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老教师如何上好体育课

时间:2022-08-22 08:29:07

青年老教师如何上好体育课

青年教师初执教鞭,初为人师。都想做出一点成绩,但往往在教学实践中事与愿违,得不到自己想象中的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不要忽略了学生上体育课时的的心理状态,而影响学生上体育课心理状态的因素主要的下列几点:

1、体育教师: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性格、兴趣、情绪、意志、语言表达、示范动作等对学生的心理状态都有影响。

2、课的内容和组织教法:由于学生对体育运动项目爱好各异,对不同内容的课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组织教法必须多样化。长时间的单一刺激,容易引起超限抑制,使学生感到厌倦乏味。因此教学手段的新异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气候条件:体育教学一般在室外进行,易受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无论在好与坏的气候中上课都会有不同的思想和情绪表现。

4、场地器材:场地器材因素对学生的心理也起重要作用。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较好的学习条件。

5、学校风气和家庭:如果学校不重视体育,学生对体育课就容易产生淡漠分心状态。同样,如果父母不给孩子提供锻炼身体的条件、环境,学生同样不会有良好的心理状态。

6、学生的身体情况:不同的身体情况,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

二、教师的情绪对课的效果影响

青年教师初为人师,情绪激荡,珍视自我,对来自学生方面的反应极为敏感。情绪起伏易受外界刺激的影响,在教学中能否及时自我调节,控制情绪,对于创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进而密切师生关系,非常重要。

体育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即使教师满腹才学,浑身本领,若一旦引起师生感情上的对立,学生不愿跟你上课,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目的。更何况,这种对立的消除又很费力气,在中小学中,这种情况相当多的。因此,青年教师要树立自己的威信,提高教学效果,不可不学会自我控制情绪。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情绪是可以相互感染的。教师的内心活动,各种情感,常常会通过自身的表情、语言、动作呈露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分析器和以往的情感体验产生联想,受到感染。教师临课精神状态好,就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进而促进师生的感情交流,课就容易上得生动活泼,学生就会围绕老师的讲解去积极思考,按教师的指令去自觉的行动。反过来,这种情绪又会影响教师,使其更加振奋与自信,心情愉快的传授知识、技术、技能。反之,教师若怀有杂念,带有情绪上课,注意力不专注,易动感情,对学生动辄训斥,甚至打骂体罚,使本来在情绪正常的情况下不容易发生的问题爆发出来,弄得课堂气氛异常紧张,学生情绪低落,个性受到压抑,给学习造成人为的心理障碍,有的甚至会造成直接对抗。情绪作用既然这样重要,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在提高业务水平的同时,不可不注意自己个性、思想的修养,道德、情操的陶冶,特别是要加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学习,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课前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处在一种什么样的情绪中,都要力争排出一切杂念,调整、稳定自己的情绪,以最佳的精神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课中无论发生什么情况,都要尽力控制自己的感情,决不可意气用事,将情绪稳定在最佳状态中。

总之,要上好体育课,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心理,控制自己的情绪。要像兄长般的关怀他们,耐心的教育他们,使他们带着愉快和合作的心情来上体育课。同时,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这样才能上好体育课。

上一篇: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词句的有效训练 下一篇:高考前如何复习好历史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