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现代体育课堂纪律的建立

时间:2022-08-22 10:35:30

新课标下现代体育课堂纪律的建立

“新课标”的不断推广和实施,其教学目标、方法、形式的改革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态势。但是,在我们听过的很多堂新课标的展示课和公开课中,有不少课都摈弃了传统的课堂常规,老师带领学生蹦蹦跳跳、快快乐乐的就进场开始了上课。专家评委们点评时也特别强调说这样就脱离了传统体育课的框框,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值得学习和借鉴。我们不由得产生了这样的疑问:“新课标就不需要课堂纪律吗?需要怎样的课堂纪律?”对此,我们与部分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了交流,有超过一半的认为新课标下的体育课不需要纪律了,他们大多认为新课标下的教学方法就是要废除课的所有规章制度,让学生痛痛快快地玩。

体育课如果没有了纪律的约束,任由学生自由活动,如何保证学生的安全?又如何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因此,在现阶段我们还是不能完全摈弃传统的课堂常规,相反,还要更加规范。

一、现代与传统体育课堂纪律的对比

从形式来看,传统体育课堂纪律过于单调、呆板,往往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思维的自由;现代体育课堂纪律则是“形散”而“神不散”,它因教材、学生而异,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解放。

从内容来看,传统体育课堂纪律的实施中都是一些教条化、军事化的练习内容;在现代课堂中则安排了军事化、规范化的专门教学(如军训)雪,而体育课则从中吸收一些有利于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规范和要求,因此它更具有人性化。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来看,传统体育课堂中教师完全凌驾于学生之上,纪律的建立权和执行权掌握在教师手中,学生没有一点自主活动的时间;现代的体育课堂纪律则是建立在师生平等的基础上的一种合作性纪律,鼓励学生参与制度的设计、规则的制定、秩序的安排,以及执行的组织和检查等。

二、建立现代体育课堂纪律的途径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实行人文管理,就是把学生真正当作有主体性的人。关注并满足他们的需要,关注并

保护他们的权利,而教师则是与学生进行换位思考,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动地学习和探究,新课标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学目标统领教学内容,所以教师首先要制定好教学目标,然后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教学目标,主动地完成自我目标的确定――自我尝试问题――自我发现问题――自我探究――自我评价和完善的过程。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性化差异,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公平教育。学生存在着鲜明的个性差异,应当进行个性化教育,在确定教学方法,特别是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时,都应做到区别对待,但在体育教学中却很少有人做到这一点。这样,必然使学生得不到公平的教育。所以新课标对评价体系做了详细的要求。特别关注两类学生:一是对优等生,要加强培优教学,充分发挥体育小骨干、小助手的潜能;二是关照后进生的成长,促进整体平衡发展,对待后进生要以温暖的情怀关照其成长,对其进步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获得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身心状态。

三是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体育课堂的纪律也受班级集体人际关系状况的制约,班级集体的人际关系主要是师生关系及学生间的关系。教师热爱、信任学生,学生尊重、敬仰教师,师生关系的融洽,往往导致积极、健康、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在进入课堂时,友好地与他们说话,熟记和称呼学生的名字,认真上好每节课,以精湛的教学艺术赢得学生的尊重,与学生分享成功与快乐;处理突发问题,要公正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同时要注意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使全班的人际关系和谐。

四是改进加工现有教材,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要改善体育课堂的纪律,必须改进现有的教材,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五是合理巧妙的场地器材布置。“一切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夸美纽斯)雪这种论述反映出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认知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绳和球结合成“舞龙”;人和绳结合成“花轿”等等。学生如果能看见这样令他们兴奋的场地布置,他们就会跃跃欲试,就会产生积极的参与热情,会自觉地遵守课堂纪律。

上一篇:浅谈中等专业学校体育课改革 下一篇:体校数学教学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