此除非该分行在议付时明确保留追索权,否则不得追索。还有人认为:这是一个法律问题,取决于该分行与开证行之间的关系,这并不是一个信用证上的关系。

笔者同意最后一种观点,因为开证行与其分行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法律实体还是两个法律实体并非是由统一惯例认定,而是最终由各个银行所在地的法律决定的,或者说由适用于信用证争议的准据法来确定。

三、中国的相关规定和实践

中国没有关于信用证的法律,信用证的追索权问题在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国内信用证结算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中有规定。办法第30条规定开证行的追索权:“开证行付款后,对议付行或受益人不具有追索权。”办法第24条是关于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问题:“议付行议付信用证后,对受益人具有追索权。到

期不获付款的,议付行可从受益人账户收取议付金额。”由于中国法上没有“议付”的概念,国内法院在审理相关案件时,争执的焦点在于:该议付行是否是一家合格的议付行?而决定一家银行是否是一家合格的议付行,将决定于该银行是否进行审查单据以及是否付出对价。但信用证中关于“对价”的概念也完全是普通法上的概念。因此,讨论中国法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势必要探讨几个相关的问题。

(一)中国法上议付行的法律地位

中国法上,如果信用证项下的指定议付行或是自由议付行,严格按照统一惯例有关议付规定行事,即同国际商业银行实践一致,被认为是正当持票人,享有向开证行追偿和向受益人追索的权利。但是如果一家银行既不是信用证指定的议付行,也不是根据自由议付信用证指示进行议付的银行,而是作为受益人的银行,自愿叙做押汇融资的,银行这一行为在国内银行界被称为“局外议付”。如果信用证不是指定议付或自由议付,议付行单方面主动为受益人提供所谓的“议付承诺”(commitment of negotiation),则这是议付行单方面给受益人的贸易融资。议付行如果将这一交易披露给开证行,将会损害议付行法律地位,从而导致法院认为该银行只是一个受让渡人,受开证行针对受益人一切抗辩特别是欺诈抗辩的约束。

(二)出口押汇下议付行的追偿权。

这种局外议付在国内银行实践中表现为出口押汇,不少银行将其定义为:银行凭出口商提供的信用证项下完备的货运单据作抵押,在收到开证行支付的货款之前,向出口商融通资金的业务。有人认为,出口押汇又称买单,银行对汇票付出了对价,意义等同于议付。实际上,议付是票据行为,而出口押汇则是借贷与担保相结合的行为。银行在两种法律关系中的救济权利有着明显的区别。在中国银行的实践中,出口押汇项下银行往往都要求保留对押汇款的追索权,即银行并不因获取了对信用证和单据的权利就放弃了对押汇款的追索权。

相反,出口押汇项下信用证被拒付后,银行可以根据押汇协议主张合同上的债权及附属的担保物权,并对单据下的货物银行享有优先受偿权。而议付法律关系中,银行的救济权利首先取决于议付信用证是否为有追索权的议付信用证。如果是无追索权的议付信用证,则银行在遭到拒付后自然无法行使追索权;如果是有追索权的议付信用证,议付项下议付行在信用证被拒付后,既有权向开证行、保兑行追索,也有权向受益人行使票据上的追索权,同时还有权自行处置信用证项下的货物。当然,如前所述,此种权利的行使受到信用证各方间关系所适用不同准据法的影响。

(三)让与和议付

另外有必要提及信用证的让与和议付,这在中国法上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法》第80条对债权的让与有明确的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因此,只有在转让后给予债务人通知,才能对债务人产生法律约束力。而根据中国目前的判例,所谓议付是一个只有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才有的法律概念。如果甲银行在向受益人作出付款之前就将信用证项下的索款权利转让给乙银行时,法院会认为甲银行向受益人付款是基于甲乙银行之间的让渡协议,而不是根据开证行开立的信用证中有关议付授权条款以及统一惯例中的议付规定,因而会认定甲银行向受益人的付款是对受益人的融资,而不是信用证项下的支付对价的行为,那么接受其让渡的乙银行也不是一个票据法上的正当持票人(善意持票人),不享有票据法上的追索权,而只能根据让渡协议进行追偿。

四、结论

在议付行对受益人有无追索权问题上,各国的判例以及司法实践各不相同,国际商会的最终倾向是避开该问题的,委员会认为这涉及票据法中背书人与被背书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属于成员国流通票据法范围。从而将信用证下议付行的追索权问题留给信用证下各方当事人自行约定,或者由信用证下各种关系所涉及的各国国内法尤其是票据法以及各国国际私法原则即冲突法原则去解决。中国法目前原则上规定议付行对受益人有追索权,但严格区分议付和出口押汇、信用证的转让和议付,认为只有按照统一惯例行事付出对价的议付行才是正当持票人,享有向受益人的追索权,否则不享有票据法上的权利,而应该根据与当事人之间的其他法律关系对已经付出的款项进行追偿。

因而可以说,UCP500下议付行对受益人的追索权有时是不确定的,主要取决于议付行与受益人之间的约定以及管制他们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的结果。

上一篇: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成因、影响与政策取向 下一篇: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的税务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