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120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8-22 08:23:37

[摘要] 咳嗽是肺系统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分为外感和内伤两大类,临床上运用止嗽散,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加减,分风寒、风热、肺热、痰浊、郁火、肺阴虚六类,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 咳嗽;止嗽散;审证求因

[中图分类号] R256.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1(a)-042-02

咳嗽是肺系统多种疾病常见的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可由肺脏引起,也可由他脏病变及肺引起,引起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作咳,病因有外感、内伤两大类,外感与内伤咳嗽还可相互影响为病,久延则邪实转为正虚,临床治疗分清邪正虚实,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灵活应用。2004年至今,笔者应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咳嗽12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其中男88例,女32例,年龄最小3岁,最大76岁。其中3~18岁组50例,19~39岁组30例,40~50岁组22例,51岁以上者 18例,均以咳嗽为主要症状。

1.2治疗方法

主方用止嗽散加杏仁,主要药物组成:桔梗 10 g、甘草 10 g、荆芥 10 g、紫苑12 g、百部10 g、白前10 g、陈皮10 g、杏仁5 g。按以下分型加减。

风寒导致咳嗽,如果表证不著,轻微恶寒,咯痰不利,色白或黏,舌苔薄白,脉浮者,去陈皮加橘红。表寒显者,加苏叶、防风,表寒甚者加炙麻黄。

风热病邪致风热咳嗽,表证不著而咳嗽甚频者,去荆芥,白前易前胡;表热者加牛蒡子、连翘;痰黏黄难出者,加浙贝母、瓜篓。咽红痛者加板蓝根、射干;阴伤舌红、口干者加沙参。

肺热咳嗽者,去荆芥、白前,加青黛、黄芩等清肺热。咳重者加前胡、重用杏仁;痰黄而黏者加浙贝母、瓜篓;咽红痛者加牛蒡子、蚤休、射干。

痰浊咳嗽者,为痰湿壅肺,痰液白湿黏稠,舌苔白腻,脉濡滑,加半夏、茯苓化痰,加生姜、大枣祛湿。

郁火致咳者,减荆芥,加青黛、栀子、黄芩,如痰黏加浙贝母、瓜篓、海浮石、合欢皮。

肺阴虚致咳,有内热者,加地骨皮、桑白皮、白薇、银柴胡,声音嘶哑者,加玄参、地黄、麦冬、玉竹、射干、牛蒡子,鼻塞流涕甚者,加苍耳子、辛夷,咳血者,加白芨、仙鹤草、侧柏叶。

2结果

2.1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咳嗽症状完全消失; 好转:咳嗽仍有发作,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无效:咳嗽较治疗前无改善。

2.2治疗结果

治愈85例、好转3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5%。

3典型病例

患者,男,60岁,于2004年9月20日初诊:咳嗽、痰少、音哑、咽干、食欲不振1年余,曾多家医院诊治,效果不明显,近日觉喉中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舌红无苔,脉细数。

用止嗽散加减。药物主要为:桔梗10 g、甘草 10 g、荆芥 10 g、紫苑12 g、百部10 g、白前10 g、陈皮10 g、杏仁 9 g、桑皮8 g、元参 10 g、射干10 g、麦冬10 g、生地 10 g、白芍 12 g、鸡内金6 g。

服3剂后,饮食增加,咽干、咳嗽、喉中异物感均明显减轻,上方去杏仁,继服两剂,咳嗽消失。

4体会

咳嗽是肺系统疾病的主要征候之一,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一般多痰声并现,难以截然分开,故以咳嗽并称。《内经》对咳嗽的论述颇详,《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气所病……肺为咳”,解释为五脏之气各有其症状表现,肺气不调则咳嗽[1]。《素问・咳论篇》认为咳嗽是由于“皮毛先受邪气所致”,又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医学心悟》指出“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提示咳嗽是内外病邪犯肺,肺脏为了祛邪外达所产生的一种病理反应[2]。陈修园说:“咳嗽不止于肺,而亦不离于肺”。止嗽散为《医学心悟》方,本方由桔梗、甘草、荆芥、紫苑、百部、白前、陈皮七味组成,方中荆芥辛而微温,疏风解表,祛在表之邪;紫苑、百部止咳化痰;桔梗味苦辛性平,善于开宣肺气;白前味辛甘而性平,长于降气化痰,两者协同,一宣一降,以复肺气之宣降,增强止咳化痰之力;陈皮理气化痰,甘草缓急止嗽,与桔梗同用,又能利咽喉,上药合用,温而不燥,润而不腻,苦不过寒,辛不过热,既有辛甘为开,又可苦甘而降。全方有化痰止咳,强风宣肺的功效。正如《医学心悟》程氏所言:“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又有启门驱贼之势。”是以客邪易散,肺气安宁。

方中百部为君药,止咳化痰,润肺抗病毒,现代药理证实有镇咳作用,降低呼吸中枢兴奋作用;白前、桔梗为臣药,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两药有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作用,稀释痰液,有利于排痰止咳。荆芥、陈皮、紫苑同用为佐药,辛温解表、化痰宽胸;甘草化痰止咳,调和诸药,且能矫味,为使药。笔者在各方中统加杏仁,是在实际临床中总结出来的,现在患者咳嗽十之八九先经过西医的治疗,大都是口服、输液无效才转看中医的,大多数都有便秘现象。肺与大肠相表里,有便秘也不足为奇。杏仁临床应用既可止咳化痰,又可平喘润肠,对咳嗽气喘、胸闷痰多、肠燥便秘均适用。

止嗽散的临床应用应在审证求因的基础上灵活应用[3],方有奇效。宣散并温润主治风寒咳嗽[4];宣润配辛凉,治风热咳嗽;宣肺去湿,治痰浊;养阴清火治阴虚、郁火咳嗽。

对于咳嗽的治疗要注重咳嗽初起的治疗,因“初病属风寒者十之八九,故初治必须发散,又不可以过散,不散则邪不去,过散则肺气必虚,皆令缠绵难愈。”

脾肾阳虚引起的痰饮咳嗽,本方不适用,120例中无效的3例归属于此种类型;肺肾阴虚引起的干痨咳嗽,效果也不好,120例中此类占15例,2例痊愈,13例好转。因此,本方最适用的主要还是风寒、风热、肺热、痰浊四类,临床应用要引起重视。

[参考文献]

[1]牛兵占,肖正权.黄帝内经素问译注[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3.

[2]张伯臾.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刘安龙,肖洪涛.不同剂型止嗽散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4):88.

[4]王建平,马连成.咳嗽从外感论治[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11):1831.

(收稿日期:2008-12-03)

上一篇:骶管硬膜外和梨状肌压痛点多点封闭注射治疗难... 下一篇:高等中医院校西医内科学教学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