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钧瓷釉色审美及工艺流变

时间:2022-08-22 08:12:04

古钧瓷釉色审美及工艺流变

钧瓷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钧窑瓷器创造性地使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条件下烧制出窑变铜红釉,并由此繁衍出多种窑变色彩。钧窑瓷器不但釉色绚丽多彩,而且还以开片为奇,开片又称“迸瓷”,视如碎裂而指感光滑。釉裂开片中还出现了各种生动美妙的窑变效果,形成了钧釉的独有特色,从而确立了钧瓷在我国陶瓷工艺美术史上的重要地位。本文着重从工艺及审美的角度来论述古代钧瓷釉色的特征及变化。

一、唐代(7―10世纪)花釉瓷釉色特征

对唐代花釉瓷是否归为钧瓷,古陶瓷界的学者尚无统一认识。考古发掘表明,唐代花釉瓷产区集中在河南鲁山、禹州、郏县境内,距钧台窑、神只有百里之遥。可见,当时两地艺人在技术交流上应很方便,特别是除钧台窑以外禹州境内生产花釉瓷的窑口并不少。从唐花瓷面釉的釉质和色相上看,浑厚的乳白、乳蓝斑从外观和化学性质上已具备了钧瓷液-液分相釉的基本特点,有的花瓷标本如鲁山段店窑的花瓷残片标本,器物整体施月白釉,与宋、元时期的钧瓷月白釉无太大差别。

唐花瓷是在坯体上施含铁较高的底釉后再点、刷、泼面釉,入窑烧成乳白、天蓝斑釉,主要器形为罐、壶等日用品和当时的乐器之一――细腰鼓。唐花瓷为民窑产品,但所产花瓷细腰鼓在唐开元、天宝年间已成为宫廷乐器,代表了当时瓷质腰鼓的最高水平,这在唐、宋、元文献中都有明确记载。

从出土和传世的唐花釉瓷釉面看,大多数在黑地釉上浮着乳白、天蓝斑,也有通体施月白釉的器物,无论何种釉大多施釉只及器物表面的2/3-4/5。

唐花瓷底釉――黑釉,较薄;面釉――乳白、天蓝釉,釉层较厚,有的可达3毫米。釉质乳浊感、流动感较强,釉面可见小棕眼,釉色为乳白、天蓝、浅灰、浅黄。

二、宋代(10―13世纪)钧瓷釉色特征

从考古发掘来看,宋时期在禹州境内有不少烧制钧瓷的窑址,分为“民窑”和“官窑”两类。民窑以神刘家门为代表:“钧官窑”位于禹州城区古钧台附近,古陶瓷研究界又称之为“钧台窑”。

宋代钧瓷制造突出成就是:

(1)首先成功运用铜为着色剂,在高温窑变下形成红、紫等色,从而改变了宋以前陶瓷釉色南青北白的局面,这在中国陶瓷科学发展史上被称为“第五个里程碑”之一。

(2)成功运用液―液分相釉工艺技术,使钧瓷釉面呈现蓝色釉光,与铜为着色剂(红色)的结合,釉层在高温下渗化、流动产生五彩缤纷的釉色与纹路。

(3)改地上建窑为半地下建窑炉,并选用木柴利用其燃烧火焰长、气氛平稳等优点烧制钧瓷。

(4)在工艺上精益求精,产品造型大气、丰满、富贵,出窑时严格检验,不合格产品砸碎深埋。这些特点以钧台窑尤为突出。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人们难以掌握所采集釉料中的化学成分,况且钧釉成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只能凭经验,烧出的钧瓷色泽变化难解其理,只能称之为“窑变”并沿用至今。

釉质与釉色可分为民窑与钧台窑来介绍。民窑:釉层较厚,层次感强,釉质粗细不等,釉面大小棕眼较多,施釉到圈足或不到圈足,圈足垂釉及釉滴较多;色泽匀净淡雅,釉色以天青、天蓝、月白较多(图1、图2、图3),有的釉色呈灰色,红、紫斑及大面积红紫色较少。钧台窑:传世的钧瓷釉层较厚,层次感强,釉质较细,釉面有小棕眼,施釉到圈足。在传世品中釉色有天青、天蓝、月白、海棠红、玫瑰红、玫瑰紫、葡萄紫、丁香紫、茄皮紫等(图4、图5、图6),在釉面上可见蚯蚓走泥纹。1974-1986年考古发掘和2008年建筑施工时出土的残片或修复器中釉质和釉色与传世品相同,唯黄色、灰青及成色不足的较多,这可能与当时出窑检验后销毁的不合格产品有关。

三、金元时期(12―14世纪)钧瓷釉色特征

金元时期禹州地区烧制钧瓷的窑厂进一步扩大,达到一百多处,并扩展到今河南省的郏县、登封、新密、宝丰、新安、汤阴、鹤壁、林县、淇县、浚县、焦作、安阳及河北、山西、内蒙、浙江、广西等地。钧瓷产量大幅度增加,至今发现窖藏、墓葬出土及传世品也较多,其产品质地差距也较大。生产技术和工艺仍然沿袭宋代,各地生产的钧瓷和仿钧瓷器物在器型和釉色上有一定差别,与宋钧瓷特别是钧台窑所产钧瓷相比,工艺技术上并未得到发展反而有一定差距。此时,钧瓷器已经成为大众生活的日用品。禹州地区以外的钧瓷称为仿钧,其质地和风格与原产地不同。

