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管施工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11 17:20:12

顶管施工方案

顶管施工方案篇1

关键词:管线 穿越 顶管 施工 注意事项

一、管线穿越公路段工程概况

1、工程设计概况

该供水工程位于哈密市,主要任务任务是解决某矿区水资源供需的矛盾。该管线目前已经开始运行。

该管线穿越处公路宽14m,经水力计算,该段供水管道为D529的涂塑钢管,钢管壁厚8mm。

2、工程地质概况

供水管线穿越某公路段属冲、洪积平原地貌,处于冲,洪积平原中部,地势开阔,地形较平坦。该段地层为砂质粉土、砂质粘土、含砂、砾地层。

二、穿越方式及主要材料

穿越方式采用顶管穿越,穿越设计长度为24.0m,公路两侧各5m。同时在穿越公路的两侧设置操作井与接受井,根据顶管的顶面覆土厚度不小于3m、顶管采用DN1000、壁厚10cm的钢筋混凝土管的要求,操作井尺寸为4.8m×4.0m,井底标高比套管低0.8m,接收井尺寸为3.6m×4.0m,井底标高比套管标高低0.3m。操作井采用C30混凝土现浇。穿越段内管为D529mm的涂塑钢管供水管道。顶管封堵采用MU10机砖,M10水泥砂浆砌筑。工作井采用C30钢管混凝土浇筑,竖井壁厚30cm,配双层Φ12钢筋网片。施工单位采用外购的钢筋混凝土套管,应选购满足《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规范要求的DRCP III 1000×2000 JC/T640-2010钢筋混凝土管。

三、顶管施工注意事项

1、由具有顶管施工资质的专业队伍进行顶管穿越施工,施工过程中应注意查看是否有老旧管线,若发现应及时立即停工并通知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

2、在穿越现场设警示标志、减速标志、安全通过标志和夜间照明装置。穿越施工时设专人指挥,维持现场施工秩序。

3、顶管施工时采用“分节多次顶入法”。施工中的清土、排渣应采用轨道小滑车,并配以小型卷扬机牵引。

4、测量放线后,应在操作井底铺素混凝土垫层200mm再安装轨道,固定设备。坑上口边沿设挡土堰,以防地表水汇入井内。井内用钢板桩挡土,防止沟壁坍塌。若开挖后发现穿越段地下水位较高,土质较差,对此种情况,采用加密打桩和打沙袋,情况较严重的,浇注钢筋混凝土来防护,再根据地下水的积水情况配置抽水泵抽水。

5、在挖作业坑时,后靠墙的原土层不得破坏。

6、为使后靠墙受力均匀,液压设备与后背墙面加δ=50mm的钢板和道木。在液压缸与被顶升的管间加承力盘。

7、管节井下安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包括前端面的平整度,管壁表面的光洁度及端面上有无纵向裂缝。

8、千斤顶着力点为被顶管端面离管底1/3处管井处。故千斤顶下面需要塔台,千斤顶为两个,按管中心线对称布置。管道顶进时为保证顶进管的质量,减少顶进阻力和切削力,制作特制的顶管头(工具管),固定在顶进管的最前端。

9、顶进也就是把管节沿导轨推顶到已挖好的土洞内的作业,顶进操作要坚持“先顶后挖,随顶随挖”的施工原则。顶管头安装应平直,顶进时严防偏心,以免使顶铁崩出伤人。顶进时注意油压变化,发现不正常时立即停止顶进,并检查原因。千斤顶活塞伸展长度应在规定范围内,以免损伤千斤顶结构。在整个顶进操作中应坚持连续作业,顶进速度应适中。过快,产生偏差后不易纠正;过慢,易出现塌方。

10、采用小车运土,从顶进工作面挖下来的土,要及时用小推车水平运出套管至操作井内,然后垂直提升运至地面。套管内清出的土要堆放在指定位置,并为回填工序做好准备。

11、穿越施工时应设专人观测路面有无裂缝、沉降等病害;顶管过程中若出现塌空,应停止施工,进行灌浆处理。

12、当套管顶进至对面接收坑时,套管穿越完毕,吊拆设备,清除管内余土,对轴线偏高、高程等指标进行测量,合格后对管节预留孔进行注浆处理。

13、在穿越主管工程完毕后应进行回填,回填土应每层30cm,分层夯实(压实度需达到90%以上相对密度大于0.75),若边沟、排水沟损坏,应进行恢复。将穿越施工留下的施工垃圾全部清除。

14、施工前应与所穿越路线的主管单位进行协商、沟通,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顶管施工方案篇2

关键词:挑顶法;起底法;强行通过法;避让法;选择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082

0 引言

寺河二号井15#煤三盘区轨道巷掘进至408米处时,顶板以28°坡上坡,底板稳定无变化,15#煤层厚度随着顶板上升增厚,采用分层掘进16米后,顶板变为正常水平顶板,此时巷道高度达9米,底板向上6米为岩石,3米为煤层。在此情况下,如何使掘进机组快速通过构造区进入上分层正常煤层称为关键。本文通过各种方案对比优化实现综掘机组安全快速通过构造区。

1 工作面概况

寺河二号井15#煤三盘区轨道巷概况:巷道岩性半煤岩巷,平均煤厚2.0米,巷道沿煤层顶板布置,毛高2.4米,毛宽5.6米。

15#煤三盘区轨道巷掘进至380米处遇构造,经地质部门分析断层性质为正断层,落差为2.1米,掌面揭露断层面后,经分析决定倒机18米扫底8°坡通过断层下盘,掘进28米后,顶板以28°坡上坡,底板稳定无变化,15#煤层厚度随着顶板上升增厚,经分析决定分层掘进施工,下分层机掘施工,上分层炮掘施工沿煤层顶板掘进,采用分层沿顶板掘进16米后,顶板由28°上坡变为水平,煤层厚度达到3米,底板向上6米为全岩,巷道高度达到9米。经地质部门分析,该处已通过构造区,继续掘进期间煤层情况正常,掘进施工面临最大问题是如何将综掘机快速掘进至上层煤层正常巷道。经相关技术人员现场调研,并且结合15#煤盘区进风巷构造特点,提出了四种施工方案如下。

2 方案的优化对比

2.1 方案一 挑顶法施工

从380米开始遇断层处开始挑顶掘进,预计挑顶长度为28米,预计挑顶高度为3米,采用挑顶板掘进施工方法,挑落顶板矸石做为充填材料充填下方已掘巷道,预计施工岩巷长度为30米。此施工方法优点:原巷道底板提高3米左右,原巷道顶板高度降低至6米,后续过掘进机时提前进行起底施工即可正常开至上分层煤层巷道内。此施工方法缺点:施工难度大,效率低,需搭架登高进行打眼放炮施工,安全管理难度大,易造成顶板事故,安全管理难度大。施工工期长,预计施工工期至少20天。

