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时间:2022-08-22 03:59:09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价值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讨糖尿病(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的临床价值。 方法 分别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和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A1C (HbA1C)与空腹血糖(FBG)。 结果 DM患者组HbA1C、FBG结果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

[中图分类号] R446.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5-118-03

Clinical value of detecting HbA1C

JI Guanghou

Department of Clinical Laboratory, the People's Hospital of Sishui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Sishui 2732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further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detecting HbA1C of diabetes mellitus (DM) patients. Methods Glycated hemoglobin A1C (HbA1C) and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were detected respectively by using immunity transmission turbidity and glucose oxidase method. Results HbA1C, FBG in DM group had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HbA1C; FBG

DM是一种需要终身控制的慢性疾病,其慢性并发症涉及肾脏、眼、心脑血管和神经系统,常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下肢坏疽、肾功能衰竭和双目失明等。我国目前DM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所以,DM的诊断和控制至关重要。传统的实验诊断往往以FBG和糖耐量试验作为诊断和治疗DM的依据。但由于血糖测定结果是一个随机变量,只代表患者采血瞬间的血糖水平,不能只凭血糖测定作为评价疾病控制状况的指标[1]。因此,GHb检测作为DM血糖控制情况和疗效评定的指标,正在逐步为临床所应用。为进一步了解GHb检测对DM监测控制的临床价值,我们对174例DM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了HbA1C、FBG的联合检测并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DM组:DM患者195例,均随机选取于2009年5月~2012年4月本院收治的、按WHO最新糖尿病诊断标准新确诊而首次治疗的患者,其中男102例,女93例,年龄27~76岁。健康对照组:健康对照组180例,为来自排除DM和糖耐量减退的健康体检者,其中男98例,女82例,年龄29~73岁。DM组和健康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组和对照组均于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两份,一份以肝素抗凝,用以测定总Hb(THb)和HbA1C,另一份不抗凝立即分离血清,于2 h内测定FBG;以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HbA1C,以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FBG,HbA1C结果按照HbA1C(%)=(HbA1C/THb)×100%公式计算。

对新确诊而首次治疗的195例DM患者,首次检测HbA1C和FBG完毕后,剔除21例新发生的DM(FBG高而HbA1C基本正常)患者,其余174例住院治疗或院外观察治疗10周,期间分别在第1、2、3、4、6、8、10周后再重复测定HbA1C和FBG 7次,每位DM患者共测定HbA1C和FBG 8次。对1次因故不能参加测定的患者,此后将不再作为检测分析对象。对HbA1C和FBG结果不一致的患者,次日和第3天再复查两次,以排除初次结果受到有关因素影响的偶然性。

1.3 仪器和试剂

仪器为日本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北京九强公司提供,严格按照仪器操作规程和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DM组与健康对照组计量数据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t检验。P

2 结果

DM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HbA1C和FBG测定结果见表1。171例DM患者在治疗后的最后一次(第7次)检测中,共有6例HbAlC正常(6例HbAlC皆8.8 mmol/L);在治疗前的195例DM患者中,有3例HbAlC显著升高但FBG正常。

表1 HbA1C和FBG组间、DM治疗前后结果比较()

组别 n HbA1C(%) FBG(mmol/L)

DM组治疗前 195 9.82±2.18① 10.86±2.61⑴

治疗后1周 194 9.79±2.13② 6.38±1.94⑵

治疗后2周 192 9.65±2.07③ 6.23±1.72⑶

治疗后4周 186 9.41±1.99④ 6.01±1.50⑷

治疗后5周 184 8.97±1.95⑤ 5.97±1.47⑸

治疗后6周 180 8.33±1.87⑥ 5.84±1.43⑹

治疗后8周 176 6.98±1.62⑦ 5.72±1.37⑺

治疗后10周 171 6.04±1.55⑧ 5.45±1.34⑻

对照组 180 5.35±0.86⑨ 4.97±0.90⑼

注:②与①:t=0.14,P>0.5;③与①:t=0.79,P>0.4;④与①:t=1.91,P>0.05;⑤与①:t=3.99,P

3 讨论

1968年Rahbar首先证实DM人的红细胞中存在有一种异常的血红蛋白(Hb),后来证实此种血红蛋白即为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GHb)。成人Hb是由HbA、HbA2、HbF组成(三者分别占Hb总量的97%、2.5%、0.5%)。HbA中包含有HbA1a、HbA1b、HbA1C 3种微量成分,总称为HbA1(约占8%),即通常所说的GHb。DM时HbA1C(正常约占5%)显著升高,HbA1a、HbA1b也有升高,HbA1a、HbA1b、HbA1C的总水平(HbA1)与DM时血糖控制程度相关。目前测定HbA1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HbA1从HbA中分离出来定量分析;另一种是将HbA1C亚组分分离出来进行定量。分离HbA1C比较麻烦费时,以前很少采用,但目前已可以采用免疫分析法来测定HbA1C[2],其方法可靠,参考值为4%~6.5%。美国DM协会(ADA)在2002年就将HbA1C的检测作为DM疗效判定的金标准。亚洲及太平洋地区2型DM政策组也在2002年制定了DM控制目标:FBG7.5%,表明血糖控制不佳,要调整治疗方案[3]。

