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尝试

时间:2022-08-22 08:46:16

探究性教学在初中化学中的尝试

教育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重视实际应用;教育 应与学生经验相联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 践能力。这些都是改革后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 特点。与之配套,新的初中化学教材的课程标准也更 加提倡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 调查与探究,提倡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改革后的新的各项基本要 求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观念提出新的挑战。如何进行探 究性教学,促进学生形成探究性思维品质,已成为一 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方法

1.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动力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 生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它是一种潜在的学习动机,必须通过在教学中,使学生在逐 步获得新知识和发展兴趣的互为因果的过程中得以激发和培养,才能使这种潜在动机指向特定的方向。 为此,在教学实践中插入趣味知识,能够有效地达到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目的,例如,在化合价的学习过 程中,面对书本中出现的那么多的化合价,学生往往感到乏味且无法记住,于是我就采用编顺口溜的形 式让学生去记忆,激发学生的兴趣,即j价单质要记牢;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 价磷;讲变价,也不难; 二、三铁; 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有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还有可变化合价;已知 两头求中间。心理学研究表明,新奇的事物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好奇心,容易引起兴趣。当然,兴趣知 识的插入,要紧扣教材,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基本素质;要有益于激发创新兴趣;促使创造欲的产 生。

2.化学实验教学中体现探究性

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教师把实验方案的设计权交 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然后组内达成一致 意见,再让各小组代表总结发言。通过讨论,一个实 验就会出现多种实验方案,然后师生共同讨论,形成 可行性方案,最后再进行实验。例如在 《二氧化碳的 实验室制法》 的教学中,我没有利用常规的教学方法 “原理、装置、步骤、收集、检验”等教学步骤,而是 将教学过程设计成探究性问题。首先提出开放性的问 题:“通过哪些途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使学生的思 维活跃起来,发散开来。学生列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石灰石(或大理石) 与盐酸反应、石灰石与硫酸反应、 木炭燃烧、碳酸钙高温分解等方法。接着对各种方法 进行思维收敛:如果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好用什 么方法呢?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室制取的最佳选择途径。 接着问:“选用哪些合适的实验仪器,如何制得二氧 化碳?”这样又让学生的思维拓展开来,给他们制造讨论的空间、提供动手设计实验的机会。针对学生的设 计,启发学生讨论:长颈漏斗、锥形瓶能否用其他仪器代替?二氧化碳最好用什么方法收集?如果 需要收集比较纯净的二氧化碳可以用什么方法?学生 进行讨论,对各种方案分析优缺点,进行优化选择。 在课堂中有些学生的想法确实是异想天开,但我总是 强调不论对与错,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课堂生动活泼, 意见被采纳的学生会获得很大的成就感,学生就在轻 松愉快的探究活动中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作方法。在活动之余,继续引导学生在课后查阅资料思考: 用实验室制取的二氧化碳纯净吗?里面会含有哪些杂质气体?杂质气体可以通过什么方法除去,从而可以得到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这样新一轮的讨论就延伸 到了课堂外,给学生的思维又进一步拓展开来。在实 验教学应用探究式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 自主选择仪器并组装、实验操作印证,从而获得各种 能力锻炼的机会。这样学生不仅巩固复习了相关知识, 能独立地设计实验并且有一定独立的见解,而且他们 的思维严谨了,合作能力和各种技能得到了很好的锻 炼,充分地发展了自己实验操作的能力。通过一段时 间的锻炼,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科学情感都得 到了很好的培养,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也得到了很好 的体现。

3.总结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学生的探究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须有丰富的知识 和经验,并能在具有丰富的知识前提下,学会总结知识和方法,而教师在此过程中起着桥梁作用,教师应 以化学知识为资源、课堂教学为阵地、化学实验为途径,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启发学生找 到多种方案中的最优方案,以达到通过探究优化学习方法,优化思维方法,优化知识结构的目的,引导学 生将设想付诸实践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 察,详细分析实验结论,因为探究不是目的,重要的是科学结论。学生凭着兴趣能发现问题,也能用实验 去探讨,但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多停留于表面,使一些科学结论与它们擦肩而过。对于在获取知识的探究 中,学生采取的学习方法、思维方法、探究手段等,教师也要引导学生有意识的积累,如实验法、归纳法、 对比法、推测法等,当学生中出现未曾用过的探究方法时,引导他们总结出该探讨方法的独特之处,开发 更多的探讨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其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是一个 十分好的途径

现代网络信息资源的海量和强大的检 索功能,使学生很轻易地就能获取远比教材要广泛得 多的知识。教师可以将这些课题分解成一个个的子课 题,由学生分小组上网去查找,去探索,去自己学习 与合作学习,并可以写成小论文或利用其他信息技术 。将所获得的知识展示出来,共同完成一个大的课题。

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 作用,通过自己的实践、思考获得知识,教师的主导 作用应当体现在引导学生去自主探究。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既有自主探究的空间,也有教师的引导,从而促 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能力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学 生主体与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才能促进学生获 取知识和能力发展的有效教学。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下一篇:浅谈汉语能愿动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