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

时间:2022-08-22 12:45:56

新课程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初探

【内容摘要】新课改推进到今天,作业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人们认为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教师投入到作业方面的精力显然不够,更多的是停留在“布置”的层面,缺乏设计,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缺少改造,客观上致使学生逐渐养成不良的作业习惯。其实,学生在完成基本练习后,教师可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形式多样的作业,以进取的态度来改变上述的不良状况。

【关键词】新课程 数学作业 趣味性 实践性 生活性 层次性 探究性

新课改推进到今天,作业问题一直被有意无意地轻描淡写、被“忽略”了。人们认为作业只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而教师投入到作业方面的精力显然不够,更多的是停留在“布置”的层面,缺乏设计,采取的是“拿来主义”,缺少改造,客观上致使学生逐渐养成不良的作业习惯,这种作业形式已深深的扼杀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思考的作业呢?

一、设计趣味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个最活跃的因素,是学生作业的内驱力。机械重复、内容僵化枯燥的作业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甚至会导致厌学。设计趣味性的练习,不仅使孩子们感到轻松有趣,更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解题的兴趣。所以,教师设计作业时在考虑教学需要的基础上,还要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增强作业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作业设计要富有创意、形式新颖、内容联系实际并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学习完乘法口诀后,进行“对口令”的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把作业融入游戏中;学习小数加减法时,创设“购物”情境,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价格,让学生自主购物,利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计算的方法和技能,把知识点融入情境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学的知识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实践性作业这种作业不要求当天完成,可以给他一周或两周的时间。例如,让学生统计一下居民使用塑料垃圾袋的情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将很多数学知识运用其中,在完成调查报告的时候还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此种作业要注意让学生力所能及。如在学习了比例尺知识后,结合学校校园建设的实际,让学生利用几天时间,分小组测量、计算,用合适的比例尺画出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在这样的经历活动中,要观察、测量、绘图、检查,此时,他们所学的知识得到了运用,丰富的情感得到了体验,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学生社会性的发展。

三、设计生活性作业,让学生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一个知识的实践者。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表吗?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问题来考虑:

(1)算出每间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

(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

(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

材料表:

四、设计层次性的作业,让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任何一个学生创设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1.“套餐”型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

2.“多味”型 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小数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现实生活往往存在着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的思维和创新的能力。我们在布置作业时,应该遵循学生学习发展的规律,侧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多方位、多渠道巩固所学知识。

(作者单位:河南省武陟县乔庙乡马宣寨学校)

上一篇:管理,从盲从到理性 下一篇:激活创新节点 优化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