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时间:2022-08-21 08:23:27

科学运用情感教育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不是简单的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而是全面的人格震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因此,教师更应关注自己的学生,给予他们信任与理解,唤醒学生生命的灵智和探求,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与学生沟通交流,创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使他们在良好的育人氛围中,得到终身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一、信任与激励

信任与激励作为情感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在增进师生关系实效性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相信学生是信任学生的前提条件。教师首先要相信每一个学生,相信他们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然后给予应有的信任。从教育实践来看:信任能够潜移默化地达到教育目的,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班级有个学生上学经常迟到,讲了一半的课她才姗姗来到,我也曾对她多次进行严厉的批评,同学也总埋怨她打断老师上课;但是收效不大。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太过简单,决心想方设法帮助她克服这个不良习惯。我了解到她和奶奶住在一起,父母工作繁忙无心照顾她。每天,这个学生还要抽时间照看弟弟,早晨经常不吃早饭就来上学,正是由于她的这种家庭条件才使她常常迟到。得知这种情况以后,我没有再批评过她反而帮她泡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我告诉她:“不吃早饭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的。只要你热爱学习,时间是可以由自己管理好的。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够克服上学迟到的缺点。”她听着老师的话,用力地点点头。果然以后的几天里,她到校的时间渐渐早了,有时竟然成为全班第一个到校的学生。改正了不良习惯的她,在课上更加主动地学习了,在课下还经常主动为班集体做好事,她与老师的感情加深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可以使学生团结成一个坚强的战斗集体,而且能够使他们在鼓励和信任中健康地成长。

二、沟通与交流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积极主动地丰富自己与学生间的情感生活,增强民主意识,才能拉近学生和教师距离,使师生之间真正成为良师益友。

1.文字交流情感。学生用稚嫩的笔记录的有关校内外生活感想的每一篇周记,它不只是被当作业来看待,而是当作师生间心灵的交流。例如,在《第一次上网》描写聊天的经历与感受的文章后面我写道:“文章选材新颖,把自己第一次上网的感想与见闻写得较具体,愿你在网上冲浪学到更多知识。”看了《种族》一文,我写道:“你把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并在文中阐明自己的观点很好,说明你是个有思想的孩子。”在《做菜》一文后,我写道:“制作过程写得不够具体,希望有机会品尝你做的炒扁豆。”这样的批语,言之有情,晓之以理,让人感到亲切与舒服,学生看到以后或激动不已或茅塞顿开。一篇篇的周记,记载了我们师生情感交流的历程,极大地丰富了师生的情感世界。师生之间相互了解、理解并且关系更融洽了。

2.文体活动交流情感。每个班主任

都会把班队会当作是德育的阵地、提高能力的舞台。我更把它看成师生情感交流的机会。台下,我从训练手势到培养语感一点一滴地引导。台上,学生们能够从低着头小声读到抑扬顿挫的朗诵。

3.电话交流情感。“你好,我是陈老师。你的孩子上午身体不适,送回家后不知道情况好些了吗?”这样的电话不是反映问题而是表达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教师、家长和学生三颗心碰撞出火花,产生教育的强大合力。

4.讨论交流情感。与学生的交流不是简单地拉家常,更多的时候,我们是在教学中交流对人物的理解、对景物的欣赏、对难题的解答……一节语文课上,学生对主题演讲训练总是难以脱稿讲话。于是,我先针对题目发表自己的观点,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有的放矢,不再拿着手中的草稿,开始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5.家访交流情感。班级有个学生因为父母常年不在家,她住在姑姑家,所以她就养成了自由散漫的坏习惯,对学习更是没信心。于是我就经常到家里给她辅导。慢慢地孩子主动学习了还和我探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

不言而喻,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不仅对学生、教师,而且对于教育改革和社会进步都大有裨益。弥尔顿曾说:“心,乃是你动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地狱变成天国,亦可将天国变成地狱。”教师应珍爱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用自己的人格塑造学生的人格。

(作者单位:江苏射阳县小学)

上一篇:教学软环境视域下的院系文化建设初探 下一篇:如何让孩子在习作中进行“自由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