2.2 方案二 起底法施工

从现在的掘进工作面掌面按10°坡倒退起底施工。详见图1方案二。此施工方法优点:此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简单,避免了搭架登高作业,有利于安全管理。此施工方法缺点:巷道原高度为9米,起底后将继续增加巷道高度,最高处达10米左右,易造成片帮施工,顶板管理难度大。人工出矸场工作量大,预计施工工期为15天。

2.3 方案三 强行通过法施工

从380米开始遇断层处沿煤层底板施工巷道,施工至28米处利用钻探设备确定煤层位置,按照设计坡度挂腰线掘进施工至正常煤层巷道。详见图1方案三。

此施工方法优点:施工工艺简单,可靠性高。

此施工方法缺点:需施工岩巷,工程量预计为50米,已掘巷道和现掘巷道存在夹层,厚约为4米,现掘巷道顶板控制存在安全隐患。次方法施工预计工期为30天。

2.4 方案四 避让法施工

我矿三盘区回风巷已掘进,回风巷和轨道巷平行布置,间距60米,若在回风巷430米处垂直方向向轨道巷掘进60米长的联络巷,然后采用反掘施工和原巷道掌面贯通。随后铺皮带起底降低坡度即可。预计施工工期为20天,详见图1方案四。

此施工方法优点:避免了岩巷施工,缩短了施工工期;全部为正常巷道施工,施工工艺成熟可靠。

此施工方法缺点:增加一次掘进工作面搬家安装,预计搬家需3―5天。

通过上述四种方案的优劣对比,方案四明显优于其他三种方案。

3 方案四实施后效果

(1)三盘区轨道巷工作面搬家倒面用实际用时4天。

(2)掘进联络巷和反掘三盘区轨道巷和原掌面贯通用时12天时间。

(3)恢复三盘区轨道出煤系统,起底随破至工作面正常掘进用时3天。

共计通过构造区用时19天时间。并多掘进三盘区轨道巷反掘段60米。

4 推广应用情况

本文成功利用已掘巷道,通过施工联络巷反掘巷道和原巷道贯通成功避让过构造,避免了采用强行通过法的诸多弊端,为其它掘进施工过构造提供参考价值。

5 结论

(1)探索出掘进工作面采用避让构造快速通过的新方法。

(2)通过现场实践证明,此种方法可以快速安全的通过构造区,并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安全管理难度。

顶管施工方案篇3

关键词:松散岩石;超前小导管;大管棚;支护;比选

1工程概况

木槽岩隧道是恩施大峡谷旅游公路控制性工程,穿越大巴山向南延伸的中山区,沿线地形复杂,所经之处起伏较大,地势陡峭,相对高差达200m。在沟壑、路坎、陡壁处基岩出露较广,隧道地区大部分覆土0.5~2.5m,植被茂密,自然坡度一般15°~35°。隧道进口自然坡度45°~75°之间,距进口不远处即为悬崖。隧道进口里程K20+460,隧道出口里程K21+545,全长1085m。隧道进口段上覆地层为第四系坡残积土层,由山前滑坡坡积、崩积物及坡面洪流形成的洪积物组成,有溶洞,地下水不发育,围岩级别Ⅴ级,主要成分为岩屑、砂砾、角砾、粘土等。从开挖的边坡、仰坡土层中发现,内含大块孤石较多,土层松散、潮湿。此段属于严重左偏压地段,坡体处于不稳定状态[1]。木槽岩隧道入口原设计在开挖过程中采取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

2方案变更的提出

2.1第一次方案变更———清除坡顶危岩并延长明洞

施工单位进场后,开始按设计要求对洞顶边仰坡进行刷坡施工,表层剥离后发现洞顶围岩较差、岩石破碎严重,并有多处溶洞,从表面看溶洞直径在1m左右,深度未知,现场地质情况与原勘察结果发生较大变化[2]。因此施工单位邀请设计、监理、监控量测及业主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并由监理方组织召开了现场会议,会议决定将洞顶松散岩石全部清除,并将明洞延长至K20+500处,维持超前小导管注浆支护的方式[3],施工方案见图1。

2.2第二次方案变更———管棚进洞方案的提出

施工单位按照第一次变更方案实施过程中发现,洞顶山体坡度大,部位狭窄,爆破后的岩石只能用人工进行清理,清除难度大。经过近半个月的施工,进度缓慢,效果不佳,如继续按清除方案进行实施,质量、进度、工期以及安全均难以保证。为尽量减少对现有植被的破坏、避免隧道顶落石对山下过往车辆及行人的安全威胁,施工单位再次邀请设计、监理、监控量测及业主等参建单位进行现场踏勘,并组织有关专家召开了第二次专题会议,会议研究认为,明洞延长至K20+500是合适的,按清除松散岩体方案执行难度大、工期长、安全难以保证,而且对环境破坏大,建议采用管棚支护进洞,但会议要求施工单位对管棚方案与清除松散危岩后配合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案进行综合对比论证,以便最终确定进洞方案。

3管棚方案与清除松散岩体后配合超前小导管注浆方案对比分析

3.1质量对比分析

原设计为超前小导管注浆。按第一次方案变更的会议精神,将洞顶堆积岩体(K20+500~K20+518)全部清除。因进洞口处岩石破碎严重,从表面看洞顶的岩石(K20+500~K20+518段)与山体之间有约30cm的土夹层,与山体未连成整体,如采用超前小导管,因小导管受施工工艺和机械限制,长度一般在5m左右,注浆压力较小,而且注浆分段进行,水泥浆浸入岩石的深度有限,固结的整体性较差。如采用大管棚方案,因大管棚成孔深度大,最深可超过40m(该项目预估30m),注浆压力大,水泥浆浸入岩隙的范围大,一次完成注浆,可以形成很好的整体性,对破碎岩石的固结效果好,充分发挥周边岩体的作用,与新奥法设计原理一致,有利于顺利进洞,而且可以提高隧道明洞段的耐久性。从质量上讲大管棚明显优于超前小导管[4]。

