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胸部结节病医学影像学表现与分析

时间:2022-08-22 12:12:12

80例胸部结节病医学影像学表现与分析

[摘要] 目的 观察胸部结节病的影像学表现,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胸部结节病的诊断价值,从而达到提高确诊率的目的。方法 对从2007年1月~2008年2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行CT血管造影扫描,对扫描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确诊68例,误诊和漏诊12例,确诊率达到85%。与同期的MRI统计数据(确诊率8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 胸部结节病; 医学影像学表现; 影像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0)01-59-02

结节病以广泛发生的非干酪性上皮样细胞肉芽肿为特征,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原因不明的全身性系统疾病。肉芽发展到后期,可被转变或吸收为纤维组织,90%的患者累及到肺的改变[1]。严重者涉及到全身多个器官。部分患者病情可自行消退,但大多数患者需要接受治疗。典型的胸部结节病一般具有典型影像征象,即伴有纵隔淋巴结肿大,或两侧肺门淋巴结对称性肿大,经胸片检查即可确诊。但也有一部分患者不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另外加之本病常合并肺内病变,给确诊带来困难,现在一般以影像学表现作为诊断结节病的依据[2]。本文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的80例胸部结节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对胸部结节病的确诊做一个初步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80例患者。其中男37例,女43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23岁,平均年龄35.7岁。常规体检显示眼部不适12例,多发性皮下小结节1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3例,肺门增大6例,腋下淋巴结肿大7例,腮腺肿大4例。临床表现:胸闷17例,咳嗽15例、乏力8例、呼吸困难14例。低热18例、无临床症状者14例,合并两种及两种以上症状者9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平扫扫描(西门子Sensation 16排螺旋CT机)。扫描范围从肺尖至膈下2~4cm。扫描参数设定:电流370mA,电压120kV,扫描速度0.3s/转,层厚8~10mm,薄层重建间隔1.5~2.5mm,其中19例加做增强扫描。对比剂选用优维显370(含碘370mg/mL)80~120mL,延时30s开始扫描,注射速度为(3~4)mL/s。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以P

1.3 诊断标准

①在体液和病理检查中未发现霉菌或细菌。②临床影像学表现明显。③非干酪性肉芽肿组织学证据明显。胸部淋巴结肿大诊断参照1996年修订的美国癌症联合会- 国际抗癌联盟胸部淋巴结分区法,以直径≥1.0cm为标准。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确诊68例,误诊和漏诊12例,确诊率达到85%。与同期的MRI统计数据(确诊率81.3%)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

2.2 具体参数

(1)肺部病变:肺内无明显特异性。表现呈多样化,本组80例患者共54例出现肺部异常改变(典型病变图片见图1)。具体表现为:① 支气管血管束增粗13例,表现为肺门附近支气管血管串珠状,束条索状增粗。② 肺内结节12例,结节主要沿淋巴管及其周围分布,多为肺内间质改变,并有粟粒结节灶存在,表现为纤细或粗大网状纹理。③ 空气潴留8例,表现为局限性透亮区弥散性分布。④ 条索影7例,表现为边界清楚不规则的条索状影。⑤蜂窝状影5例,表现为蜂窝状阴影。⑥磨玻璃影9例,表现为薄磨玻璃样影。

(2)胸内淋巴结肿大: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分布广泛,大多呈对称性。增大的淋巴结边缘清楚,密度均匀,无相互融合现象。其中单纯右上纵隔淋巴结肿大3例,单纯右肺门淋巴结肿大5例,肺门并纵隔淋巴结肿大47例,肺门淋巴结肿大压迫支气管受压变形4例。两肺门淋巴结肿大13例,两侧肺门淋巴结钙化8例。

(3)胸膜病变:病变现象较为少见,本组80例患者共9例出现胸膜病变。具体表现为:胸腔积液5例。胸膜小结节2例,支气管壁增厚2例。

3 讨论

3.1 误诊分析

(1)纤维化肺分析:一般对称发生于肺泡结节病部位,多见于上中肺部,少见于累及底部。主要表现有弥漫线状影,支气管扭曲和周围部蜂窝状影像3种典型征象,与弥散分布的肺结核和间质肺炎不同,病变分布为从肺尖向外周放射走行的条索状影,临床表现均无明显间质肺炎症状,因此是可以辨别的[3]。

(2)阴影状肺分析:阴影肺为结节病在肺泡内浸润性病变,病变似肺水肿,呈弥漫状,易误诊为肺炎或肺结核。但结节病肺内病变均为对称分布,与肺结核、肺炎分布明显不同,因此也是可以辨别的。

(3)肺部结节分析:结节病的一般病理特征为:非干酪性肉芽肿沿淋巴管或其周围分布,在肺门周围支气管血管束表现出结节现象。肺内肉芽肿结节改变,可自行吸收,也可进展形成纤维化[4]。由于结节在周围间质内分布相对较少,故小叶间隔增厚多不明显,因此容易导致误诊为血型转移瘤或癌性淋巴管炎。但这与血型转移瘤常分布于胸膜下不同,与癌性淋巴管炎明显累及周围间质引起的小叶间隔显著增厚也不同,因此也可以辨别。

3.2 相关对策

虽然从理论上可以分辨结节病与部分其他病症的临床特征,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情况复杂,难免会出现漏诊,误诊现象[5]。因此除了掌握丰富的临床知识外,还应该结合其他多种影像学资料,并仔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从多方面对结节病做出综合诊断,从而提高确诊率。

[参考文献]

[1] 潘纪戍. 胸部结节病的CT诊断[J]. 中华放射学杂志,1993,11(27):761-765.

[2] 李铁. 胸部结节病影像诊断值得注意的问题[J].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3,37(4):299-302.

[3] 顾占军. 老年前期及老年人胸部结节病的CT表现[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3,3(22):143-145.

[4] 周令飞,朱杰. 高分辨CT在胸部结节病中的诊断价值[J]. 实用医技杂志,2007,32(14):4409-4410.

[5] 杜丽娟. 胸部结节病临床误诊分析[J]. 宁夏医学杂志,2007,9(29):821-822.

(收稿日期:2009-08-03)

上一篇:厄贝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38例临... 下一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肾动脉狭窄诊断的临床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