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半圈”

时间:2022-08-22 02:12:43

故事回放

观察中认识

新学期开始了,我到大一班协助带班,每周组织两个集体活动。第一次进班,发现大部分孩子都笑嘻嘻地看着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只有一个孩子除外。他露出不屑的表情,身子斜靠在椅子上,歪着头看了我一眼,嘴里还叽里咕噜不知道说了些什么。当我和每个孩子互相认识时,他根本就不愿理我,带班的教师介绍说他叫小可。奇怪的是,其他孩子都围坐成半圈,只有他单独坐在圈外,离其他孩子有一张椅子的距离。

第一次活动是学唱歌曲《拉拉勾》,当我示范演唱歌曲到一半时,“咚”的一声响,只见小可的小椅子四脚朝天,他整个人躺在地上,脸上的表情很古怪,像笑,像哭,还像洋洋得意地逗乐!所有孩子先是安静,继而便哈哈大笑起来,而他却满不在乎地、一动不动地坐在地上。我赶紧停止歌唱活动,把他扶起来,平静地对他说:“把椅子扶起来坐好,我们继续学本领。上课的时候摇椅子,跌倒会很疼的,还会影响大家,是不是?”听了我的话,他有些诧异,但没有搭理我,我也没再说什么。整个活动中,他的椅子倒了三次,活动也停了三次。活动结束后,我问班上教师小可怎么会这样,而且为什么他不坐在半圈上,而是一个人坐在圈外。教师一脸无奈地说:“他是这学期刚刚转园过来的,开学第一天就惹了好几个小朋友,整天调皮捣蛋,班上的小朋友都不喜欢他,天天有人告他的状,家长们也很有意见。我没办法,在征得他妈妈同意后,就让他坐得离大家远些,免得影响其他小朋友。”原来是这样。看来这个小可并不“可人”呀。

等待中发现

每次到大一班组织活动,小可都会制造各种各样的“事故”。于是,孩子们纷纷告状:“小可踢我椅子。”“小可拽我头发。”“小可挠我痒痒。”……活动根本无法正常开展。怎么办?必须想办法改变现状。我愈加留意小可的表现。几次活动后,我发现小可有时也会有令人惊喜的表现。比如,在进行讨论时,如果遇到他喜欢的问题,他一定会抢在别人举手前大声说出他的想法;在音乐活动中,他会投入地扮演角色,独自玩得很开心;在科学活动中,虽然他会和其他幼儿争抢材料,但会投入地观察。更令人惊喜的是,我发现他会有意无意地把小椅子往前移动,在大家都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坐到半圈上。

一次音乐活动前,我对全班孩子说:“今天我要请小可坐到半圈上,靠着雯雯坐。”我看着小可,发现他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又不屑地看着我。“老师,不行啊,他会拽我头发的!”雯雯有意见。“老师,他不能靠着大家,他会不停地动,很吵。”有孩子开始“抗议”。我没有说什么,走到小可跟前,把他的小椅子挪到雯雯旁边,请他坐到椅子上,看着他说:“老师请你坐到半圈上,我相信你可以管住自己。你觉得呢?”他还是没看我,也没有说话,但坐下了。令人欣喜的是,小可在音乐声中尽情地做着动作,十分投入。这次,小椅子没有倒,也没有人告小可的状。

信任中改变

一学期很快就过去了。每次组织活动时,我都要请小可坐到半圈上。一开始,他不会自己搬椅子坐过去,我就帮他搬椅子;后来,每次活动前,他会主动把小椅子搬到半圈上,和大家坐在一起。孩子们从一开始的反对到后来的默许,一切都那么自然。虽然,坐在半圈上后,小可的小椅子还是会倒,但次数少了;小朋友还是会告他的状,但频率低了;不屑的表情少了,偶尔我还会看到他的微笑。学期结束时,我要展示一个音乐活动,全园的教师都来观摩。大一班教师提醒我:“小可去的话,整个活动都会乱套的。到时候别的老师会说我怎么带的班,他不能去。”“没关系,他很喜欢韵律活动,而且表现力很强,我希望他能去。”“你要那样也行,到时候你可别说我没提醒你。”“我希望给他一次机会。”那天活动前,我特意对孩子们说:“今天,我们一起到大活动室玩游戏,希望大一班的每一个小朋友都跟我去玩。小可,你愿意吗?”“嗯。”小可先是眼神里充满了疑惑,继而便兴奋地点头,露出了开心的笑容:“老师,我想去!”“老师,他去了不会捣乱吧?”有幼儿质疑。“我相信小可,他会表现得很棒!你们相信他吗?”“相信!”孩子们一起回答,小可的脸上充满了喜悦。在整个活动中,小可一直很投入,因为是音乐活动,需要孩子们和我进行互动,他的表现很抢眼,甚至把活动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活动后,教师们都说孩子们的表现太好了,尤其是小可的表现很出色。那次活动后,小可每遇到我都会有礼貌地跟我打招呼,活动中也能认真听讲,甚至举手回答问题。大一班的教师后来跟我说:“现在的小可跟以前大不一样喽!”

我的反思

观察中认识,接受个体差异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到达《指南》所呈现的发展“阶梯”,切忌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第一次进班发现小可一个人坐在“半圈”外面,我感到很疑惑:让他一个人单独坐在一边,他会有怎样的反应?通过随后的观察,我发现他跟其他孩子的确不太一样。他爱“捣乱”,对教师没有礼貌,影响同伴的活动,这些都让他显得很“特别”。小朋友们不喜欢他,带班教师看法也不太好,甚至让他坐在“半圈”外面,更增加了他和同伴的距离感。作为一个不了解他的教师,我不能急于对他采取措施,而是要先接受他的“与众不同”,尊重他的个性,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

等待中发现,满足心理需要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提出: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感受,保护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幼儿具有初步的归属感。随着进班次数的增多,慢慢地我开始了解小可,他个性比较突出,集体活动时爱“捣乱”,爱捉弄小朋友,总是被告状。但是他也有另外的一面,比如对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他会全情投入;他想回到同伴中间,会趁别人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把小椅子放在半圈上。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表现。在和孩子们商量后,我请他坐到雯雯旁边,虽然过程有些“曲折”,但是大家还是接受了他。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尊,尤其是大班孩子的自尊心更强。每个孩子也都有集体归属感,他们愿意融入集体,成为集体的一员。请小可回到“半圈”,既保护了他的自尊,又让他有了集体归属感。

信任中改变,提供成长契机

《指南》在“社会领域”中指出,要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引导幼儿学习用平等、接纳和尊重的态度对待差异。很多教师会选择让一些“好孩子”参与公开展示活动,因为那样可以保证效果。但是,那些“不够好”的孩子,就被剥夺了表现和展示的机会,这对孩子心理肯定会带来负面影响。由于教师的信任,小可有机会和同伴一起参与展示活动,与教师互动,尽情地表现自己,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同时,他参加展示活动后也使班上其他幼儿重新认识他、接纳他、尊重他,使他能够在集体中获得安全感、信任感、自我认同感,从而自我改变,自我成长。

我们在带班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小可”,他们看起来和其他孩子不太一样,但只要教师理解并接纳他们的个体差异,尊重并满足他们的需要,给予他们足够的信任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他们就一定会融入集体,在集体的“半圈”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上一篇:关于幼儿园教师赛课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如何解读儿童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