3.2安全对比分析

按第一次会议确定的方案施工,需将洞顶仰坡部分(K20+500~K20+518)的松散岩体全部清除,因该部分岩体有效施工部位狭窄,坡度大(最大坡度约为75°),没有足够的工作面,属复杂的高空、高边坡作业,在此处进行钻孔、爆破、清除爆破后的岩石等工作难度大,工作人员必须系安全绳方可进行施工作业;清理的岩石只能任其自由下落,极易落至山下(洞口下方约300m有高岭土公司正在施工)造成落石伤人;在进行爆破时,因岩体破碎严重,爆破参数难以控制,炸药单耗太低达不到爆破效果,单耗过高又容易形成爆破飞石,给山下的施工单位及附近的居民造成伤害;在进暗洞的施工过程中,原方案的超前小导管的可靠性没有大管棚保障性高,较易发生洞顶坍塌等安全事故。总之,如采用第一次会议拟定的方案,施工安全隐患极大。如采用大管棚方案,不用全部清除洞顶的堆积岩体,只需对明洞末端两侧进行少量的松散岩石刷坡后,对仰坡直接进行挂网锚喷处理;对明洞与暗洞交界面K20+500台阶处的石碴用机械转至路基上,然后再用装载机装车、汽车运至弃土场,减少高空、高边坡作业的时间,降低施工安全风险。

3.3工期对比分析

如采用全部清除洞顶松散岩石的方案,工效过低,耗时较长。该处剩余总方量约4100m3,全部用人工清至洞顶高程约需耗时70d。清除方案受天气影响大,一旦下雨因安全无法保障只能停工;清除后超前小导管进洞方案,因安全保障性低,不能采用全断面开挖,只能采用台阶法或预留核心土法进行洞身开挖,每天进尺只能保证1m左右,则K20+500~K20+525明暗交接段的施工时间大约需30d。采用清除松散岩石方案开挖至K20+525桩号(大管棚方案末端达的桩号)所需的总时间约100d。如采用大管棚进洞方案只需先用机械清除K20+500台阶处的石碴,然后直接进行大管棚施工,大管棚施工时因占地面积小,可在施工部位搭设防雨棚,受天气影响因素相对较小,整个施工过程包括石碴清理、套拱浇筑、造孔、顶管、注浆并开挖至K20+525,预计包括明暗洞交界处孤石清理、支护和管棚加工25d,套拱施工5d,钻孔、管棚安装、注浆、开挖35d,所需时间为65d。对比可知,如采用大管棚方案可提前工期35d以上,进度明显加快。

3.4环境保护对比分析

采用清理松散岩石方案,总方量大约为4100m3,如全部开挖,对现有植被破坏严重,开挖后形成陡峭的山体(近乎悬崖),没有坡面过渡段,洞顶视觉效果差。开挖的弃碴需占用800m2(折合为1.2亩)的平地(堆积高度按5m计),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较大的破坏,不利于耕地保护。采用大管棚方案,弃渣大大减少,有利于保护环境。3.5经济对比分析K20+500~K20+525采用清除松散岩体后,采取超前小导管的支护措施费用,包含孤石开挖、C20喷射混凝土、钢筋网、超前小导管、φ22砂浆锚杆、洞顶碎石回填、弃渣场征地等,费用合计约80.4万元。采用大管棚的支护措施费用,包括套拱C25砼、套拱孔口管、大管棚、注浆、钢筋笼、φ22砂浆锚杆、C20喷射混凝土、钢筋网、机械设备进出场费等,合计约92.8万元。采取大管棚方案需要增加造价约12.4万元。3.6方案的确定通过以上两个方案的对比分析可知,如采用大管棚方案,在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方面均比清除洞顶松散岩体后进洞的方案更优,进度也可大幅加快。大管棚比清除方案加快的绝对时间为35d,相对时间为35/500=7%(500d为原计划隧道施工总工期)。采用大管棚方案需要增加一部分费用,增加的费用绝对额为12.4万元,相对于隧道造价的比值为12.4万元/3000万元=0.41%(3000万元为隧道概算金额),通过对比可知费用增加幅度远远小于工期提前的幅度,同时有质量、安全方面的保障,还可最大限度地保护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证顺利进洞和施工安全,经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对比论证,决定采用大管棚支护方案,以便尽快通过明暗交界地质破碎带。

4进洞施工顺序与管棚施工

4.1施工顺序

为确保施工安全,进洞采取侧导坑方式开挖,缩小相关节段长度。开挖在预支护长管棚及注浆完成并达到强度后进行,主要施工顺序为[5]:1)左侧导坑开挖;2)左侧初期支护(含侧导坑、仰拱初期支护);3)右侧上导坑开挖;4)右侧上导坑初期支护;5)右侧下导坑开挖;6)右侧下导坑初期支护(含仰拱初期支护);7)仰拱衬砌;8)二次衬砌。

4.2管棚施工

管棚规格采取热轧无缝钢管,外径108mm,壁厚6mm,节长3m和6m;外插倾角1.5°,可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范围在1°~5°之间[6]。注浆材料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浆,水灰比1∶1,注浆压力0.5~1.0MPa,浆液扩散半径不小于0.5m。洞口明暗挖交接段开挖时,挖至拱顶轮廓线下50cm左右,拱顶即作为套拱施工和钻机架设的平台,大管棚布置见图2。管棚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套拱施工———搭设平台———钻机就位———钻孔施工———钻杆分节退出———清孔———管棚下管———移动钻机———注浆机准备———注浆———退机———拆除平台———管棚施工结束。

5结语

通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加强施工中的质量检查、监控量测,木槽岩隧道大管棚进洞施工顺利完成,保证了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实现了预期通车目标。实践证明,在地质、地形复杂情况下,进洞支护方案比选是必要的,设计、施工人员应充分开展现场调查,全面了解工程现状,尽量减少坡顶岩石扰动,确保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胡彪,王礼鹏,杨佳兴,等.隧道偏压进洞施工技术[J].公路,2018,10(10):187-190.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D70—2004公路隧道设计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王海明,周硕.老鹰山隧道穿越浅埋破碎带施工技术[J].公路,2018,10(10):163-165.

