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试+操作”考核方式在大气环境监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2 04:19:25

“口试+操作”考核方式在大气环境监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摘要:在大气环境监测课程实践考核中,通过“口试+操作”考核方式的实施,能够更好地评价学生在大气环境监测课程中实践训练的全面性,满足大气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目标的要求,也有利于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口试;操作;大气环境监测;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4-0046-03

作者简介:陈波,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分析及环境污染控制。

《大气环境监测》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的一门专业课程。本课程的核心内容为大气常规监测和工厂废气监测,它是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及操作技能等专业基础课的综合应用,也是环境影响评价、大气污染治理等课程的交错应用,同时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础。该课程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责任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相关原理、方法等知识,结合有关大气环境监测技术的其他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以进一步培养学生树立独立思考、吃苦耐劳、勤奋工作的意识及诚实守信的优秀品质,为以后从事环境监测的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大气环境监测》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大气环境监测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通过典型的大气环境监测项目任务,使学生懂得大气环境监测的原理和测定方法,学会大气环境监测过程所需要的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包括查阅国家或者行业有关标准,布点采样,样品保存,样品预处理,分析测定,质量控制及数据处理,填写监测报告等。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这门课程中需要使学生达到以下的能力目标:①专业能力目标:能根据大气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监测分析方法,正确采用常规质量控制措施;能按照大气监测方案和国家或者行业相关标准和规范,完成现场监测采样及项目分析工作;会正确使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懂得分析仪器的维护和保养;能根据大气环境监测目的和任务要求,参与制定和实施大气监测方案工作;能正确填写大气环境监测报告;能对大气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②社会能力目标:能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合理制定工作计划和科学的工作总结;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应岗位需要和持续发展的能力;能保持良好的工作态度,按时保证质量地完成工作任务;③方法能力目标:能熟练地收集大气环境监测技术标准、规范等技术资料;能按照要求完成项目策划、分析操作、数据统计等工作任务;能快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具备较好的理解力、记忆力、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决策、正确进行自我定位。

《大气环境监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室内外空气环境、空气污染源的监测能力,实践训练在该门课程中起主要作用,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因此,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价在该门课程的评价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课程评价体系设计,实践教学考核占课程考核成绩的40%,主要评价学生完成大气环境监测任务的能力。所以,笔者以监测任务考核为依据并根据课程要求的能力目标进行了实践考核方式的设计,在实践教学评价考核中采取了“口试+操作”的方式来进行,以此来实现大气环境监测课程要求达到的专业、社会和方法能力目标,满足实践教学训练的目的。

一、“口试”考核的组织实施及考核效果

学生在工作岗位中从事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时,常会遇到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过的大气污染物监测操作,这个时候就需要学生能够选择污染物监测的标准方法,在对监测标准有了一定的理解基础上,快速掌握新的监测方法和监测技术,最后能够根据污染物监测的标准方法完成整个监测过程。因此,在口试考核部分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在大气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训练后,能否根据大气监测目的确定监测项目,选择合适的监测分析方法;能否正确描述工作任务,并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能否快速掌握新技术、新知识,并具备较好的理解力、记忆力。

“口试”考核每人考试时间20分钟,考试题目为两道。第一道题题目类型:根据所给的大气污染物监测题目在所给的监测标准方法中选择适合的监测方法标准,然后根据大气污染物监测标准讲解其中的一个实验过程。准备时间10分钟,回答时间5分钟,闭卷回答。重点考察学生对大气污染物监测标准的理解程度及用言语表述实验过程的能力;第二道题题目类型:根据监测方法标准回答一个问题。提问时间和回答时间共5分钟,开卷回答。重点考察学生在有压力情况下对标准内容的整理及归纳能力,以及能否用言语流畅的表达所归纳的内容。

此次考核班级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在口试考核部分,全部学生都能够根据大气监测题目选择正确的监测标准,口试考核的平均分为73.64分(总分100分),平均成绩达到中等,其中闭卷题的内容分和开卷题的内容分分别为:70.10分、88.10分(总分100分);说明学生能够对新的监测标准有一定的快速理解能力并可以较好地描述出来,对新知识能够有一定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同时,在口试考核中还发现在经过日常学习训练后,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如在表达的基本礼仪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做自我介绍,在回答问题时能够面带微笑,动作比较自然大方,同时能够平视监考教师。

二、“操作”考核的组织实施及考核效果

“操作”考核部分主要是为了考核学生在大气环境监测课程的学习训练后,能否正确使用大气环境监测工作中常用的采样、分析仪器,按时保证质量的完成监测任务;能否正确填写大气环境监测实验报告,并对大气监测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评价;能否具备较好的理解力、动手能力,并学会独立学习、独立决策。

“操作”考核以个人为单位,每人考核时间为120分钟,超过120分钟者,每超过5分钟扣3分,超过20分钟必须停止实验。操作考核主要考查学生的操作技能是否正确及其熟练程度,同时考核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操作考核题目是学生根据在口试考核中所选取的污染物监测方法标准中的实验过程,自行找出所需的仪器和试剂,完成这个监测实验要求的整个操作过程,最后完成监测实验报告。在操作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以及实验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进行判定,给出成绩。操作考核的评分分为仪器准备、溶液准备、仪器测定、文明操作、数据记录、处理及报告、结果评价等。

从学生在操作考核评判情况来看,2010级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班学生的平均分为76.60分(总分100分),平均成绩也达到了中等。学生基本都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操作,因为超时扣分的学生只占8.5%,其中只有一个学生在延时20分钟后还没有完成实验。在实验的基本操作方面,仪器准备、溶液准备、仪器测定也能够顺利完成,在基本操作部分学生都能够获得较好的成绩,平均分达到84.20分(总分100分);学生也都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完成实验数据记录和实验数据的处理,完成整个实验报告的内容,说明学生在整体的实验完成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实验的完整性也得到保证。成绩的差别主要来自于结果的评价方面,在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评判上,部分学生丢分较多,还有学生在数据的记录部分也被扣分,主要是有效数字的位数记录错误,说明学生在实验操作和数据记录处理的细节方面还有不足之处。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依据实践教学考核方式来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及进行训练。因此,实践教学考核方式的建立就显得相当重要。从考核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根据大气环境监测国家标准完成新的实验项目,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说明在日常的教学安排和实践教学训练中能达到《大气环境监测》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同时,在常规的实验操作考核上加上口试的考核,可以评价学生能否正确描述工作任务,能否快速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也可以评价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记忆能力,还能够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好地达到该门课程的各项能力目标的要求,比单纯的实验动手操作考核能够更好评价学生在大气环境监测课程中实践训练的全面性,也有利于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改变以往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弊端。能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良好学习行为,比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收集并处理信息和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英,李雪兰.口试对学习成绩影响及满意度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2).

[2]周海花.“口试+操作”式教学评价模式在电子技能实践课程中的应用[J].商情,2011,(48).

上一篇:在班级管理中注入情感教育 下一篇:老派婆婆vs新派媳妇:要的不只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