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病”不会导致中国“并发症”

时间:2022-08-22 10:36:55

“越南病”不会导致中国“并发症”

引入外资、GDP高速增长,股市、楼市暴涨,这种过程多么眼熟。是的,越南、印度、中国、俄罗斯等新兴市场的发展中国家近几年来走的都是这么一条发展道路。可是,曾经的“康庄大道”如今却面临进入死胡同的危险,“越南病”会不会引发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并发症”?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室主任张晓晶博士认为,在过去的5年里,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现在进入适度回调时期不足为奇。但对中国而言,虽然越南金融危机影响不了整个中国经济,但累积的力量是可怕的,次贷、雪灾、地震、越南危机,影响中国经济的负面因素在不断积累,我们要慎防压垮中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的出现,对各种情况都要做到未雨绸缪。

中国“防火墙”很管用

路透社的专栏作家顾蔚警告说,越南和印度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国货币从升值走向贬值可能是弹指一挥间。国际外汇投资本来就是一项信心的游戏。从5月份人民币远期市场出现长达一个月的大幅下跌,就可看出对人民币只升不跌的信心基础其实相当薄弱。如果人民币贬值的心理预期真的建立起来,资本大量流出,人民币接下来真的可能要贬值。届时央行难免入市干预,防止疲软的人民币使得国内通胀雪上加霜,中国难免再像10年前一样,打一次“人民币保卫战”。

不过,顾蔚亦认为,广泛发生在亚洲各国身上的货币问题可能不会在中国重演。她说:“中国立身之处算最安全。中国大量的贸易顺差给人民币一道防火墙,而1.7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更给中国筑起了一座万里长城。由于人民币起点实在太低,因此就算升值3年以后,还有上扬空间。不过中国必须警惕热钱不断涌入的问题。”

里昂证券的亚洲经济学家费什微克表示:“中国货币政策有非常大的空间,中国出现危机的可能性要比亚洲其他国家小得多。但如果下半年欧元贬值,中国对欧出口跟着对美出口慢下来,外汇储备的增速也开始放缓,就预示着问题不远了。”

到底有没有危机?

不过,一片“危机”声中,也有一些学者不以为然,他们甚至认为“越南危机”根本就是一片耸人听闻之词。

长期研究湄公河区域经济的广西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农立夫表示,越南的国际收支压力远小于当年的泰国,泰国1996年和1997年的外债水平都达到了GDP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短期外债约占GDP四分之一。但越南2007年底的外债规模约占GDP的30%,仍在安全范围以内。更重要的是,泰国自1993年即开始放开资本账户,开放离岸金融业务及允许非居民在泰国商业银行开立泰铢账户,这为国际游资进出泰国大开方便之门。但越南至今仍实行较为严格的资本账户管制,为越南盾币值稳定加了一重保障。

世界银行6月6日的越南经济最新分析报告也部分赞同了这种乐观观点。报告指出,越南4月份的一揽子经济政策正在起效,越南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目前越南对大米的出口实行限制,并在国内保持成品油价格的稳定,这些措施使得大米和石油的上涨压力没有全部传导到越南国内。而可以预期的大米丰收也进一步压低了大米价格。通胀预期有所降低。此外越南政府减少政府支出,停止低效率的公共投资项目,放宽了汇率波动的幅度,整体的信用市场方面准备削减30%,并且削减了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从8.5%~9%下调到7%。

在北京,中国银行全球金融部高级分析师谭雅玲和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袁钢明也都认为。虽然越南经济存在问题,但现在并未严重到发生“危机”。

袁钢明分析,股市暴跌、通货膨胀和民众拿钱买黄金等保值产品,这三个主要因素被看作越南将要或正在发生金融危机的依据。实际上,这几个因素在中国同样存在,并不能就此判断中国就面临危机。越南的主要问题是通货膨胀,而非金融危机。

谭雅玲则指出,亚洲国家与1997年金融危机时相比,资金实力已经大大不同,“现在最充裕的外汇储备都在亚洲”,各国防范风险的能力都得到了增强,即便越南真出现金融危机,亚洲其他国家也有能力应对影响。

更需关注通货膨胀

无论越南现在的情况是“危机”还是“问题”,最令国人关注的无疑还是它对中国有何影响。

商务部研究员梅新育认为:“经常项目持续逆差+低外汇储备+资本项目自由化+金融服务市场开放”的组合通常以货币危机告终。这种植根于经常项目持续逆差的危机通常以资本流动逆转而触发,资本流动逆转的直接导火索往往又是资产市场,尤其是股市崩盘。

梅新育说,越是被国际投资者看好的经济体越容易产生上述危机。大量国际游资争先恐后涌入其资产市场,推动其货币升值、资产升值预期“自我实现”。为了维持资本内流,东道国货币当局往往又要借助维持本币高汇率、推进资本项目自由化和金融市场开放等措施来吸引资本。当资产市场锦上添花、烈火烹油的“繁荣”达到难以为继的高度之时,当该东道国资产再也无法给予投机者所期望的高收益率时,越来越多的人将恍然惊觉,抽身脱逃,而东道国货币当局此前为吸引资本内流而采取的资本项目自由化等措施又给国际游资抽逃创造了莫大的便利,几乎发生在一夜之间的资本流动逆转将使得看空者的货币贬值、资产贬值预期“自我实现”。

从这种意义上说,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一向坚持不开放资本项目下货币流动以及汇率管制,无疑是一种很成功的经验,甚至可以说,即使越南乃至亚洲都遭遇了较大规模的游资撤离,人民币币值仍能保持一种相对的稳定。

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院长、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庄国土教授也表示,虽然中国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企业在越南也有不少投资,但相比中国总体贸易额,中国对越南的投资只占不到1%的量。同时,中国和越南的贸易关系更多的是易货贸易,因此越南的经济问题对中国的影响甚小。而且13亿人口的巨大内需,世界第一的外汇储备,抗风险的能力是越南远远不能比的。当前需要关注的主要还是国内的通货膨胀问题。

上一篇:越南会引爆新亚洲金融危机吗? 下一篇:高油价时代调整投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