[4]章万节.软岩隧道初期支护方案的改进及数值计算[J].中国水运,2015,10(10):261-263.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JTGTF6—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术细则[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

顶管施工方案篇4

关键词:玻璃钢夹砂管顶管;浅覆土;控制精度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天津市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进水管道项目中, 由于纪庄子污水处理厂迁建进水管道需沿津港高速绿化带铺设,需横穿梨双路和加油站,由于梨双路下各种专业管线众多以及无法断交施工,无法采用地面开槽铺设管道的施工方法,经过经济技术比较,此段管径DN2800mm,长度655米管道采用顶管法施工,按照规范规定,顶管最小覆土厚度为1.5倍管道外径,而受本段管道下游高程限制及避免大管道倒虹,本段管道只能在覆土只有1倍管外径的条件下进行浅覆土顶管,考虑到玻璃钢夹砂管重量较混凝土管道轻及内壁光滑的特点,本段采用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顶管管材。现从玻璃钢夹砂顶管管材的应用背景、管材特性、设计技术、生产工艺和产品质量控制等方面做一技术总结。 一、地质概况

1、本工程场地属稳定场地,适宜本工程建设。

2、本工程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属设计地震第二组,本场地属不液化场地,场地土为中软土,场地类别为Ⅲ类。对建筑抗震属一般地段。

3、本工程浅层地下水主要为潜水,静止水位埋深0.50~1.60m,相当于标高1.56~0.47m。年变幅一般为0.50~1.00m。本场地标准冻结深度为0.60m。

4、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按Ⅲ类环境,无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有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弱腐蚀性,腐蚀介质为SO42-;按地层渗透性判定,地下水对砼结构有微腐蚀性。

5、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在长期浸水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在干湿交替作用时,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

6、参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12.2.5条判定,地下水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腐蚀介质为CL-、SO42-。

7、触变泥浆减阻管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

二、管材

1、采用DN2800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顶管专用管材(RPM管),最大顶距315米。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顶管专用管材每节长度不应大于4米。

2、管材优点:

外表光滑、顶力小、过流能力高、纠偏简单、连接方便、可带土顶进、顶进中不死管、重量轻吊装费用少、耐腐蚀性能强、施工速度快。

3管材结构计算

根据本工程玻璃钢夹砂顶管的具体使用条件,确定管材刚度级别、土壤参数、设计载荷(包括内压、负压、管顶垂直静土压载荷、地面车辆活载荷、堆土载荷)等设计参数,为玻璃钢夹砂顶管的结构计算提供理论计算依据已选定的设计条件和设计参数,按照国标《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GB/T21238-2007和《给水排水工程顶管技术规程》CECS246:2008以及计算机非线性有限元数值计算进行玻璃钢夹砂顶管的结构计算。管材结构计算包括顶力强度、刚度、挠曲变形、弯曲强度、稳定性分析、地震强度分析等计算、分析与校核,本工程设计各项性能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有关玻璃钢夹砂管道标准要求,以及本工程玻璃钢夹砂顶管的特殊要求

4、管道接口

管道接口施工前应由各管材供应商提供相应管材管道工程施工、安装手册,并指导施工单位施工。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顶管专用管材采用钢套环双橡胶圈柔性接口。顶管结束后,管节接口的内侧间隙应及时采用石棉水泥、弹性密封膏或水泥砂浆密封。填塞物应抹平压实,不得凸出管壁内表面。

三、施工方法及措施

1、管道顶进

(1)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机,触变泥浆减阻。

(2)依据机械设备能力、结合土质情况进行泥浆厚度、泥浆配比、注浆程序、注浆压力、注浆量及注浆孔的数量、位置等施工技术要点的确定。

(3)泥水平衡式顶管:在掘进过程中,应密切注意和观察地下水压力的变化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确保挖掘面的稳定。应随时检查泥水的浓度和相对密度、进排泥泵的流量及压力,防止排泥管淤积堵塞。当掘进机停止工作时,应注意防止泥水流失造成的挖掘面失稳。

(4)在粉砂土层中为了防止泥浆的失水,必须确保浆液拌制质量,泥浆的拌制必须均匀,制成的泥浆排放入贮浆池内的贮存时间应 ≥10h ,确保膨润土、水、碱发生置换作用,形成稳定性良好、且有一定粘度的泥浆,使用时用泵压至管道。

(5)每一施工段管道顶进完成后,采用水泥浆等易于固结、稳定性较好的浆液将泥浆置换出来,确保管道土体有足够的支撑能力和减少渗漏水。

(6)拆除注浆管路后,及时将管道上的注浆孔进行严密封堵。

(7)在顶管顶进施工中,采取24h不间断施工,使管道处于动态平衡之中。

(8)当设备顶力达到允许最大顶力或顶管工作坑后背墙允许最大顶力的55%(二者取较小值)时,加设第一个顶管中继间并启用,后续中继间可在设备顶力达到允许最大顶力或顶管工作坑后背墙允许最大顶力的65%(二者取较小值)时设置并启用。

(9)泥水平衡式顶管应做好泥浆处理和回用及外运,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10)由于顶管覆土不满足1.5倍管道外径,在顶进施工中,严密控制管道高程,每顶进一节管道即3米就进行横向、纵向纠偏复核,整个顶进过程中,无明显偏移,顶进完成后,效果良好,地面观测无隆起现象。

2、顶管基坑

(1)顶管沿线工作坑及接收坑共计5座。顶管工作坑和接收坑均设置在检查井位置。每个顶管工作坑可向两个方向顶进。顶坑支护结构设为钻孔灌注桩,止水结构为水泥搅拌桩。

(2)a做好基坑支护和封闭的止水帷幕。b确保顶管进出洞时周围土体的稳定,在管道进坑和出坑处施做双层止水帷幕或注浆加固洞口土体。c顶管机外壁与工作坑洞圈之间设置洞口止水装置,防止顶进施工时泥水渗入工作坑。d在出洞口前事先将洞口周围的灌注桩连接成为整体,防止顶管出洞时洞口上方灌注桩下落。

(3)在顶管基坑外侧应布置地下水位观测井及地面沉降观测点,实时观测地下水位和地面沉降的变化,如有异常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迅速解决。

3、顶管施工质量要求及施工方法等均按照《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和《天津市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排水工程部分)》(DB29-76-2004)中的有关规定执行。

四、结语:

本工程玻璃钢夹砂管在较浅覆土下的成功顶进,除了玻璃钢夹砂管得众多优越性之外,还说明了施工技术及施工控制对顶进精度的重要性,因此在以后得工程中,玻璃钢夹砂管浅覆土顶管在一定成熟的操作技术的前提下还是可以大力推广使用的。

参考文献: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2011年版)

《给水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

12011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押密试题2

22011岩土专业预测试题及答案汇总

32011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押密试题1

42011岩土工程师基础知识预测试题汇总

52011岩土工程师案例分析预测试题汇总

62011岩土工程师考试案例分析押密试题

72011年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押密试题

82011年岩土工程师考试专业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2

92011年岩土工程师考试基础知识预测试题及答案6

102011岩土工程师专业预测试题及答案1

12011岩土工程师专业基础知识下午真题

22011岩土工程师基础真题(下午卷)

