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与画面创造的意境美

时间:2022-08-22 05:12:47

《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与画面创造的意境美

摘要:电影是一门艺术,与美术、设计分不开,而人们在欣赏影片时,除了情节之外,还追求影片画面的艺术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本文对影片《我的父亲母亲》中美术层面进行了分析,并着重介绍了电影的美术色彩基调、人物造型、画面构成等美术含义。

关键词:我的父亲母亲 张艺谋 电影美术 色彩 音乐

一、黑白色彩反映现实部分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爱情是粉红色的……,这些都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视觉描述,色彩这个绘画当中的词语常被人们用以活灵活现的抒感。《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将色彩运用到电影结构层面上,向人们再现那个年代“我”的父亲母亲至纯至美的爱情。在人们的印象中,黑白色常用于电影的回忆部分,彩色代表的是现实。《我的父亲母亲》中,张艺谋将这一惯性思想进行了大胆的颠覆,将影片中的现实部分以黑白色彩为基调,而用彩色空间诠释美轮美奂的爱情,从而也成就了该片独有的色彩艺术。

张艺谋运用黑白色彩展现电影的现实部分,原因在于父亲的死亡将现实定为哀伤的情感基调,而此情节中的黑白色彩的运用也跟后面美好的回忆部分色彩形成鲜明对比,观众在观看本片时,会不自觉的在两部分色彩基调变化中产生情感共鸣。影片的现实部分描述的是父亲的葬礼前后,在整个葬礼前后及葬礼过程中弥漫的是哀伤的乐调和对死者无限的思念之情,加之将冬天这个季节作为了影片现实部分的时间背景,惨淡的皑皑白雪,烘托了一个亲人离去的冰冷气氛,黑、白、灰画面中一群为父亲送行的人沉重而哀伤,母亲的爱单一而固执,这样的画面在皑皑白雪中间尤显凄凉,送行的人群就像一条分割天与地的褐色线条,同样这条线也把父亲和母亲永远的分开了。因此,在这样的环节中运用黑白色彩再恰当不过,将影片表现的色彩层次感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彩色反映回忆部分

画面由黑白跳入彩色,是从“我”坐在桌子前回忆父母亲的恋爱情节开始的,整个彩色部分都是对于美好爱情的诠释。父母亲相遇在他们正值青春年华之时,伴随着父母亲的相遇,一抹又一抹的红色开始出现,将二人的爱情描绘的浓烈而绚丽。母亲的一切都是红的:红棉袄、红围巾、红发卡、红色剪纸、母亲为父亲学校梁上织的红……,从为爱而穿起红棉袄的母亲痴痴寻踪父亲到母亲深情紧握父亲给她的定亲红发卡,爱就这样被大红的色彩演绎的淋漓尽致、展露无遗。

母亲的腼腆、羞涩和藏不住的热情也被她那身热烈的衣着显露无遗,也正是这身红让父亲一眼便在人群中看到了她。村里人迎接完父亲后,母亲开心地往家里跑的场面给人留下很深的印象,那是秋天金灿灿的画面,母亲在一片橙黄色的草地中奔跑,暖暖的橙黄衬托着穿着红棉袄的母亲满足和羞涩的笑容,整个暖色调的画面处理让人完完全全的感受到了母亲炽热的爱。影片中多个场景都是母亲一个人出现,如在禾黄的草地里、橙子色的树林中、白皑皑的风雪中,都能看到母亲身着红棉袄的身影,红色在片中还流动起来,母亲的每次奔跑都是流动着的红色,更增添了这奔跑时的动感。这身红在画面中给人们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宛如一幅唯美的画面。红色也是母亲在父亲眼中的形象:每当看见那红,就想起母亲当年穿棉袄对他笑的样子。红色是该片的灵魂,表现着影片的所有,装点着影片的所有。

如果说影片中红色强调热烈中的哀伤,那黄色表达的就是温馨中的忧郁。这正是不同色彩的运用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暗示和主观情愫。除红色之外,我们看到大量的黄色在影片中屡屡出现,黄色作为暖色调大面积的渲染着影片美好回忆的气氛,为能够更好地感受情节提供了一种基调,黄叶泛泛的树林,被间隙透过的阳光照得灿若仙境,母亲穿梭其中,追赶着自己的幸福。浑黄的道路上,情愫破土萌生,载着母亲雀跃的离开,陪伴父亲深情地目送。

三、唯美的画面艺术

影片中,导演多处运用美术中的构图原理,将母亲定格在一幅又一副的画面中,这种巧妙运用强化了影片的美感。回忆开始,镜头运用全景、中景、近景由远及近的拍摄穿着红色新棉袄的母亲在路口等待父亲到来的情景,展现了母亲对父亲一见钟情的少女情愫,也正是镜头这样远近的切换,给人留下了美好的想象空间。此时剧情慢慢走向高潮,母亲期待看到父亲的神情和看到父亲后母亲一见钟情的爱慕之情,正是一幅幅母亲构成的画面,让观众能够通过这样的构图艺术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母亲对父亲的爱让她舍近求远,到离父亲近的前井打水,这样就能听到父亲的读书声。这时的母亲被金黄色的背景和弯弯曲曲的道路很好的框在画面中,衬托出母亲那纯净甜美的笑容,一副纯美的画卷形成了。在该场景中,导演运用一幅幅唯美的固定画面,反映母亲对父亲深深的爱恋,而不是运用摇的镜头手法;母亲和村里妇女去为上工的男人送饭时,将装满饭的青花瓷的碗放在了最前面也是父亲最有可能拿到的位置,为的就是让父亲吃上自己亲手做的饭菜,导演特地将青花瓷碗从远景、中景、近景进行了特写拍摄,让观众能够通过这种影视视觉效果体会到母亲对父亲的真诚而又质朴的爱恋和等待;母亲在父亲经过的路上等待着父亲的出现,此时的画面定格在金黄色的温馨格调中,母亲跟随着父亲奔跑,一幕幕金黄色的镜头画面将母亲的唯美情感刻画的惟妙惟肖,这就是人物与景结合的艺术效果;导演安排了一组组母亲为父亲做派饭的近景特写画面,而未安插任何语言,只是一组组的画面就将母亲劈柴烧水的形象表现得形象生动,完美的反映了母亲内心蠢蠢欲动的强烈情感;母亲在门口等待父亲来吃饭时,金灿灿的南瓜围合的门框中,阳光洒在母亲羞涩的脸庞上,俨然一副唯美的油画作品,正如片中所说:父亲永远也忘不了母亲在门口等他的那一幕,就像画一样。故事在将一幅幅唯美的画面呈现给观众的同时,也带领着观众理解和掌握了人物的内心情感活动,这就是电影美术的独特魅力。

四、结语

《我的父亲母亲》传达给人们的对于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值得人们为之激荡,加之影片中对色彩的恰当渲染、画面与音乐的完美配合,形成了唯美的影视美术效果,带给人们无限的精神和视觉享受。

参考文献:

[1]黄德泉.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以张艺谋导演的作品为例[D].北京电影学院,2005.

[2]韩东茹.奔跑的单纯———浅谈《我的父亲母亲》配乐与画面的结合[J].电影文学,2008,(18).

上一篇:休止符在音乐作品中的意义分析 下一篇:小议独立学院音乐学专业学生钢琴教学的审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