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下)

时间:2022-08-21 10:40:17

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下)

上期谈到对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具体操作方法。事实上,在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训练时,无论采用什么方法,都必须辅以几个基本的教学环节,使其贯穿幼儿阅读训练的始终,否则,那些方法是很难持续操作下去的。

三、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五个教学环节

1.指字训练

以手指指宇的训练应贯穿阅读的全过程,一直到孩子自然而然地不指字即可阅读为止。在实践中,父母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要给幼儿选择适合的教材,字体要大,句子要短:

父母要亲自演示从左向右的依次指读,手把手地教,给孩子提供一个走路的拐杖;

在初学阶段,家长可用“顿读”的方式,放慢速度进行训练;

家长领读时,要注意“停顿、检查、调整”三步曲,即读几行字就停下来,进行检查,看看孩子手指指的是不是所读的那个字,再进行调整纠错。

此外,在实践中要注意纠正孩子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无法按顺序依次指读,经常错位或锚行;

在诵读时,手指毫无规律地随意指划;

总指在一个字上,通篇读完,手指也不移动;

心不在焉,东张西望,不听从家长指挥:

头一两句还能参与,以后放弃。

2.提放和照应

提,就是要在讲故事过程中把关键字提出来,以达到醒目、熟悉的目的;放,是让孩子在接触、熟悉、掌握关键字之后,把它放回到原来的语言环境中。

照应,就是当我们把关键字提出来之后,主动创造机会,反复训练孩子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这个字,以加深印象,当场消化。

3.呼号和倒读

呼号,就是家长按照文字在句子中的次序,呼出这个字的序号,要求孩子读出与序号相应的那个字。在这个过程中,孩子需要看准相应的汉字,进行辨认、选择、推敲、确定,因此,它对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最有效果。

孩子跟读并不难,但他们很容易顺嘴往下溜,而忽略中间一些字的字形。为了防止“蒙混过关”的情形,可采用“倒读”法,有利于对文中字的真正掌握。

4.文字搬家

即把孩子所掌握的关键字从原来的语言环境中“请”出来,搬放到个新的语言环境中。家长可采取活泼多样的活动形式与孩子玩“文字搬家”,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如上期提到的《狼和小羊》的故事中,把“水”作为关键宇提出来,做成字卡,要孩子掌握,然后给孩子提供各种涉及水的语言环境,如“喝( )”、“大河里的( )”等,让孩子把“水”字放在合适的地方。

5.圈字和编号

圈字,就是随着阅读的进行,家长把障碍字用铅笔圈起来,再逐个编上序号。其目的就是引起孩子的特别注意,便于阅读后作为重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记忆和抽查这些字时,家长可以借用第3个环节中呼号的方法。

这五个教学环节,可随时配合上期介绍的孩子早期阅读训练的五个操作方法来使用,目的是将孩子的阅读和识字有机地结合起来,尽快地使孩子进入独立阅读的状态。

上一篇:豆大的孩子豆大的妈 下一篇:如何对待说谎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