32011岩土工程师基础考试上午卷真题

42011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下午真题答案

52004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答案(下午卷)

62004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真题(下午卷)

7200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答案(上午卷)

8200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案例》真题(上午卷)

92004年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知识》答案(下午卷)

顶管施工方案篇5

【关键词】边跨现浇段;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案

1 工程概况

厦门至沙县高速公路三明段路线总长约83公里,悬浇桥共三座,分别为:玉园大桥、坂面大桥及沙溪大桥。

本工程为玉园大桥,桥长326米,其中悬浇段42+75+42。玉园大桥梁体采用单箱单室变高度直腹板箱形截面,主墩墩顶处梁高4.30m,箱梁在墩顶5m范围内梁高相等,跨中2.0m范围内及边墩顶现浇段最小梁高2.00m,梁底按抛物线性变化,抛物线方程为 。箱梁顶宽7.25m,箱梁底宽6.25m,单侧悬臂长3.00m,悬臂端厚18cm,悬臂根部厚60cm。箱梁腹板厚度由箱梁梁体主墩墩顶根部80cm变至跨中及边墩支点附近梁段45cm;底板在箱梁梁体主墩墩顶根部厚90cm变至跨中及边跨直线段厚30cm;顶板厚28cm。顶板设150×35cm的倒角,底板设50×20cm的倒角。箱梁在墩顶支点、端支点设置横隔梁,墩顶支点横隔梁厚100cm;端支点横隔梁厚70cm,隔板均设有孔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上部箱梁只有1个中跨合拢段,边跨不设合拢段,先中跨合拢,再边跨现浇施工。边跨现浇段长度5.42m,节段重量为132.1t,除去盖梁顶段(1.2m),吊架支撑节段重量为86.2t。

2 边跨直线段施工方案选择

结合国内以往的一些施工方案和经验,提出以下几种可行施工方法:

2.1 方案一

方案一:落地式钢支墩现浇法

落地式钢支墩现浇法为连续刚构桥边跨直线段较为常用的施工方法。采用钢支墩作为支架,钢支墩上设置纵横梁组成支架体系,进行边跨直线段的现浇施工。该方法适用于桥梁过渡墩高度较低,地基承载力较高,易于搭设落地式支架的钢构桥,常用于铁路钢构桥。

2.2 方案二

方案二:吊架与托架组合支架法施工方案

当刚构桥边跨直线段较短时,常采用吊架法作为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施工支架,但边跨直线段较长,重量较大时,采用吊架法难以满足要求,可以采用托架与吊架结合的一种支架方法进行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的施工。具体方案主要是在过渡墩设置三角托架,吊架一端支撑于三角托架上,另一端在最大悬臂前端,吊带可利用挂篮的钢吊带。利用三角托架和吊架组合的方式构成边跨直线段和合拢段现浇的施工方法。该方案施工较为复杂,操作难度较大,在工程应用中较少。

2.3 方案三

方案三:中跨合拢,边跨增加一节悬浇段,减短边跨直线段长度,直线段采用托架法施工方案

该施工方案改变了刚构桥合拢施工顺序,要求先合拢中跨,主桥形成“π”形刚构,两边跨再悬浇一个4m长节段,以减小边跨现浇段,边跨直线段采用三角托架现浇施工,最后合拢边跨。由于先合拢中跨的施工顺序存在“π”形刚构不平衡悬浇,对主墩产生永久的不平衡弯矩,对墩的受力不利,降低了桥梁运营过程中的安全余度,需要对主墩墩身结构设计进行加强。因此,一般连续刚构桥都是采用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该施工方案需在桥梁开工前,由设计单位调整刚构桥的合拢顺序,对箱梁和下部结构设计进行修改。

2.4 方案四

方案四:中跨配重,边跨增加一节悬浇段,减短边跨直线段长度,直线段采用托架法施工方案

该施工方案的施工顺序为先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先对称悬浇至13#节段,在形成的T构边跨的一端再悬浇一个4m长节段,以减小边跨现浇段,同时在T构中跨的一端施加“不平衡悬浇配重”,以保证T构受力平衡,然后张拉相应的新增纵向顶板预应力钢束,接着采用三角托架施工边跨现浇段并合拢边跨,再合拢中跨,最后卸除“不平衡悬浇配重”。该施工方案的施工顺序在合拢前基本对称施工,对桥墩受力影响较小。“不平衡悬浇配重”可利用墩身钢模改造成水箱,在水箱内标识刻度,在边跨悬浇段施工过程中,对水箱进行加水,控制T构两端的荷载平衡。该施工方案对桥梁整体影响较小,易于实施,只需增加箱梁纵向顶板预应力钢束。

2.5 方案五

方案五:混凝土临时支墩施工法

钢筋混凝土临时支墩施工法是现浇段施工常见的方法,施工时在现浇段下部设置挖孔灌注桩,然后浇筑临时钢筋混凝土墩身,在临时支墩顶部铺设支架,然后铺设现浇段的底模,并完成混凝土的浇筑。对于墩身高度低或现浇段长度小的情况,均可采用此方法施工。此施工法最大的优点是通用性强,缺点是成本较高,尤其立柱拆除费用高。

3 施工方案确定

根据上述连续刚构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比较,结合实际情况,玉园大桥边跨现浇段长度为5.42m,边跨不设合拢段,箱梁中心高度为2m。待中跨合拢段浇筑完成及相应中跨顶板钢束张拉压浆完成后,开始进行边跨现浇段施工,具体施工步骤为;

1)两侧边跨挂蓝同步前移到位,用钢管支撑挂蓝大梁端部,加固挂蓝;

2)安装边墩墩顶支座,并安装墩顶底模,底模面板与支座顶保持水平;

3)安装边跨现浇段箱梁外侧模,绑扎底、腹板钢筋并安装相应预应力管道、预应力筋。

4)安装箱梁内膜,绑扎顶板钢筋,并安装预应力管道,内膜采用木模组成;

5)浇筑9’#节段,浇筑过程中,逐渐放空6’#及7’#节段的水箱。边跨浇筑完成后,撤去边跨水箱;

6)待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值得90%后,且龄期不少于7天,张拉边跨现浇段纵向预应力束,并进行孔道压浆;

7)拆除盖梁顶箱梁底模板,铺设挂蓝轨道,将两侧挂蓝同步回退至0#块后拆除挂蓝。

结束语

为解决边跨现浇直线段的施工难题,对五种常用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进行了比选,针对玉园大桥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利用原有挂蓝前移作为现浇段吊架。在挂蓝端部与盖梁之间用Φ60cm的钢管桩支撑,减少浇筑过程中挂蓝变形量。

玉园大桥连续刚构边跨现浇段采用钢管支架法顺利施工完成,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施工工期,对类似连续刚构桥梁现浇段的施工技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龚文锋,刘梦伟.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方法对预拱度影响研究[J].北方交通,2015,07:17-21.

