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时间:2022-08-21 09:16:20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

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提出我省要坚持走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以城乡统筹、产业融合、宜业宜居、集约高效、环境友好为方向,构建人口、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相协调的城镇化格局。这是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把握省情、着眼四川全局和长远发展做出的重大决策。

构建有四川特色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城镇化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全面提升我省城镇化发展水平。今后五年,要在以下五个方面实现新跨越:

——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末,全省城镇化率要达到48%以上,到2017年城镇化总体水平超过50%,实现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的结构性转变,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4000平方公里左右,城镇经济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得到显著提升。

——省域城镇体系更加完善。构建起以成都市为核心,四大城镇群为主体形态,20个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300个左右中小城市和重点镇为骨干,1500个左右小城镇为基础,布局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天府新区建设快速起步、重点突破,成都市和其他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

——城镇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生活垃圾处理率、生活污水处理率大幅提升,防灾减灾能力明显提高,居民住房条件有较大改善。城镇特色日益突出,生态和文化建设取得有效进展,人居和发展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两化”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城镇体系布局与生产力布局相协调,城市新区与产业园区一体发展,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的格局基本形成。

科学推进四川新型城镇化进程

坚持规划先行,引领城镇化健康发展。加强城镇化发展相关规划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和新农村发展规划等相互衔接。科学合理制定全省城镇化发展战略,重新审视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四大城镇群”规划编制,发挥城乡规划对城镇化发展空间布局的引领作用。

坚持区域协调,优化省域城镇发展格局。适应国家建设成渝经济区、形成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的需要,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构建立足四川、面向西部的城镇体系。

坚持以大带小,构建科学合理城镇体系。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区域性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重点镇。加强城乡统筹,推动以城带乡。因地制宜提高平原、丘区、山区村民聚居度。

坚持产城互动,拓展城镇新的发展空间。按照“两化”互动发展的要求,统筹城镇新区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将各类园区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一布局。

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按照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坚持突出特色,提升城镇整体品位。坚持“宜居、宜业、宜商”取向,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的城市发展战略,将生态环境视为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改善城镇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

(作者系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本刊采用有删节)

上一篇:生命 第18期 下一篇:经典名画中的阅读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