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打、令、贼”

时间:2022-08-22 01:53:04

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游戏,何老师小的时候就和许多小伙伴玩过。今天我将它引进我们的作文游乐场,请大家和我一起分享快乐的童年时光吧!

游戏准备

几张小纸条。

游戏过程

1. 划分角色。先请出四个小伙伴作为第一轮玩家,其余的就作为现场记录和观众吧。何老师在四张纸条上分别写上“官、打、令、贼”四个字,供大家来抽取。抽到“官”字的扮演大法官,负责审判并且给抽到“打”字的人发令;抽到“令”字的人负责猜测谁是“贼”。猜得准,“官”就罚“贼”,猜不准,惩罚就落到自己头上了;“打”和“贼”不说大家也能猜到,一位扮演“执法者”,一位什么都不需要做,只要不太早暴露身份就好了。

不论是什么游戏,清晰地介绍玩法、规则是首要的。只有将这些介绍清楚,让读者看得明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所以,大家可别小看这一段的写作哟,力求文从字顺。

2. 进入角色。接下来就是游戏时间啦。请四个小伙伴依次摸纸条,摸到之后要冷静。特别是摸到“贼”字的小伙伴更要做到不动声色。要知道“令”可使用“察言观色”法来判断谁是“贼”的。至于“官”和“打”两位也请不要太过得意忘形,以免表情过于丰富被人误认为是“贼”了。好吧,猜测即刻开始,描写也随即展开。

在这个环节,玩和写几乎是同步进行的。这个游戏是人物神态、心理描写的大好练习机会。大家一边玩,一边逐一观察、推断、描写。答案公布之后可写得更丰富,有的小伙伴因顺利过关而喜形于色,有的因没能逃过一“劫”被实施惩罚而愁眉苦脸,不管是什么结果,都是我们现场采写作文所需的最鲜活的素材。

3. 跳出角色。“当局者迷。”参与游戏的小伙伴很容易沉迷于角色之中,享受游戏乐趣而忽略了写作。因此,在第一轮游戏之后,所有的小伙伴都要跳出角色扮演,围绕着游戏过程展开一个讨论。话题可多了:寻“贼”技巧、隐藏技巧、法官的执法苛严程度、受罚心态等。讨论越充分,写起来内容就越丰富。讨论之后大家都成了有经验的“老手”了,那时再参加第二轮游戏也不迟啊!

何老师唠叨两句:

很多看似古老的小游戏都非常有趣!大家不妨在空余时和自己的长辈们聊一聊,让他们回忆起这些游戏来,和我们一起玩,一起分享快乐。这样我们既能和长辈沟通,又能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一举两得。

上一篇:聚焦四边形考点及亮点题型 下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