[2] 李凯.导梁法与托架法在连续刚构桥边跨现浇段施工中的分析研究[J].四川建材,2014,03:212-213.

顶管施工方案篇6

关键词:自锚式、悬索桥、钢梁架设、比选、牵引拖拉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1.工程简介

松原天河大桥位于吉林省松原市,在宁江区跨越第二松花江,是连接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大桥为100+266+100m双塔空间索面自锚式悬索桥,主梁为钢混组合梁,底部为格构式钢梁,顶面设有25cm厚的预制混凝土桥面板,钢梁各构件之间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主塔采用人字形结构形式,索塔身采用墩塔固结的钢筋混凝土和部分施加预应力的配筋结构,塔柱全高均为82m(自承台顶)。该桥是国内跨度最大的空间索面钢混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

图1 主桥结构布置图

2.钢梁设计要点

钢梁设在的竖曲线上,全桥钢梁共33个节段,节段长度设有10m(墩顶节段)、11m(钢混结合梁段)、16m(标准节段)三种形式。钢梁全宽27.5m,中心位置高3.05m,重10t/m,标准节段钢梁由两2个主纵梁、4个横梁、12个小纵梁组成,各构件之间全部采用高强螺栓连接。

图2 钢梁三位示意图

3.施工方案研究比选

大桥于2013年7月26正式开工,节点工期是要求2014年完成所有钢梁架设,保证2015年主缆正常施工。为了完成节点目标,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的缩短工期,为此技术人员提出3种方案进行对照分析。

3.1顶推滑移施工方案(设计推荐方案)

设计推荐方案为顶推滑移施工,在南岸边跨设置顶推组装平台,在跨中及南岸边跨设置钢管桩临时墩,临时墩跨度60m,临时墩及组装平台顶部设置步履式顶推滑移设备。钢梁由制造厂运输至桥址后,先在组装平台上采用龙门吊机或者履带吊进行钢梁及导梁拼装,每拼装完成一个节段向前顶推滑移一个节段的距离,然后进行下一节段的拼装,直至全部节段钢梁顶推滑移到位。

图3 钢梁顶推滑移安装示意图

3.2双导梁架桥机架梁

由于第二松花江桥址段无通航要求,对中跨钢管桩临时墩间距没有特殊要求,技术人员提出边跨原位吊装,中跨采用与架设预制混凝土梁相同的架梁方法,即双导梁架桥机架梁方案。

在钢梁底部设置钢管桩临时墩,先采用履带吊机进行南北两边跨钢梁拼装,然后在南岸已经拼装完成的钢梁顶面组装双导梁架桥机并向前移动架桥机至已经拼装完成钢梁的端头;钢梁构件由履带吊在南岸边跨位置提升,在梁顶设置轨道,通过运梁小车运输至架桥机底部喂梁。架桥机前支腿支撑在临时墩上,后支腿支撑在已经安装完成的钢梁顶面,通过前后、左右移动吊车进行钢梁组装。每拼装完成2个节段,架桥机向前移动,前支腿支撑在下一个临时墩顶,进行下一节段钢梁拼装。

图3 架桥机架梁示意图

3.3牵引拖拉施工方案

技术人员通过查阅国内外架梁方案并结合现场条件后,又提出了边跨原位吊装,中跨牵引拖拉的架梁施工方案。

在南岸边跨设置拼装平台,在中跨及北岸边跨设置临时墩,拼装平台及中跨临时墩顶部设置通长轨道。钢梁在南岸边跨先进行2+1节段组装,组装完成后通过卷扬机配合运梁小车将最前面一节段钢梁托运至设计位置,然后再拼装平台上以已经拼装完成的2个节段钢梁为母梁开始组装下一节段钢梁,每拼装完成一个节段向前拖拉一个节段,直至中跨钢梁全部安装完成。

图4 钢梁牵引拖拉安装示意图

3.4施工方案比选

技术人员深入研究了三种方案,在施工工期、施工难度、质量、安全、经济性等方面做了对比分析,见表1:

表1三种施工方案对比

序号 施工工期 施工难度 质量安全 经济性 其他

方案1 施工工期长,步履式顶推设备滑移速度慢,每节段钢梁平均安装速度3天一个节段 顶推设备可任意方向调整钢梁位置,操作方便,施工难度较小 质量可靠、安全性好 每个临时墩顶及拼装平台上均要设置顶推设备,费用较高 临时墩跨度大,单个临时墩承载力要求高

方案2 直接进行拼装,省去滑移时间,每节段钢梁拼装需要2天时间 架桥机需要进行改装,且微调性能较差,难度较大 钢梁在中跨江面上拼装,质量、安可控性较差 租赁一台架桥机,费用相对较低 需在横桥向设置三组临时墩,墩顶设置横桥向架桥机轨道

方案3 卷扬机拖拉速度12m/min,每节段钢梁从组装到拖拉到位需2天时间 卷扬机配合运梁车拖拉钢梁,钢梁顶部设置千斤顶调节装置,难度小 受卷扬机能否同步转动影响,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卷扬机同步运行 投入两台卷扬机,费用低 临时墩顶部设置通常轨道,临时墩间距不能过大

经过对比分析,决定采用方案3牵引拖拉架梁方案。

4.牵引拖拉架梁施工

4.1施工流程

图5 牵引拖拉施工流程图

4.2主要参数及注意事项

1)临时墩采用630×8mm钢管,4根钢管装一组,横桥向间距25m,纵桥向间距12m;

2)采用2台10t卷扬机,横桥向对称布置;

3)每台运梁小车顶面设置一台150t竖向千斤顶和一台20t横向千斤顶,竖向千斤顶地面放置一块四氟板;

4)钢梁在拼装平台上保证有两个节段钢梁作为拼装下一节段钢梁的目梁;

5)钢梁在拖拉过程中必须保证两侧运梁小车同步前进;

6)钢梁拖拉至与已经就位钢梁附近时,放慢运梁小车速度,采用点动方式使得钢梁与已经就位钢梁精确对接。

5.结语

松原天河大桥钢梁施工工期紧、任务重,钢梁施工没有盲目采用类似桥梁架梁方案,而是根据桥梁自身特点及施工条件对施工方案从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经济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并经过专家论证后,采用了牵引拖拉架梁方案,平均以2天一个节段的架梁速度顺利完成了钢梁架设施工。

