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

时间:2022-08-22 12:22:52

浅析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不断的提高,公证执业也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但是由于公证执业存在风险因素,影响其快速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就公证执业风险防范进行分析与研究,促进公证执法快发展。

关键词:公证执业;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X820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公证执业风险主要是指公证机构及其公证员日常执业过程中由于法律规定上的原则化与公证行业发展现状及社会执业环境之间的差距所导致的无法操控的风险。近年来公证在预防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公证事业的发展和公证领域的扩大,公证投诉和涉诉案件也日益增多,公证机构和公证员面临的执业风险不容忽视。本文意在探讨公证执业风险的成因和防范措施。

一、公证执业风险的成因

公证执业风险来源于多种因素,但笔者认为公证执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公证从业人员、公证法律体系的不够完善和公证执业环境的不健全。

1.公证员执业道德与业务素质不强所带来的公证执业风险

随着公证种类的增加公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公证从业人员的法律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判断能力参差不齐,可能导致某一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产生偏差。其次公证执业人员主观意识上的疏忽大意和侥幸心理也增加了公证员的执业风险。

2.《公证法》的不够完善带来的公证执业风险

2.1公证员缺乏身份保障

《公证法》中对公证员的属性问题规定的含糊不清。在我国公务员既不是法官、检察官一样归位于公务员,也不向律师一样是自由执业者。《公证法》中尚未对公证员身份作出定性,公证员的地位非常尴尬。

2.2公证员的权利与义务不平等

《公证法》对公证机构及公证员的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待遇规定的严重失衡。《公证法》第十八条对公证员的准入方面规定了与法官、检察官相差无几的硬性条件,同时《公证法》第二十三条、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中规定了公证员承担的严格的法律责任。可是在公证员的待遇上法律在第二十二条中仅规定了与一般公民一样的基本权利。法官、检察官、律师、公证员同在法律职业共同体中,但各自的社会地位、职业保障、执业风险大大不同。公证员与其他法律职业而言,其社会地位底、职业保障差、执业风险大。权利与义务,责任与待遇严重失衡使公证行业成为高门槛重责任的行业。

3.多种体制的公证机构并存所造成的公证执业风险

《公证法》第六条规定公证机构是依法设立、不以营利为目的,依法独立行使公证职能、承担民事责任的证明机构,对公证机构的性质没有明确作出规定。我国现有 3152 家公证处,其中 事业体制、行政体制、合作制并存。这三种体制的公证机构并存形成了自收自支的运作机制的“强势公证组织形式”与行政管理保守化“弱势公证组织形式”的畸形搭配。有些公证机构为了自身生存需要必然千方百计开拓证源,把公证收费作为最大的追求目标,导致公证机构管理不到位,缺乏公证质量监管,社会信用下降。

二、公证执业风险出现的主要领域

1.侵犯个人隐私和侵害商业机密的风险

侵犯个人隐私和侵害商业机密的的风险主要是由于公证人员在办理公证执业的过程之中,违反了相关公证执业的保密原则,泄漏了关于个人或者其他商业机密,给当时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侵犯了个人隐私。一般来讲侵犯个人隐私和侵害商业机密的的风险在所有的公证执业当中都是有可能出现的,虽然从客观上来说,当事人要想取证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严格保守当当事人的隐私是公证人的执业到的之一。

2. 侵害继承权方面的风险

侵害继承权方面的风险也不小,主要问题还是在于公证执业对继承人在范围上的产讯与核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的迁徙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家庭户口本的出现这频繁的变动,在现阶段,许多社区对住户情况完全不清楚,如果当事人存心隐瞒这种情况,就会给公证执业人员带来了判断上的事物,可能对法定继承人的核实出现遗漏的现象发生,由此就会出现资源信息不能共享的问题,无法了解被继承人在其他公证处有没有立下其他的遗嘱,这也是一个公证执业中有可能存在的风险。

3. 侵害公平竞争权方面的风险

就我国现阶段而言,公证机构在进行现场公平监督公证,现场公平监督公证几乎都是针对投标或者是拍卖等活动在某一个阶段来进行现场公平监督公证,公证机构可能并没有做到全程进行参与监督,更是很少主动的去调查核实权与其相关机制,这样就对现场公平监督公证职能的发挥起到了很大的限制作用,然而刚好是现场公平监督公公证所涉及到的标额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现场公平监督公证千万不能出事,一旦出事将会给社会造成极大地影响,因此侵害公平竞争权方面的风险存在的巨大威胁