这一时期都为民窑,多数釉层较厚,乳浊度强,棕眼较多而大,施釉不到圈足,或只施器物表面的2/3-4/5,底足多无釉,圈足垂釉堆积,呈釉滴较多。釉色以天青、靛青、天蓝、月白为多(图7),有的在青、蓝釉上点、刷、泼,形成紫红斑。大面积红紫釉较少,釉色多灰暗(图8、图9)。

2004年,在钧台窑附近(原禹县制药厂)出土的钧瓷器物残片釉质和釉色与宋钧台窑釉质釉色相似,施釉到圈足,釉色红、紫面积较大,圈足垂釉和釉滴等瑕疵稍多。

金元时期禹州属少数民族统治,钧瓷器型与釉色的变化可能与其粗犷、豪放的文化背景有关。

四、明清时期

明至清末,神钧瓷生产几近失传,至今尚未发掘出明显的明代和清代中早期的钧窑址。之所以出现明清钧瓷生产衰落的状况,一说避明神宗朱翊钧讳改钧州为禹州,钧瓷可能由此绝烧;二是明清时期中国陶瓷中心开始南移到景德镇,北方瓷器生产逐渐衰落。不过明代禹州、神钧瓷是否断烧,一直备受陶瓷界关注。禹州钧瓷研究者虽经多次考察,至今尚未在禹州发现明代中早期烧制钧瓷的确切线索。只有南方的广东石湾和江苏宜兴等地在明宣德年间出现过仿制的钧器,但禹县、神之外的仿钧风气到清代时期显得更加盛行。始创于雍正,盛行于雍、乾时期。当时景德镇御窑厂奉皇命仿烧宋代各名窑的品种,其中就以仿钧最为成功。先以高温烧成胎体,然后低温二次烧成。受皇家喜爱而御窑仿钧的风气也波及到了民窑,精品民窑也仿出了后世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的景德镇“炉钧”。

五、清末至民国时期

清晚期(1879年)禹县神陶瓷艺人开始研究恢复已失传四百余年的钧瓷。以卢氏、郗氏、王氏家族为代表的陶瓷艺人用含钴的釉料为着色剂,用氧化气氛的窑炉或在日用瓷的大窑炉内搭烧出孔雀绿、天青、天蓝釉的仿钧器。此后又在天青、天蓝釉料基础上用铬锡红釉料抹、点、泼斑,烧制出天青、天蓝,带红、紫斑块的器物,使钧瓷由单色的青、蓝釉发展到彩斑釉,为钧瓷的进一步恢复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以卢振太为主的卢氏家族,用焦炭(未燃烧完全的煤炭)小窑(俗称鸡窝窑),用还原气氛烧制出红、蓝、紫等色的仿钧瓷,称为卢钧。卢钧的烧制成功,标志着窑变钧釉研制恢复的初步成功,为以后钧瓷多色釉的烧制提供了技术上的指导。卢钧釉料与宋、元时期釉料的成分有所差异,其着色剂亦主要是氧化铜(自制铜灰),这对于身在偏僻乡镇的陶工来说其难度可想而知。卢钧开创的新工艺一直被沿用至今,在科技比当时已有很大进步的今天,仍然保持为钧瓷中的一个独特瓷种。因卢钧小窑每次只能烧制一二件小型器物,产量很小,所以卢钧成为钧瓷中的珍品。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禹州知州曹广权在神镇建立“钧兴公司”,这个公司有较正规的管理制度和工艺规程。但终因成色率低,色釉也较单调而在经营十年后停办。1915年至1940年期间,禹县政府曾开办陶瓷职业学校,其附属工厂兼烧钧瓷,并数次集股办钧瓷厂,这些厂因时局不稳只存在了二三年时间。

这一时期神瓷区私家烧制钧瓷的作坊有二十余家,除卢钧外,多数以氧化焰气氛的煤炭窑炉烧制,原料加工、制坯都为人工操作,产品造型达数十种,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办万国商品博览会,中国政府选用钧瓷产品――洗、炉盆、鼎、瓶等参加展出。

釉质上,绿色釉及个别天青、天蓝釉的釉质乳光度差,釉面光滑,棕眼少,釉层较薄、缺乏层次感。在日用瓷窑内搭烧的钧瓷,釉面光泽润玉,无棕眼,产品多有粘足。釉色上,(1)用氧化焰气氛烧制的钧瓷有两类:一类是在日用瓷窑内搭烧的钧瓷,有天青、天蓝、月白、麦叶绿、孔雀绿、瓜皮绿釉,光泽柔和、釉色纯净。另一类是在钧瓷窑内烧制,釉色与上类相同,色泽鲜艳,但光泽不如搭烧的钧瓷瓶柔和。(2)在卢钧小窑内用还原气氛烧制的钧瓷,在一件器物上由上到下,由蓝、红、紫色形成分段彩虹样色泽,有着色元素集聚形成红、紫、绿、金、银铜色斑点,这是卢钧的特征之一(图10)。

六、结语

古钧瓷一向都是陶瓷收藏界的珍稀产品,传世完整的古钧瓷数量极为稀少。自古就有“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件”的美誉。通过对历代古钧瓷的生产背景、工艺流变及釉色特征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古钧瓷的发展脉络及各个时代的主要特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去鉴赏和鉴定珍贵的古钧瓷。(责编:雨岚)

上一篇:按自己的方式过一生 下一篇:瓷上西厢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