作者简介:

顶管施工方案篇7

关键词:大堂,钢管扣件支撑,技术经济,施工安全

西西事件发生以后,政府、监理公司、施工单位以及社会相关单位对高大支撑架高度重视,扣件式钢管支撑架做为超高超大结构的竖向支撑,一度有被封杀的可能,人们对之谈虎色变。本文从技术、经济、安全的角度来阐述扣件式钢管支撑系统做为大型结构的竖向支撑的技术可能性、经济合理性和施工安全等注意事项,目的是提醒社会各界对危险性较大的施工方法既要高度关注,又要从科学、客观、实用的角度出发,切勿矫枉过正,造成工程项目的不经济,同时希望相关部门加大对市场上产品质量的控制,出台可操作性的办法,提请主管部门和科研单位加大科技开发的力度,尽快出台相关的技术规程、施工规范,从而推动我国建设施工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工程概况及施工简介

中关村科技园区光机电一体化基地新华联工业园总建筑面积84000平方米,共由8栋建筑组成,其中1#科研厂房和办公楼建筑面积52300平方米。建筑檐高39.6米, 地下一层,地上八层,为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间距8.4―16.8米,有粘接预应力大梁16.8米跨度,标准层高4.3米,结构设计考虑了装饰效果,南北两个主立面设置了大量“凹形柱”,有4.3米,5.7米,8.6米各种楼层,尤其是中间总高近40m的大堂的楼盖,短跨14.8m,长跨28.2m,建筑面积426平方米,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顶板标高为37.6m,板厚200、120两种,大梁为400×900,300×600两种。顶棚为上人吊顶,三部观光电梯立面采用干挂石材,其他墙面均为高档涂料。不同的层高和超高大型楼盖设计,对模板支撑系统设计与施工提出挑战。项目部精心研究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结构施工阶段设两台FO/23B,一台QTZ1560塔吊,装修阶段设两部户外电梯。在1#科研厂房的建设过程中,中间大堂部位是本项目实施的难点,也是整个项目的精髓和亮点。

二大堂支撑方案的经济对比分析

1碗扣式脚手架支撑方案:

采用板底900×900间距,梁底采用600×900间距,纵向间距1200,楼层处设水平剪刀撑(相当与转换层),竖向在梁的位置设垂直剪刀撑,与梁垂直方向(延长跨方向设三道垂直剪刀撑),距顶板3000位置设转换层兼操作平台,调整支撑架与四周的联系,上部做为顶板支摸的垂直支撑系统。这种方案可解决顶板支模和天棚吊顶问题,经改良也可以解决四周墙体的装修问题,施工周期90天,租赁费用为:68000m×0.07×90=42.84万,其他脚手板、安全网U托钢管扣件等约9万,人工费搭拆4.5万,合计56.34万

2钢桁架与型钢支撑等方案

如采用钢桁架与型钢支撑等方案,支完模后需拆除,费用预计达到80万,装修架子租赁费及人工费小计约20万,合计100万,此方案需进行大量的钢结构搭拆工作,装修需重新搭设脚手架,延长施工工期60天。

3修改大堂屋盖设计

重新修改设计,将屋顶改成网架结构或其他钢结构,修改结构设计要重新进行方案设计,由规划部门重新审批,延误工期120天以上,装修需重新搭设脚手架,成本偏高,预计费用增加150万。

4 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方案:

各种架子管: 68382米

68382×0.035×90=21.5403万

卡子: 45535个

45535×0.03×90=12.29万,

加其他费用约9万,人工搭拆约4.5万,合计45万。

三、选用扣件式钢管支撑架方案的综合论述

主梁(400*900)模板支撑架验算,传力顺序为:施工荷载及梁自重多层板模板次龙骨主龙骨立杆地下室顶板地下室底板。

附表:模板支撑架计算参数(脚手管按∮48x3计算)

序次 参数名称 数值 单位 序次 参数名称 数值 单位

1 搭设高度 35.8 m 7 立杆截面抵抗距 4491 mm3

2 步距 1.4 m 8 立杆惯性矩 1.078x105 mm4

3 立杆纵距 0.9 m 9 基本风压 0.35 Kn/ m2

4 立杆横距 0.9 m 10 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 mm2

5 立杆截面积 424 mm2 11 连墙件竖距 4 m

6 立杆回转半径 15.95 mm 12 连墙件横距 6 m

(1)模板自重:0.5KN/m2

(2)新浇砼自重:24KN/m3×0.9m(梁高取900mm计算)=21.6KN/m2

(3)钢筋自重:1.5KN/m3×0.9m(梁高取900mm计算)=1.35KN/m2

(4)施工荷载(人员及施工设备自重、振捣砼荷载):3KN/m2

q刚度1=0.5+21.6+1.35=23.45KN/m2

q强度1=23.45*1.2+3*1.4=32.34 KN/m2

四、方案实施与管理

1 模板支撑架搭设

满堂模板支撑架立杆横距900,纵距900,步距1400,并根据屋面梁、板布置模板支撑架平面布置图,个别立杆横纵距不符合模数可作调整,步距考虑连墙件与梁拉结,在楼层处做调整,每层一调,顶板及梁最顶排水平杆轴线距U托顶部400mm,对于400x900梁,沿梁轴线设立杆一排上置U托,间距900,主次梁交点处,立杆加密。施工前先放线,搭设支撑架严格按线施工,立管竖向偏差严格控制,以消除或减小偏心作用,立管下垫通长木板,厚度50mm。

2 模板体系概况

顶板、梁模板采用15mm厚多层板,梁宽为300mm、400mm,梁底模次龙骨(100×100mm)垂直于梁轴线间距300,400×900mm梁,梁底模主龙骨(100×100mm)间距900mm,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加一排支撑(Φ48×3.5钢管)间距900mm,300×600mm梁,梁底模主龙骨(100×100mm)间距900mm,侧模横楞(50×100mm木方)间距200~300mm,侧模竖楞(2×Φ48×3.5钢管)间距300mm。顶板模板次龙骨(50×100mm木方)间距200mm;主龙骨(100×100mm木方)间距900mm。次梁下加八字撑(详见模板支撑图)。

