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时间:2022-08-22 11:43:10

如何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作文是一项综合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作业,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渠道之一。作文能力是学生素养的体现,作文教学过程是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作文教学,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是“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教师为了改作文,可谓是费尽心思,而学生则收益甚少,这一直是作文教学领域的一大“误区”。放手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培养学生的自改作文的能力,是当前作文教学中一项刻不容缓的工作。只有放手让学生自己改文,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以学生为主体的作文修改才是高效的,智慧的,才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和能力。

一、学生自改中存在的问题

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写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极思维的过程。然而,我们现在学生自改作文的实际情况却进入了一些误区。

首先,许多教师对自改作文的意识不够强烈。教师们已经习惯了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一时还不能完全转变思想,我发现身边有些老师一学期也不给学生一次改的机会,有些老师说,学生作文写都写不好,能改什么啊。其次,在自改的过程中教师缺乏对自改方法的指导。学生改了,只停留在错别字、标点等方面的修改,根本不知道怎么去改整篇作文。久而久之,学生越是不知道如何改就越是不想改了。此外,大多数学生对自改作文不感兴趣,有的学生甚至羞于将自己的文章交与别人改,认为自己写不好,给别人看是丢人的事情。

二、真正学会自改

怎样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呢?我从以下一些方面激发和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一)转变观念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能按照教师的喜好和意愿进行。作文评改中,教师聚精会神地评改,而学生只看评语不看内容,甚至有的学生拿到老师评改的作文看都不看一眼就丢到一边,所以以往的这种方法收效甚微。因此,要想提高学生自改作文的水平,必须从思想上根除以前的一切旧的观念,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教育观,将作文评改的权力完全还给学生。

(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关键是要激发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兴趣。从平时的工作中我发现,学生对自改作文缺乏兴趣。我经常发现学生写好作文后往组长那儿一交,似乎是“免检产品”一样,完全没有改的兴趣。要想引起学生自改作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内、课外适当开展一些作文兴趣活动。如举行“修改大比拼”“我来改病句”等活动,也可在学习专栏内每日张贴一些有语病的句、段激励学生试着改,还可以出示一些教师对存在语病的句、段的示范修改。这些形式灵活的作文活动方式,能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养成良好的作文修改习惯。这样一来学生就会把“改”当成一件有乐趣的事情了。有了兴趣自然就有了动力了。

(三)创造环境

要通过作文的评改,让学生对作文更有兴趣,更加充满热情,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一个活跃宽松的环境。教师在评改的过程中要看到每个学生的进步,赏识每个学生,并激励每个学生的评改。对一些在作文中修改中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注意给予表扬,使其不断提高,而对个别写作较差的同学,教师可通过当面批教给其修改方法,并给予一些鼓励,促其自改能力的提高。在一次作文评改时,我看到了一个学困生在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我对他说:“慢慢改,老师相信你能改好的。”让我感到吃惊的是他一节课都在认真地修改习作,不但自己改,还帮助同学改。课后我发现他的作文变了模样。我想也许正是我对他的肯定让他产生了成功的感受。

(四)传授方法

教学不但要教给学生知识,而且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能力。作文教学亦如此。要想让学生提高修改作文的能力,还必须教给学生一些修改的方法。

1.提出要求,有章可循。

每一次的作文训练教师都要按照训练计划提出具体的要求和指导,评改也要以此为依据。不同的文章,要求截然不同,那么每次的习作必须让学生明白评什么、改什么,有了要求,学生自改时才能有章可循。

2.抓住文体,有效修改。

不同文体的文章有不同的特征。在评改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回忆文体的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修改。如学生对说明文进行修改时,应先引导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然后学会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修辞等方面加以修改。这样指导之后学生不会只停留在字、词、标点的修改,而是真正能深入内容、结构等方面进行修改。

3.提供范文,集体修改。

在班级中,总有一些学生意识不到评改的习作与老师要求之间的差距,看不到习作的毛病在哪里,这时候教师可把学生分成几个自改小组,每个小组由上、中、下三层学生组成,在修改过程中,让学困生得到良好的环境,体验到自己的力量;中等生和优等生在帮助学困生过程中,也能相应提高自己的修改水平。学生互改,既能发挥群体作用,又能调动个体的积极性,且能提高修改能力。

4.明确步骤,规范修改。

作文的修改过程是一个再作文的过程,修改时要指导学生一般的过程。例如先从文章的立意,材料的选择,然后到文章结构,安排的详略,最后到语句的通畅,词语的运用形成一个有秩序的修改体系。当然这个具体的过程由教师自己统一。总之,要让学生学会一步步地去修改自己的习作。除了要注意过程,还需要规范修改符号,让学生学会正确地使用。

5.强化训练,形成习惯。

任何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奏效的,写文章亦如此。学生每写一篇作文,大多要经过数次的修改。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需要一个训练过程。这就需要教师能真正将自改的工作落实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并且能够持之以恒。时间久了,学生就会自然地养成自改的习惯,以后他们每写一篇文章,老师不要求,他们也会自主地进行修改了。

作文自改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在平时作文教学工作中认真落实现代教育理念,放手让学生自改作文,才能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为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认真分析现状,改进薄弱环节 下一篇:找激发点抓突破口,提高作文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