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一年级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时间:2022-08-22 04:46:10

让一年级数学课堂生动活泼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了的这句话强调了兴趣的重要,兴趣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是求知欲望的基础。所以要让一年级数学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兴趣尤为重要。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新的兴趣,新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下面对激发兴趣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情景,营造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一年级的儿童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脑袋里想象着小动物们的活动,他们很爱听大人给他们讲一些小动物的故事。一年级的课堂单靠教师控制课堂纪律,教学秩序是难以维持的,但一说到讲故事,孩子们会立刻安静下来,个个竖着耳朵听讲。因此我们在设计教学案时就可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进课堂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每次上新课,根据教材的内容,自编一段故事,配上一段音乐,从讲故事开头,创设一种情景,再进行一组富有启发性的提问来导入新课。如“比一比”这节课可以上成一节故事课:以小猪帮小兔修房子为线索,先老师讲故事,故事讲完了,孩子们还沉浸在故事里,然后可引导孩子们看图续讲,动脑筋为故事里面的小动物想办法解决困难、解答问题,给孩子们提供说话的机会,并训练他们的看图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营造出了浓郁的课堂学习气氛。

二、开展竞争,形成技能

开展竞赛符合儿童年幼好胜、不甘落后、喜欢表扬的年龄特点,通过竞争可以促进孩子们计算技能的形成。常见的竞赛形式有:夺红旗、数学接力计算、抢答等。

“夺红旗”比赛,就是将“山”画在黑板上,山上有4条路(全班同学分成4个组),每条路上同样多的算式题,每组的“登山队员”一人算一题,最先完成且全对的一组赢,可夺得一面小红旗。这样,让孩子们在“玩”中练,既能达到复习旧知提高计算能力的目的,又能培养集体主义观念。

“数学接力计算”:分组进行,各组竞赛题相同,开始各组由第一个计算,接着交给第二、第三……,直到做完为止,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

在教学时还可以出示口算题等让抢答。通过这些竞赛形式都有利于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

三、动手操作,引导理解新知识,培养思维品质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条重要的途径是根据教材的内容,利用图示、教具、学具等材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参与学习全过程,在教师指导下亲自动手,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到实践操作的意义,学会既动脑、又动手的本领,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新的学习需要,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学生操作实验中,要多方面的为学生创造表现自己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并且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在享受成功的快乐中增强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8的组成”时,让孩子们用8朵花片抛一抛,数一数正面有几个并记下来,然后汇报交流:8可以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抛花片”活动,既营造一个“动”中学、学中“动”的学习氛围,又达到了情境交融、协调发展的目的。又如在教学“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时,要求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分别在红、黄两个学具盒内抓一把花片,猜猜同桌抓了几个花片,再将自己抓的花片告诉同桌,比比谁抓的多。提问:你有办法知道谁的多,多多少呢?这时候孩子们就会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并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四、游戏活动,促进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让游戏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于“玩”中学、“乐”中动,这样的教学活动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节课的前半节,往往是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到后半节课时,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使集中精力专心听讲,可以安排一些活动肢体、振奋精神的游戏。

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时,设计“玩棋子”的猜数游戏:同桌小朋友合作,一人将8(或9等)个棋子分拿在两只手里,将一只手的棋子给同桌看,让同桌猜出另一只手中的棋子数,并列出加减法算式,在玩的棋子游戏中,轻松的掌握了所有的8的加减法算式。

又如进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时,可以采用“玩扑克牌”的游戏和“钻山洞”的游戏,在游戏中练习,学得轻松愉快,乐此不疲。

再如 “认识物体”这一课则完全可以上成一堂活动课,让在活动中体会“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之间的区别,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随意拼搭,活跃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成功体验,巩固兴趣

兴趣的产生和保持有赖于成功。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取得成功后会带来无比快乐和自豪的感觉,产生成就感,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驱使他们向着第二次成功、第三次成功迈进,形成稳定的持续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面向全体,注意因材施教,让“成功”走近每一位,从实际出发,设计形式多样、难度不一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按问题的坡度都能够“跳一跳,够得着”,进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总之,兴趣是学生对学科感兴趣的泉源,只有学生对教师教学所学知识感兴趣时,他才能主动积极地去钻研探索,这要比成千上万次地训导和说教更为有效。倘若学生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那么学习效率的提高,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便是空谈。

上一篇:绝知此事要躬行――课堂教学之我见 下一篇:循证决策:国际实践、理论渊源与学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