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工程施工中的顶力计算

时间:2022-08-21 11:26:09

顶管工程施工中的顶力计算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顶管的顶力计算方法,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计算顶力的必要性,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顶力计算公式进行了验算,对顶管工程的施工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顶管顶力的计算土压力荷载

一、引言

随着城市现代建设的迅速发展,顶管施工作为非开挖技术,在城市管线的建设和改造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埋深较大,周围环境对位移有严格限制的地段,显得较为安全和经济。南通市人民西路污水管工程位于交通繁忙、车辆人流拥挤的人民西路,考虑到交通现状,管道大开挖施工方案不可取,因此,选择采用了顶管法施工。该工程西起南通港、东至南通长途汽车总站,全长1.3Km。而顶管施工之前,顶管顶力的计算是确定顶管单元长度的基本数据,对工作井后背墙的整体稳定和结构安全设计与施工起关键作用,同时也是确定顶管工作井的数量、结构形式、顶管施工方案、以及工程工期和造价的依据。所以,顶管最大顶力的计算,在顶管施工中显得非常重要。

二、顶管的顶力计算

顶管施工中,千斤顶的顶力需要克服周边各种摩阻力,包括管端贯入阻力、由垂直土压力施加于管壁的法向应力、水平土压力施加于管壁的法向应力、以及管道自生重量产生的摩阻力等。由于顶管在推进过程中,还不断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纠偏、后背位移等,使顶力随时发生变化,且各地区地质条件的差别,所选择的施工工艺也不同,由此,顶管顶力的计算公式较多,同时也总结了不少的经验公式,经过长期工程实践并结合土力学理论,顶推力的常用计算公式为以下几种。

(二)、在手掘式顶管施工中的顶力计算式为:

公式(一)

式中:F为总推力(KN);D为管道外径(m);L为推进长度(m);G为每米管的重力(KN/m);C1为管与土之间的粘着力(KPa)

1为管与土之间的摩擦系数,1=,为土的内摩擦角;N为标准贯入值,在普通的粘土中,N=1.0;在砂性土中,N=2.5;在硬土中,N=3.0。q为管周边均布荷载(KPa),由管顶上方土的垂直荷载与地面的动荷载组成,即:q=qv+p ,其中qv为管顶上方的垂直荷载(KPa);p为地面动荷载(KPa),一般取5~10KPa。管顶上方的垂直荷载 ,其中;

。式中:Ce为土的太沙基载荷系数;

Be为管顶上方土的扰动宽度(m); 土为的容重(KN/m3);

c为土的内聚力(KPa) ; K为土的太沙基侧向土压力系数(K=1);

为土的摩擦系数(=; H为管道顶以上覆土深度(m)。

(二)在土压平衡顶管施工中的顶力计算式为:

公式(二)

式中pa为顶管所处土层的主动土压力(KPa),

=。其中h1 为地面至地下水面的高度;h2为地下水面至顶管中心的深度;1为地下水以上土的容重N/m3);2为地下水以下土的浮容重(KN/m3),但对于渗漏性较小的粘性土,由于水和土不容易分离开来,2则为地下水以下饱和土的容重(KN/m3),此时,不考虑地下水的压力pw(KPa)。

p为土仓的预加压力,一般情况为20 KPa 。

为综合系数,参见下表(一):

公式(二)中的计算方法及其它符号的含义与公式(一)相同

(三)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中的顶力计算式为:

公式(三)

式中:pe为挖掘面前土压力(pe=150 KPa);为管子与土之间剪切应力(KPa), ,其中t为管壁厚度(m);p为土仓的预加压力(取20 KPa);为管子法向应力取值范围,根据经验和C1可参见下表(二)。

公式(二)中的计算方法及其它符号的含义与公式(一)相同。

以上三种公式都没有考虑到注入滑浆后的减摩效果。由于公式采用了太沙基理论公式即隧道压力公式,因经,该公式比较适用于能形成卸荷拱、且具有一定抗剪强度的稳定土,包括可塑至坚硬状态的粘性土及饱和的砂土。由此可知,土层稳定是采用此公式的前提条件。

对于饱和疏松的粉细砂、干燥的砂类土、淤泥及其它液态性粘土,均属于不稳定土,这类土的抗剪强度小,且不能形成卸荷拱,减荷作用很小,一般采用土柱公式计算管道的竖向压力。管道上的竖向压力等于管道外径范围内的土柱重,侧向力一般按其竖向压力乘以主动压力系数计算。因此,以上公式中的管道周边均布载荷q(KPa)可以按土柱压力计算,即q=H。

采用土柱公式计算的土压力一般偏大,尤其是对稳定土层,计算结果偏大较多。但由于在顶管期间可能出现的特殊情况,如附近管道渗水、顶管纠偏、施工操作、土颗粒进入管节使摩擦系数增加等因素,其土压力虽然未达到土柱压力,但已明显增大在。基于以上情况,计算结果偏大是允许的,也有利于施工的安全。

(四)、顶力的计算经验公式

由于各地区土质条件的不同,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也总结了相应的成熟经验公式,因此,在选用顶力的计算公式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更接近实际情况的计算公式。以下是笔者了解的经验公式,仅供参考。

(1)手掘式顶管时,总推力P=P0+DL,式中R为综合摩擦系数,P0为初始推力,其中R和P0经验值见下表(三):

(3)北京地区的经验公式:在亚粘土、粘土层中,总推力 P=K(22D-10)L,K为粘土系数(1.0~1.30)。在粉砂、细砂、中砂、粗砂土层中,总推力P=K(34D-21)L,K为砂土系数(1.0~1.50)。

(4)上海地区在顶管施工时,采用触变泥浆进行减摩,其经验公式:总推力P=(8~12)DL(KN)。

以上公式中的其它符号含义同前。

三、算例分析

南通市人民路污水管工程,地处长江边,地下水位为地面以下2.5m,顶管为直径1.2m、壁厚为0.12m的钢筋混凝土水泥管,管重10.6KN/m,管道埋深4.5~5.5m,顶管处于地下水位以下。沿线均匀布置3个工作井中,在每个工作井中,顶管分别向东、西方向顶进,顶进单元长度为215米。根据地质报告,顶管道层土质为粉细砂,土的容重为18KN/m3、内摩擦角为28 ,管与土之间的粘着力C1为0,内粘聚力C为13KPa。由于地下水位较高,该层土属于不稳定土,在顶管施工中可能产生流砂。为了保证工程质量,避免因流砂原因,使路基发生沉降,沿管道走向,采取深井降水措施(井的间距为25米,井深15为米),待地下水位下降至管道底部以下0.5米处,再进行顶管施工。由于采取了降水措施,顶管层的土体结构较为稳定,施工时采用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法,适应顶力计算公式(三)的计算条件。该顶管工程的顶力的计算如下:

上计算结果与四台千斤顶油压表显示的总数据基本吻合。

五、结语

影响顶管顶力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土层的稳定性及其覆盖厚度、地下水的影响、管道的材料、管径和重量、顶进的方法和操作熟练程度、顶进长度、减阻措施以及施工经验等,在这此因素中,土层的稳定性,覆盖土层的厚度和施工方法的选择,对顶管顶力的计算结果影响尤为突出。因此,在顶管顶力的计算时,应选用合适的理论计算公式并结合经验公式,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慎重采略,这样才能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余彬泉、陈传灿.顶管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上一篇:夏热冬冷地区“一梯四户”板楼的自然通风效果... 下一篇:浅谈住房保障制度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