3 工程施工难点

本模板支撑架从首层地面起步,首层地面板厚150mm,设计规定的活荷载为4KN/m2,因大厅模板支撑架从一层至八层,中间没有楼板,荷载无法通过楼板传递、递减。所有施工荷载均传递到首层地面,随着模板支撑架搭设高度的增加,传至楼面的荷载显著超过4KN/m2,因此,必须在地下室相同位置设置支撑,并与地上部分对齐设置,地下室模板支撑架搭设时,立杆纵横距及步距均同地上部分,距地200以下搭设纵横扫地杆,立杆上部加U托。最上排水平杆(悬臂端)距楼板距离不大于400mm,这一点必须严格执行,这是计算理论计算时的关键数据,也是施工时易于忽视的环节。

五 结论

通过合理确定支撑方案,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改变了个别人对钢管支撑架的畏惧心里,在西西事件后,对高大支撑架的论证更有意义,同时缩短了工期,节约成本在60万元以上。缩短了工期,本工程定额工期920天,本工程合同工期仅330天,由于方案得当,措施得力,确保了施工工期。由于组织得当,大堂的亮点示范作用,本工程先后荣获北京市结构长城杯,北京市文明安全工地,北京优秀青年突击队称号,在通州区成为标杆工地,被评为北京市通州区三大优秀施工现场之一,赢得业主、监理公司、建委和社会的广泛好评,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3]《北京市工程造价信息》

[4]《安全生产法》

顶管施工方案篇8

关键词:顶管施工;水利工程;施工

1工程概况

针对我国某地区一处一级水电站改进施工项目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该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施工规模相对较大,并且在工程项目的施工当中,通过压力管道顶管施工技术作为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来加以控制,有效保证水利水电工程整体的施工安全性。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管道的整体松程度超过了600m,管道底部宽度为6.5m,使用的是分叉支管的顶管施工方法。相关工作人员对整个工程生项目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和考察,从中选择出了经济收益更高,并且施工效果良好的顶管施工方案来加以开展,以此来保证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益。

2顶管施工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2.1顶管施工原理

顶管施工技术作为水利水电工程当中非常关键的施工技术类型,在实际的应用过程当中所表现出的效果尤为明显。由于在水利水电施工当中,在施工面环境下直接转入地下生活环境,不会受到地面以上环境变化和活动的影响,并且也降低了外部交通环境所形成的不良影响,同时不需要对路面进行开凿,降低了路面破坏和修复的经济投入。在穿越一些铁路区域或者是建筑区域不需要进行破坏和拆迁,不会影响到正常的交通运输秩序,整体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并且经济投入量相对较低,整体的工程施工经济效益非常明显。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所形成的影响相对较小,和深埋管施工技术相比,不需要对基础地基进行处理,可以在承载力相对较低的土壤层当中来直接进行施工,并且这种施工方法还可以在一些非人性的土壤层当中来加以开展,但是在一些比较坚硬的岩石层当中,该项技术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

2.2施工准备工作

在开展顶管施工之前需要做好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只有充分保证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才可以为后续的工程施工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①在工程施工当中将顶管施工区域的地形条件,以及地下水环境构成条件进行有效的勘查和分析,为后续的顶管施工打下良好的保障;②为了有效提高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层次,相关施工人员需要依照工程施工标准当中的管理工作规定来加以开展,通过文明施工安全的施工的方法来有效提高顶管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③要对施工区域的环境进行准确的放线和测量工作,要使用经纬仪作为测量工具,对顶管安装工作中的装体位置来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以此来最大限度上满足工程整体的施工管理工作要求[1]。

2.3顶管安装

在顶管设备的安装工作中,必须要保证顶管安装位置的准确度,通过准确的测量和放样工作之后,提高了顶管安装位置的准确度。在进行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对顶管的安装位置需要加以准确的控制,以此来保证顶管就位之后管理工作质量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各项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充分注意,顶管的就位安装工作中必须要保证操作平台安装的准确度,并且以此为基础有效提高安装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同时有效借助导轨安装管理工作原理,对整个设备的管理工作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和了解,以此来不断提高设备整体的安装工作效果。

2.4顶管施工技术

在过路顶管施工技术的运用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工程施工技术的整体管理工作层次,需要依照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当中的相关要求来加以开展,在进行顶管施工当中必须要保证各项施工措施的应用有效性。首先,在顶管施工当中需要保证导向轨安装的位置准确度,并且保证导向轨道稳定性,然后依照导向轨的施工处理工作要求,对其进行准确的测量和放样工作,以此来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出良好的数据参数;其次,在开展顶管施工过程中,需要对顶管周围区域的受力状况进行有效的分析,保证顶管周围的受力均匀性和稳定性,以此来提高整个顶管施工的质量。

3过路顶管施工技术设计方案和措施

3.1破路施工方案

在本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的是轴线破挖施工技术方法来加以开展,实际的最大开挖量达到了1500m3,同时为了有效满足整个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要求,对该生项目整体的架设方法进行了深入性的研究和分析。针对施工区域范围内的钢架桥结构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并且在后续的施工当中通过破路架桥和拆除的方法,有效实现了钢管的准确安装,这样在后续的工程施工当中提高了整个顶管施工的稳定性,并且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出了良好的参考[2]。

3.2顶管施工措施

在开展顶管作业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顶管的导向轨进行充分的固定测量,顶管中线区域位置和前后两端的距离大小,然后通过核对顶管轴线和测量中心线之间的偏差,保证偏差大小符合工程整体的设计工作要求。在每一个工作环节当中需要对钢管的高度大小来进行准确的测量,以此来保证达到相应的轴线高度之后,才可以进行后续的接管施工。为了保证顶管周围受力的均匀程度,在顶管设备和后卫接触位置需要增加钢板结构,有效保证钢板顶管的受力均匀程度,在顶板设备和顶管中间增加承接盘,保证顶管在前进方向上的准确度,使用千斤顶来对中轴线的位置进行有效的调整,保证顶管的安装位置准确度。在顶管的顶进施工当中,人工在顶管前端需要进行土壤的挖掘工作,并且在顶进施工当中需要一边开挖一边顶进,需要保证开挖的泥土充分的清除在管道的外部区域。在顶管收当中架设水准仪来对中心线位置进行控制,每顶进30~50cm的距离需要对顶管的中心线构成距离来进行准确的观测,并且在施工放线布置过程中,需要在中心桩体的位置来进行准确的监测。如果发现出现位移需要及时的进行纠正,每一次纠正的角度不能过大,需要依照管道的实际直径大小、顶径的实际长度以及周围土壤的构成情况来加以确定,从中选择出合适的调整距离来保证整个顶管施工的安全性[3]。

4结束语

上一篇:活动方案格式范文 下一篇:会议筹备方案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