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透、整合、提升

时间:2022-08-22 12:07:27

教材是《课程标准》框架下的课堂教学活动的实践“文本”,是教师进行设计教学内容和传授知识的蓝本,也是学生增长知识和发展技能的学习资源,需要教师在充分理解、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整合、创造,并在实践探索中实现对教材的提升,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领悟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增加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的一些思考。

一 吃透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生命线,是师生的努力方向,也是检验教学成效的标准。事实上,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存在“抄教案”,“教教案”的现象,根本没有关注具体的教学目标,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目标盯在学生是否会做习题,是否能应付考试,而对教材的编写意图懒于思考,对学生的目标达成度也有失偏颇。

因此,吃透教材,读懂教材,确切了解各个年级段、各个教学章节教学内容的分布情况,把握教学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教师要统观全局,整体把握。在备课中,教师应统观全局,通晓整个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基本结构,明确各部分、各年级教学内容的地位及其相互联系。其次,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阅读教材,走进教材。感受学生理解教材时的难点之处、疑惑之处,弄清影响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关键节点,为学生扫清思维障碍。最后,教师还要站到专家的高度去审视教材,剖析教材。思考编写教材专家的设计意图,编排目标,教师该怎么从数学原理和思维过程的角度去清晰地破解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理清教学思绪,科学设计“三维”目标。

二 整合教材,优化教学资源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除了要走“进”去,还要“出”得来,要能根据学生、资源实际加以重构和整合,使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更易被学生所接受,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1.让设计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在教学中往往会遇到一些比较难理解的知识,这时作为老师就要善于联想,寻找生活中与之相似的现象来帮助学生理解,从而突破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设计贴近学生的认知基础

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研究学生的经验基础,知识储备、能力水平,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学生的主观意愿,力求使设计的学习目标、内容及方法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心理特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知识的习得过程。

3.让设计启迪学生的探究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基于这一理念,我们的教学设计应力求改变重知识轻技能、重结果轻过程的不良倾向,要挖掘教材的内涵所在,设计具有启迪性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等活动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及形成过程,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和数学思想与方法。

4.让设计回归学生的实践应用

回归学生的实践应用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形式。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数学教师的首要责任是尽其一切可能,来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就要把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所学的数学知识活学、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三 提升教材,培养思想方法

教材上的例题和练习都是编者精心设计的,富有思维含量,大多具有广泛的思考探究空间。但教师也可在《新课程标准》框架下,结合本地、本班学生的教学实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资源,生动活泼的呈现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将教材内容进行延伸拓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形成高效的学习策略及方法。

1.在问题中激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最能调动学生学习、思索、答问的积极性,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它也最能暴露出学生不懂或不太懂的地方,以便教师给予有的放矢的辅导,从而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巧设问题,形成问题串,用“问题驱动”带动学生积极思维,促进学生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问题交流中逐步解决问题,培养数学思维方法。

2.在开放中发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数学开放题大量编入教材,介入课堂,进入练习,走进试题,它以其条件不齐备、策略不唯一、答案不统一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并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探索,采用多种方法开展交流合作,进行探究和实践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3.在应用中发展

教材中大量引入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租车问题”、“门票问题”、“话费问题”、“铺地砖问题”、“平面组合图形的面积”等等,而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如果光通过模仿或沿用教师传授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是不够的,他需要学生主动查阅资料,请教师长,学会与他人合作,经历问题发现―探究―解决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培养数学思想方法。

四 反思过程,酝酿教学特色

目前,教育领域十分重视教学反思的作用。对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改进教育实践的重要方法,它是指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下,借助于教学实践,不断地反思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积极探索并解决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教师在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酝酿过程,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以提升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从而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上一篇:新华桥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浅析新课标下的初高中历史教育教学衔接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