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上犹江水库“水上漂”移民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8-22 05:33:29

赣州市上犹江水库“水上漂”移民情况调研报告

2012年5月21日至23日,由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办与赣州市扶贫和移民办有关领导、干部组成的赣州市上犹江水库“水上漂”移民情况调研组,对上犹江水库“水上漂”移民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

调研组先后深入崇义县杰坝乡中洞村坳下移民安置点和库区“水上漂”困难群众刘传源、林引华以及上犹县水岩乡井仔村群乐5组黄义通、许石兰、何德儒水棚住处实地走访,详细询问了解了移民群众目前的家庭人口、住房现状、饮水安全、耕地山林资源、生活用电、主要谋生手段、收入来源、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是否享受低保、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等情况。

实地走访“水上漂”困难群众后,调研组又分别召开了两县相关乡镇及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并就“水上漂”移民群众搬迁上岸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移民搬迁牵涉的交通、饮水、用电、上学、就医等配套设施建设,搬迁后移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及就业等问题认真听取了两县同志的意见。

一、库区“水上漂”问题的由来

1953年,国家“一五”期间在大余县和崇义县境内建设了西华山、荡坪、下垄、漂塘等一批中央统配矿山,同时作为供电配套设施建设了上犹江电厂。上犹江水库淹没涉及当时上犹、崇义两县的30个乡149个行政村,淹没房屋34.545万平方米,淹没征用耕地3.15万亩、山林77.5万亩,动迁移民5487户23612人。为保障上犹江电厂顺利蓄水,涵养库区水源,库区水位线2.5公里以内的25.3万亩山林划归国营犹江林场作生态公益林,使原本贫困的库区村民进一步丧失了维持生计的生产生活资料,而且仅有的一点土地都是冷浆田、山坑田、望天丘,移民们失去了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基本条件。“靠田没田,靠山没山,靠路路不通”。为了养家糊口,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部分后靠、淹地淹山不淹房和为安置移民调整土地的原住村民,以及因各种原因返迁的移民,不得不在库区搭建起一座座漂浮在水面上的水棚,长年居住生活在水面上以捕鱼为生,逐渐形成了江西省库区绝无仅有的“水上漂”现象。经调研了解,库区“水上漂”移民的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

一是初步形成时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库区村农民生产资料严重缺乏,吃粮靠救济,当时大队安排部分劳力在库区捕鱼作为副业以增加大队收入,从而形成初期的“水上漂”移民。

二是发展高峰时期。改革开放后,取消了库区的返销粮,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大量的劳动力在库区以捕鱼为生计,并想通过库区脱贫致富。高峰时期,“水上漂”移民多达8000多人,由于人数过多,导致在库区脱贫致富的梦想破灭,一些劳动力只有外出谋生。

三是相对稳定的长久期。如今,“水上漂”移民已是第二代、第三代人群,这一大群的“水上漂”村民,对离开库区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在水棚上为解决温饱而苦熬。如崇义县杰坝乡黄金村麻坑组共32户人家,就有20余户仍长年过着“水上漂”生活,有很多人家已经在水上漂了三代。据初步调查,上犹江库区“水上漂”农户共有724户2933人,主要集中在崇义和上犹两县,其中崇义县有511户2032人,主要分布在横水、过埠、杰坝等3个乡(镇)19个村;上犹县有213户901人,主要分布在东山、陡水、水岩、营前、梅水等5个乡(镇)15个村。另外,两县后靠居住在孤岛上、水库边出行全靠划船摆渡的“双渡”人员还有522户2055人(其中崇义县172户705人,上犹县350户1350人),“双渡”人员的生产生活情况与“水上漂”非常相似,随时都可能转变为“水上漂”人家。目前,两类人员合计共1246户4988人(其中崇义县683户2737人,上犹县563户2251人)。

二、库区“水上漂”移民生产生活现状

库区村民流传的一段顺口溜真实反映了目前“水上漂”移民的生活现状:“解放前献人头,解放后献山头,改革开放后继续吃苦头”。目前,“水上漂”移民只能靠简单的捕鱼和网箱养鱼为生,生产生活条件极为坚苦。

1、基础设施落后,生活成本高。“水上漂”移民长年生活在水棚上,冬天寒风凌厉,夏天酷暑难熬,遇到狂风暴雨天气水棚极易被掀翻顶棚、吹断绳索,导致棚散人亡。据水岩乡“水上漂”群众黄义通反映,由于水棚常年浸泡在水里很容易腐烂,每年都不得不花费几千元进行维修加固,否则便无法居住。此外,住在水棚上,购买日用品不便,就医、就学、出行、饮水和用电非常困难。水棚上没办法种菜、养鸡,养鸭因为水太深也不容易成长,生活成本相对住在岸上更高。另外,由于各自分散在不同的水域,很多“水上漂”移民的后代嫁娶都很困难,平时也没有什么亲朋往来,加之通讯不畅,基本上是与世隔绝。据调查统计,仅崇义县库区不通公路的村组就达172个、不能正常供电小组3个、无医疗点村4个、饮水困难村组63个。因长年居住在水棚上,有些“水上漂”移民在岸上的土坯房也因年久失修而破败不堪,有的甚至倒塌,移民们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家园。如村民林引华家在岸上仅有的两间土坯房也已成危房,无法居住,完全丧失了上岸生活的条件。上犹江水库还承担着向赣州市供水的任务,但由于“水上漂”群众长年居住生活在水上,由此产生的大量生活污水污物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水库中,产生了很大的污染,严重影响了水质。

2、生产资料匮乏,谋生手段少。上犹江水库建成后,除被淹及划给犹江林场的耕地和山林外,还有3.8万亩库区水面划给了当时的赣州地区渔业公司经营,后来渔业公司改制,大部分水面承包给了私人经营,形成了库区村民“看山不是自己的山,看水不是自己的水”的局面。同时,随着库区人口的增加,人均拥有的生产资料就变得更少。如崇义县,目前有库区村20个、移民安置村73个、移民组562个,库区人均耕地只有0.27亩,人均山地1.05亩,人均自产稻谷多年维持在130公斤左右。而“水上漂”移民群众的生产资料就更匮乏,如林引华家共有5口人,却只有3分田,人均不到1分,只有油茶林1亩,人均只有2分;黄义通家共4口人,全家也仅有3分田,且耕地质量差,每年只能种一季,产量很低。由于缺乏基本的生产资料,库区村民普遍贫困,2011年库区村人均纯收入2206元,绝大多数移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改革开放后,部分青壮年移民外出广东等地务工,但因各种原因无法外出或外出务工效益不好又返回的移民,只能困守在破旧的水棚,过着艰难而又无奈的生活。曾经有一段顺口溜就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水上漂”移民的辛酸和无奈:“山上有《森林法》,水面有《水法》,逼得移民没办法,只有去犯法(偷伐林木)。”

上一篇:思想品德课堂如何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下一篇:高位推动强化举措扎实推进移民扶贫搬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