4.公证书在制作上出现瑕疵的风险

公证书在制作上出现瑕疵的风险,公证书在制作上出现瑕疵的常常是出现在公证书的格式、打印或者是译文等等的环节当中,特别是在公证书的制作的过程当中遗漏掉了公证书中比较为关键的信息或者资料,虽然说这些在公证书中都是可以进行修改挥着弥补的,可是公证书在制作上出现瑕疵的会给当事人带来不一样的结果,公证书在制作上出现瑕疵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给公证机构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对于公证执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1.如何对公证执业风险做到事前防范

首先,公证执业的管理部门应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关于公证执业人员的风险认定机制,并且还应该针对公证执业风险涉诉给出相应的鉴定结论。因为客观且公正的过错认定公证执业机制,将是使所有公证执业人员自觉增强职业的责任感,消除公证执业后顾之忧的最好办法。

其次,搭建起公证行业实现信息资源相互共享的公证执业平台。公证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公证执业对相关信息的需求量,正是由于公证执业巨大的信息需求量,才应该山公证执业的管理机构努力构建起信息资源的公证执业共享平台,避免因为公证执业信息的缺乏而埋下公证执业职业风险的隐患。

另外,对公证执业责任保险制度应该进行不断深化。

2.公证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业务素养

公证机构的负责人和公证员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执业风险。执业公证员要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是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有服务热情远远不够,必须具有娴熟的法律服务的本领、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公证工作的执业技能。公证员要不断适应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不断更新自身知识结构,善于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学习。为防范公证执业风险,公证机构、公证协会、司法行政管理部门应不断地组织开展业务培训和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公证员的法律素养和办证技能,促进公证员规范办证操作程序,强化公证员的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公证员要提高职业道德,遵守执业纪律,充分认识到公证执业风险的存在及其发生的巨大危害,防范公证执业风险不仅是为了公证行业发展的利益,同时是保护自己职业的表现。

3.对公证执业风险在事中的控制和事后的补救

3.1建立起公证执业风险评估方面的制度,并落实好公证执业处务制度。前者可以对可能产生的公证执业风险和公证执业风险防范的措施作出判断和评估,而后者可以通过公证执业内部分析和讨论来减少相关公证执业风险。

3.2对公证执业的案卷要加强管理。因为公证执业案卷可以作为涉诉公证执业风险时的有利证据,它关系着公证执业诉讼的成败问题,所以应该加强对公证执业案卷的妥善管理。

3.3让内部的质量保证金制度更加完善。

4.建议出台《公证员法》

在日本 1908 年颁布了《公证人法》,在德国1961 年颁布了《公证人法》,对公证执业中的公证人的性质、公证人的职务活动、公证人的任职条件以及任命程序、公证人的职责都作了明确规定,以此保障公证执业公证员的合法权益,保护公证执业中公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5.做好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

建议公证机构应与公安局、民政局、房产局等业务联系单位和各个公证处之间实现网络化、系统化,实现信息共享。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证执业存在的风险很大,对当事人及社会都会造成巨大的应还,所以,只有不断的加强公证执业,有效的解决其存在的风险,将公证执业的信誉及质量不断的提高,并树立起公证执业的刘昂好形象,使之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保证其快速的发展,开创出我国在公证事业发展方面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疆,王茵.公证执业风险的判断与控制[J].中国公证,2006,05:7-10.

[2]朱自全.论公证执业风险及其控制[J].中国司法,2007,11:47-51.

[3]李海燕.浅议如何防范公证执业风险[J].安徽农学通报,2007,21:123+116.

[4]王雄杰,俞剑英.公证执业风险的识别、评估与控制[J].中国公证,2009,12:29-33.

[5]王斌.公证执业的风险与控制[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47-50.

[6]宁夏公证协会课题组,杨金林,王惠荣,张丽娟.析公证质量管理与执业风险防范[J].中国司法,2012,02:62-64.

上一篇:浅析施工企业施工全过程的造价管理 下一篇:浅析水利工程中施工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