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低年级的朗读指导

时间:2022-08-22 09:29:54

如何进行低年级的朗读指导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相当重要,它是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手段。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说过:“朗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之法。”既然朗读对语文教学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么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掌握有效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而且朗读指导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抓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富有童真童趣,老师稍微鼓励一下,他们就能大胆放声读,而且他们怎么想就怎么读,这正是指导他们朗读的最佳时机。小学低年级的教材大都是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诗歌、韵文等,读起来朗朗上口,学生喜欢读,这个时期指导朗读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低年级的朗读指导呢?我想应着重做好如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

从一年级开始,教师就要特别重视对学生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这是朗读指导最基本的要求,特别是我们漳浦人,受家乡口音影响,普通话大多讲得不准。因此,一年级的教师要坚持随时随地纠正学生的读音。其次,一年级的教师要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朗读时的停顿。因为一年级的学生朗读时不懂得该怎么停顿,要不就读得拖拖拉拉,要不就读得像念经一样。如一年级孩子在朗读长句子“我和妈妈从货架上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用电脑很快算出了要付的钱”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用符号在短句处做记号:“我和妈妈/ 从货架上/ 选了一些食品,收款的阿姨/ 用电脑/ 很快算出了/ 要付的钱。”教师还要明确告诉学生,只有标点和记号的地方才可以停顿,而且记号的地方停得很短。这样,经过一个阶段训练后,从需要教师手把手帮助断句到学生自己断句,再到学生能够正确地停顿、朗读,良好的语感便在无形中形成。

二、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教师善于创设情境使课文的图景、情节在学生头脑中映现出来,能很好地激感,从而有效地指导朗读。如教学《平平搭积木》一文时,教师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老师当奶奶,用奶奶的口吻跟学生对读:“平平,平平,这些房子都给谁住?”学生当平平,读:“一间给爷爷和他的书,一间给奶奶和平平住,一间给爸爸妈妈住。”老师读: “平平,平平,还有一间呢?”学生读:“还有一间啊,给没有房子的人住。”这种师生扮演角色进入课文的情境朗读,学生的兴趣马上大增,把平平的话读得生动逼真,学生在读中也感受到了平平爱家人、乐助人的精神。又如教学《司马光》一文时,有这样一段话:“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图,再动笔画出描写司马光动作的词,然后同桌讨论:当时司马光心里是怎样想的?在交流司马光的想法后,我让学生学着司马光的样子加上动作表演读。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课文内容和所表达的感情用心体会,一个个活生生的司马光就出现在课堂上,不需要老师多加讲解,学生读得入情入境。因此,这种创设情境边演边读,也是低年级学生易接受的好方法,它使朗读指导事半功倍。

三、抓住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教师在指导课文朗读时最好不要让学生大段大段地反复读,这样一来,一节课四十分钟很快就浪费了,而且效率很低。从低年级开始,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感悟、体会,特别是有些课文对孩子来说比较长,教师更要学会取舍,只须让学生“一课一得”,而不必做到“面面俱到”。如教学《小柳树和小枣树》一文时,文章篇幅较长,教师只须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不一样的句子进行品读分析即可。

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小柳树看看小枣树,树枝弯弯曲曲的,一点儿也不好看。

小柳树的芽儿变成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

服,真美!

她看看小枣树,小枣树还是光秃秃的。

小枣树才长出了小小的叶子。

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

小枣树结了许多又大又红的枣子。

小柳树看看自己,什么也没结。

这个过程教师可以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找找小柳树和小枣树长得有什么不一样,动笔画出有关的句子,再让学生对比品析这四组句子,重点指导学生读好小柳树和小枣树说话时的不同语气,这时骄傲与谦虚的形象就深深印入了学生脑海中,文中深含的道理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自然感悟。

四、教师的示范朗读

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性强,在低年级的朗读指导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朗读起着重要作用。当发现学生读不出味儿时,教师要及时以身示范。如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时,在指导朗读“下雪啦,下雪啦”一句时,我设置问题:下雪时,大家的心情怎样?学生回答“大家都很开心”,我继续问:从哪个字可以看出大家很开心?学生很聪明,有人会找到“啦”字,我就让学生把这种开心的心情读出来,叫了几个学生读,我都觉得他们没能读出开心的味儿。这时我就示范读,让学生模仿读,在一遍遍地反复朗读中,学生越读越有味儿,并能把自己的心情融入到文本中,为学习下文作好了情感铺垫。

总之,只要低年级教师坚持循序渐进、扎实的朗读训练,低年级学生在短短的两年内,朗读水平也可获得惊人的提高。

上一篇: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探索 下一篇:运用《儿童绘画心理学》指导幼儿美术绘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