GHb是指血液中葡萄糖与部分Hb发生非酶促反应所形成的产物,当氨基酸与葡萄糖结合时形成不稳定的希夫氏碱,而后转化成稳定的酮化氨基酸。GHb的合成是缓慢和相对不可逆的,它持续存在于寿命为120 d的红细胞中,合成速率与红细胞所处环境中的血糖浓度成正比,在红细胞衰亡前,其含量保持相对不变。而红细胞的半衰期为60 d,因此它在理论上可以反映采血前2个月左右的平均血糖水平[4]。本研究结果表明,DM?治疗前FBG和HbAlC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本研究还显示,DM在治疗前后皆有部分患者FBG与HbAlC结果不一致,经分析有两种情况。(1)FBG升高而HbAlC基本正常。171例DM患者在治疗后的第7次监测中,共有6例患者出现HbAlC正常(皆8.8 mmol/L),导致与近一段时期FBG平均值不一致,若只将本次FBG作为DM监控指标,虽有可能早期灵敏地反映糖代谢变化,但也可出现过早或过度干预治疗的倾向,所以,仅凭FBG对病情预后和疗效评价的可靠性较联合检测HbAlC为低;本资料在筛选病例时发现有21例新发生的DM,亦为只有血糖水平增高但无HbA1C明显增高的情况。故HbA1C还应该与血糖浓度相结合来诊断DM。(2)FBG正常而HbAlC升高,此时仅凭FBG测定不能正确诊断,但检测HbAlC再结合症状,常可以得到明确诊断,本研究通过HbA1C测定发现了3例FBG和餐后血糖正常的隐匿性DM。对于HbA1C特别高而瞬时血糖正常的DM患者,还应警惕和预防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的发生。总之,不能单独用HbA1C或血糖来诊断和治疗DM,应该将HbA1C与血糖浓度相结合。

GHb的检测对DM并发症的预防有重要意义。有关研究表明,GHb水平增高会加大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的发病风险;反之,如果GHb水平降低将预示发生并发症的风险大大降低[5]。GHb对DM并发症有敏感、特异的监测作用,而FBG则不适合作为监测DM肾病(DN)发生的指标[6]。GHb值与2型DM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及球结膜微循环改变呈明显的正相关[7]。GHb增高对人体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力,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导致组织缺氧可能与微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有关,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DN和视网膜病为重。GHb增高与高血压及高胆固醇等危险因素一样,可以作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指标[8]。同时,GHb测定对预防DM孕妇的巨大胎儿、畸形胎、死胎,以及急、慢性并发症的监测具有重要意义。Silverman等[9]对618例处于应激状态的患者行OGTT和HbA1C检测研究表明,HbA1C在对鉴别应激高血糖中有重要意义。

总之,FBG测定结果只代表采血瞬间的血糖水平,不能单独作为评价DM的指标。GHb的检测,是基于GHb自身的化学特性,即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较高时,人体红细胞所形成的GHb含量也会相应增高,在红细胞的寿命时期内,血液中GHb含量会保持相对不变。而且,GHb的测定结果与抽血时间、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岛素等因素无关。因此,GHb测定可以反映患者测定前1~2个月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是判定DM较长时期内血糖控制程度和糖代谢总体情况的良好指标,与FBG、2 h BG相比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10]。如果能把GHB与瞬时血糖、动态血糖的监测有机结合起来,对DM的筛查、诊断和鉴别诊断、评价DM的控制情况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龙淑芳,谢妮.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62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中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6,22(12):28.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347-351.

[3]崔永强,张友祥.糖尿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J].中国乡村医药,2002,9(8):9-10.

[4]蒋叙川,郑子君,钟原胜.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监测中的临床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5,2(1):20-22.

[5]Moridani MY,Verjee Z,Allen LC.Analytical evelution of hemoglobin A(1c) dual kit assay on Bio-Rad VariantⅡ:an automated HPLC hemoglobin analyzer for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J].Clin Biochem,2003,36(4):317-320.

[6]郑兵.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4,2(10):915.

[7]杨宝珠,王家驰.Ⅱ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值与视网膜.球结膜微循环改变的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3):14.

[8]王笠.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和临床应用[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3,18(2):119-121.

[9]Silverman RA,Thakker U,Ellman T,et al.Hemoglobin a1c as a screen for previously undiagnosed prediabetes and diabetes in an acute-care setting[J].Diabetes Care,2011,34(9):1908-1912.

[10]程欣,叶山东.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和筛查糖尿病的临床进展[J].医学综述,2010,16(21):3308-3311.

上一篇:介入栓塞球囊扩张在老年下肢动脉闭塞中的应用... 下一篇:氨磷汀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动物模型小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