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时间:2022-08-22 04:51:11

浅析问题学生的教育方法

班级中,总有些让你劳神伤脑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的,有作业不能完成的,有喜欢打打“小架”的,有喜欢搞搞破坏的,有不爱动脑缺乏积极主动性的,有经常受到批评产生逆反心理的……因为有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便成了班级中的“问题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无心向学,学习成绩差。那么,如何对这些“问题学生”进行教育呢?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这些问题学生产生“问题”的根源,找到症结之所在,从而开出有效的治疗“药方”,以求“药”到“病”除。

一、尊重学生

尊重他人是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准则,尊重“问题学生”是做好教育和转化的前提条件。尊重,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其次,要尊重学生的情感、兴趣、爱好和选择等。只有尊重学生,学生才有可能听从你的教育,接受你的批评;才会与你真心交流,诚挚沟通。

关爱学生,就是要关爱学生的思想和学习,关爱学生的生活和身体,关爱学生的为人处世和心理健康。“亲其师,信其道”老师对问题学生的指导,应是从抚慰学生的心灵、了解并理解其不满和要求开始的。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句由衷的赞语,一下轻柔的抚摸,关爱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教师体谅学生,理解他们的苦衷,把严声厉色的批评换成和风细雨的说教,把当众的指责,换成事后的促膝谈心,肯定中蕴涵着批语和引导,鼓励中充溢着期待和希望。老师和学生结成一种互相信赖的关系,这是开展指导的前提。

二、给予学生自信

许多学生产生问题行为,是由于缺乏自信。对这些孩子的指导,如果只是从正面责备他的错误,那是很难收到成效的。应该设法给予他自信,使问题自然地得到消解。首先搞清楚究竟是在什么事情上失去了自信;在在什么场合、什么事情上表现出了没有自信;发现该学生的优点并加以强调;即使是很小的成绩也要给以较高的评价;在大家面前肯定、鼓励他。

三、授予学生任务

授予任务、让学生具有完成工作的充实感,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方法对那些不跟别人合作、不合群的“问题学生”很有效。很多孩子不爱说话,也不愿跟老师说话,对这种学生,要尽量给他那些有机会与老师接触的任务,把他放在一个不得不张口说话的位置上。

总之,要让学生对意一件任务负起责任,通过完成工作,使他感受到自己是班集体的一份子自己与他人同样收到承认,从而鼓起干劲来。

四、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在观察、分析、研究“问题学生”的基础之上,为其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行为目标和学习目标;帮助他选取易突破的有一定基础的近期目标,使其能在短时期内通过努力尝到成功的喜悦及相应的身心体验,从而增强努力的信心,带动行为习惯的改观和文化知识学习的进步。

同时,要把短期目标、阶段目标、长期目标结合起来,脚踏实地,步步为营。当然还可以尝试采用目标激励法,学生一旦实现了某一目标,那怕是细小的进步,教师可以以各种表扬或奖励的形式加以肯定,并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进一步。

五、发现学生的优点

有些“问题学生”放任自己的行为,满不在乎的欺侮弱小者,一味胡来,不讲道理。但是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孩子具有一种优秀的能力。他们勇敢、有决断力,并拥有统帅部下的领导能力。运动能力也很优秀,还富有冒险精神。老师们往往忽视了这些优点,而只注意到其表面上的问题行为。要想解决问题,就一定要找出这些优点来,使之得到很好的发展。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该给这类学生以适当的条件或机会,使他们“孩子头”的优点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例如,举办活动时可让他当队长、当值日班长、纪律委员等等,这样就给了他责任,“孩子头”的才能转化到了正经的地方,通过发挥学生的优点,自然地收到矫正其问题行为的功效。

六、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

要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己找出自己的优点和问题。给那些冒冒失失的学生、对自己缺乏控制的学生以及感情、欲望过于冲动的学生以适当的机会,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思考自己的行为。比如,以“给自己的信”的形式,让全班同学自己给自己写信,就是一种教育效果很好的方法。因为让学生自己注意、发现自己的问题,要比老师从正面要求学生做出检查,作用更大、更深。

另外,让学生对朋友进行评价,是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朋友怎么看自己的一种方法。同学、好朋友之间在互相指出优点和缺点的前提下,写出对朋友善意的忠告。为收到良好效果,班主任必须注意在全班学生中创造出一种坦率、诚实、认真地直抒自己看法的气氛。

无论什么样的方法和技巧,都必须着眼于让孩子学会自己认识自己,使之发现自己的问题,并自我改正。

七、做好家长的工作

孩子的问题行为,许多是因为其父母的思想方法和教育方法不当所导致的。虽然也不能排除班里同学关系和班主任老师这方面的原因,但在引发问题行为的更深、更远的原因上,家庭确实是个及其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对“问题学生”的指导上,一定要做好家长的工作。教师可利用家长会的机会或与家长单独面谈,诚心实意地对孩子的看法及解决孩子问题的想法。同时还要委婉地请家长改正自身的有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启发父母注意对孩子的接触方法,以及对父母自身问题的思考。并以此为契机,开诚布公地交换各自的看法,在不伤害家长自尊心的前提下,劝导他们在对待孩子的做法、想法上做深刻的自我反省,以便合作做好孩子的培养教育工作。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问题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是一项耐心细致而又持久的工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素质教育过程中面临的课题。我们只要思想上不歧视,感情上不厌恶,态度上不粗暴,方法上不随意,把一颗真诚的心扎根于“问题学生”的心灵深处,全心投入,全力奉献,我相信就一定能把“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处理好,教育好每一名问题学生。

上一篇:文无定法,有规可循 下一篇:师爱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