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

时间:2022-08-22 10:46:27

如何加强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

摘要: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并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和管理水平,必须紧跟时代,及时掌握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而现代化的施工工艺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机械化(机械设备)施工来实现的,因此,抓好设备现场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的安全、正常运行,是企业管理工作中一项基础性工作,它维系着企业生产经营的根基,影响着企业的方方面面。本文将在分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讨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机械;施工;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一、施工现场设备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不够重视。

在相当一部分企业中,企业内不重视设备管理工作这种现象尤其更为普遍地存在。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首先在企业诸多管理工作中,忽视了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其次,许多企业中缺乏真正既有专业技能,又具备管理协调能力的专项人才。第三,资质高、管理能力强的建筑施工企业目前大都作为施工总承包单位出现,客观上退出了设备管理工作的一线,这也是该项管理工作正在弱化的重要原因。

2.设备管理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体制的改革,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老的管理体系已不能适应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目前建筑市场还不甚规范,管理制度还未完全到位,一部分企业的领导为了追求利润和政绩,千方百计降低成本,必须的设备更新改造资金舍不得投入,致使设备异常陈旧、老化现象较普遍的存在,设备中存在着隐患,埋藏着诱发事故的祸根。

3.建筑工人队伍发生了变化,给做好设备管理增加了难度

目前绝大部分建筑工人是未参加过任何培训的、游兵散将似的临时工、农民工。这部分人流动性大、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维护保养等基本常识知之甚少。再加上他们的工作内容大部分属承包性质等客观条件,决定了本该由这部分人来完成的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不会被完整地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也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4.租赁的设备使用期间,租赁双方在设备管理上还有脱节的地方

目前租赁市场中,各承租企业比较注意对大型设备的管理,租赁合同也将双方的责任义务划分得比较清楚,但对一些小型设备、专用设备,就不那么重视了,由于这些设备小,使用频率高、周期又短,设备的所有权、使用权分属不同的企业,所以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在设备使用中主动维护保养设备的动力明显不足。而租赁公司则认为:设备日常的维护当然该施工单位负责。设备的管理在此出现了无人管的真空地带。

二、加强建筑施工机械施工的管理工作

1.健全设备管理机构和制度

加强企业设备管理的基础工作,完善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规章制度,落实到基层工作岗位。把设备的使用、保养、维护等各个环节落实到责任人。责任到人,这样才有利于设备操作人员的正确操作和安全使用,减少设备损坏,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

2.正确使用,及时保养,“用养修”相结合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一定要按照相关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该设备。同时,应在保证机械操作人员与施工现场指挥人员正确使用机械设备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的预防机械事故的发生,管理部门在“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同时,推行机械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

3.人员培训,持证上岗

抓好施工项目机械操作人员的准入关,将上岗前的三级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位;编制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与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发给现场的每一位作业人员;做好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工作。同时,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应树立“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的理念。无论什么人,只要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机械设备相关生产活动,就必须受到安全教育培训,上至领导,下到一般工作人员,要让他们知道所从事的生产劳动其安全的重要性和防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方法,让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控制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对设备租赁企业的监督审核。

1.提升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

目前设备租赁企业管理水平良莠不齐,切实提高设备租赁企业的管理水平刻不容缓,当前具有一专业管理水平的机械租赁公司较少,社会上的大多数是一些个体租赁公司,这些租赁公司有的虽具有一定资质,有的根本无资质,而是靠挂在某一具有资质的单位下经营,这些企业由于管理水平差,缺少专业管理人才,导致违章作业现象及恶性事故频繁发生。然而,要避免机械恶性事故的发生,建议有关行业管理部门要规范设备租赁企业资质的准入门槛。对从事设备租赁企业的人员专业配置都应有量化指标;比如从事一级安装资质企业应具有各类专业管理人员:高级工程师、机械工程师、专业生产技术人员和专业安全技术员、专业安装人员、专业维修人员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等,使其人员配备真正满足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的要求。 

 2.应进一步完善设备安装检测监督审核机制 

目前南京各建筑施工企业在用的塔吊都是委托所在地专业检测机构进行安装检测,但这种检测都是事后检测,我认为此种方式存在安全隐患,安全检测单位应对塔吊的过程实施事前审核控制,即施工单位与设备设备租赁单位签订合同后,塔吊租赁单位就应将所出租塔吊在所在地的等级证书、设备租赁合同、设备租赁单位资质证书、安装单位资质证书包括:特种作业人员安装作业证和特种设备操作证的原始证件,及塔吊安装施工方案、地耐力报告和基础制作方案报检测单位进行审核,检测单位便事后控制为事前控制,这样能有效地避免安装单位无证施工或挂靠施工现象,设备未实施登记就进入现场及人员无证操作施工现象的发生,以确保在安装作业中做到资质、方案、登记、人员审核在先,安全、技术施工交底在前,安装施工、过程监督在后的原则。有效地避免大型垂直运输设备安装事故的发生。 

三、切实加强对施工机械的过程管理 

1.要保证现场机械设备保持完好的工作状态

项目部必须认真做好对施工机械使用过程的控制管理工作,要切实做好对机械操作人员进场后的岗前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要加强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要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学习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职责,切实做到持证上岗、按章操作,严格杜绝“四违”现象的发生。

2.防范事故,必须做好预防性检查和维修工作 

项目管理部要监督设备租赁单位人员做好对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重点包括安全限位装置检查、三滤检查、加注脂、紧固螺栓以及油品的污染程度检查。对于存在问题隐患的机械,应及时通知设备租赁单位立即组织检修。

3.保持设备完好,必须认真做好对设备的点检和月检工作 

项目部设备管理员应认真检查督促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对设备的点检工作,对大型垂直运输设备塔吊、施工升降机、物料提升机以及装载机必须进行每班点检。设备管理员每月要与设备租赁单位人员共同配合认真做好对现场设备的月度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项目部都必须按照“三定”原则(定人、定时、定措施)进行整改。

四、结束语

机械设备是建筑施工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工艺和技术进步的载体,机械装备水平是企业实力的重要标志。机械设备的管理也是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课题,除了把好管、用、养、修关之外,还必须做到领导重视,各级机械管理人员应做到“合理使用、保养到位、维修可靠、核算真实、记录完整”。使各类设备达到最佳的技术状态,提高利用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杜芬.浅谈施工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甘肃科技纵横,2005,03.  

[2]李.简论加强施工机械维修管理的作用.边疆 经济 与文化,2004,04.  

[3]樊江穗.加强施工设备管理、提高 企业 经济效益.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09.  

[4]林国健.建筑施工企业机械设备管理初探.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2005,07

上一篇:浅谈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素质及修练 下一篇:浅析推进绿色施工实现节能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