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

时间:2022-08-22 08:53:45

【前言】谈如何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Key words】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nking about life; Knowledge of interest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面对...

谈如何给学生创造学习机会

【摘要】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数学、体验数学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从而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能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体验数学。

【关键词】学习机会;思考生活;知识的趣味

How to create learn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talk about

Zhou Xiaofen

【Abstract】Teaching should fully carry out the life and the thought of mathematics application, let the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practice of mathematics, mathematical experience, have the chance to us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to solve real life problems, there are internal rules and principle of mathematics to explore study opportunity, so tha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real life, from the view of mathematics can combined with actual life, experience mathematics learning mathematics.

【Key words】Learning opportunities; Thinking about life; Knowledge of interest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加尊重学生多元化发展的需求,更强调学习是一个主动构建知识、发展能力的过程,面对课程改革,一线教师担负着引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构建多渠道的认知平台的重任。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给学生创造学机会,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下面我将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给学生创造学的机会的一些做法。

1 情景导入中,给予学生思考生活的机会

“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思维的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著名教育家于漪老师的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注意力”作为心灵的另一扇“窗户”,教师应在上课伊始就“打开”并“擦亮”这扇窗户,让数学知识的趣味、探究学习活动的愉悦和与他人合作交流中碰撞的火花洒进这扇窗户。但毕竟数学课本之于情景创设、知识体例的呈现有其局限性,缺乏生动形象,部分甚至抽象、枯燥。若教师能营造学生熟悉、有趣的生活情境来导入新课,便能有效吸引其注意,并随之引发思考。例如讲“分数大小的比较”一课时,老师说“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想看吗?”这时老师打开电脑出示《西游记》片断:“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一天,天气特别炎热。师徒四人口渴难忍,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不大一会,八戒抱着一个大西瓜回来了。孙悟空说:“把西瓜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八戒听了不高兴了,叫喊说:“西瓜是我找来的,不给我六分之一,也得给我五分之一。”悟空乐了,赶紧切了五分之一给八戒。八戒吃完西瓜拍着肚皮说:“我真傻,为什么比应得的还少呢?”听完故事教师说:“你们能告诉八戒这是为什么呢?”这样的导入,既生动有趣,又蕴含着新知识,能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以与教学有关的趣闻、故事作为新知识的切入点,能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为课堂教学成功铺下基石。

2 新课导学时,给予学生探究合作的机会

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表达严谨的学科,必定使其部分教学内容有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若加之教师教学中的创设情境有失趣味性或启发性,学生自然会在学习中出现思维受阻,难以理解、解决某些知识点和问题的情况,这时教师如能在备课时用心设计、创设更为形象直观、视听思兼具的学习情境,便能达到降低学习难度,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目的。《新课标》指出:“要正确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要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教师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要相信自己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自学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大胆放手,给学生一个自主探究的自学时间和空间,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过程,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例如自学《三角形的面积》,学生会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生会在书上用铅笔写出自己思考的问题:“怎样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学生的思考激发了其探究的欲望,在自学时就掌握了三角形面积公式。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来验证这个公式,从而透彻地理解公式的形成过程。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提高了实践能力,形成了应用意识,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3 操作活动中,给予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内容,力求把教材内容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在“做”中体验数学。如“将正方体钢坯锻造成长方体”,为了让学生理解变与不变的关系,让他们每人捏一个正方体橡皮泥,再捏成长方体,体会其体积保持不变的道理。在学习圆柱与圆锥后,学生即使理解了其关系,但遇到圆柱、圆锥体积和底面积相等,圆柱高5厘米,圆锥高几厘米之类的习题仍有难度,如果让学生用橡皮泥玩一玩,或许学生就不会再混淆,而能清晰地把握,学会逻辑地思考。例如,我在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先提出如下问题让学生预习:①用什么办法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②如果把圆柱体转化为长主体,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然后让学生拿出先准备好的萝卜和小刀,引导学生对照教材,切一切,拼一拼,想一想,若失败了,再试,反复试,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讨论、总结。学生经过亲自切拼,亲身体验,激烈的争论,共同探索出了长方体和圆柱体的内在联系。”教师引导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实现了教学知、情、意、行的融合,从而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体验数学概念,促进数学概念的建立。

4 思维过程中,给予学生发散思维的机会

现行数学教材局限于篇幅,大多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数学问题的结论,而省略了丰富多彩的思维过程。教师应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密切根据小学生由粗到精、由表及里进行思维的特点,循序渐进地组织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思维过程中体验数学,在体验中建构知识。例如,简便运算125-98,可让学生采用“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爸爸有一张百元大钞和25元零钱,买一件98元的上衣,他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爸爸还有多少钱?学生都能回答:爸爸拿出100元给营业员,营业员找给他2元,爸爸最后的钱是25+2=27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规律。以此类推理解121-103、279+98、279+102等习题。请学生说说发现了什么规律?能自己再举出这样一些例子吗?学生在表述自己所发现的规律时,有的举出了同样的例子,有的用语言进行描述,还有的用字母来表示。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体验数学规律形成的过程,优化数学认知结构的组建。另外,在数学活动中,教师还要紧密结合小学生思维较直观、片面、肤浅的特点,通过判断、改错、举例、图示等多种方式启发学生思考,让他们领悟数学结论动态形成的过程。

5 课堂结束时,给予学生拓展总结的机会

一节成功的课应该不仅有精彩的开始,也不可或缺完美的结课。 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导课能达到“课才始,趣已生”之效,那么圆满的结课亦能产生“课虽终,趣未尽”的境界。对于小学生,根据其年龄、心理等特点而言,一节课的最后几分钟正是他们大脑疲劳、注意力最易分散的时候。这时,若老师善于适时组织学生对本节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各知识点系统化,并逐步建立数学模型,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互动评价,就能较好地调节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思维重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数学教育既要重视知识的考查,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考查,同时还要注重对学生情感、兴趣、意志、习惯的培养和评价。在这一环节,要组织学生进行多次交流,人人参与评价,自由发表意见,充分体会成功感,提高自信心,学会自我调控,取长补短,发展自己。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培养渴求新知识的动机,强化竞争意识,鼓励求异求新,拓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说过:“数学是现实的,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再把学到的数学应用到现实中去。”由此可见,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是生活的经验,因此,教学中要充分贯彻联系生活和数学应用的思想,让学生具有实践数学、体验数学的机会,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有对数学内部的规律和原理进行探索研究的机会,从而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现实生活,能结合生活实际学习数学、体验数学。总之,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

上一篇:高中地理识图教学分析 下一篇: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