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徐纪宫式八卦掌技击

时间:2022-08-21 06:08:20

提供/贾明岩

乾、师承

八卦掌的起源,一如许多武术的门派,是欠详尽,多传说,有争议,而迄无定论的。

有趣的是,学术性的论文,与小说式的神话,并世同存,何去何从,充分自由。虽亦反映了学习者的文化水准,与教育程度,却无关乎其传承的真伪与造诣的高低。

在此,只能依据有限的见闻,简单记述本门本支的世系,大致如次:

董海川尹福宫宝田刘云樵

董海川氏是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坞人氏,而弘扬八卦掌法于清末的北京。董氏习技于何处?只有传说。而亦有董氏研创八卦掌法的考据,具学术性。

尹福氏原擅罗汉拳,造诣已深。改从董氏习八卦,卒以成家。而董氏之弟子,莫不是带艺投师的青年好手。尹式八卦掌,与程廷华氏之一支,以北京为中心,共称两大系,经已遍传全国,及于海外。

宫宝田太老师也系出罗汉,与其兄均称名手,在山东省牟平县青山乡原籍设帐课徒。其后,赴北京,带艺随尹氏转练八卦,深受青睐。可能系因同是罗汉门的根底,自然亲切。而如何由罗汉化入八卦,亦较容易传授切身之经验,求取较快之成绩,遂有英才乐育之快慰吧?

宫太老师留学北京的年数,不详。回鲁后,以八卦成名。青山本村之新旧生徒,纷纷改习八卦,更赴港埠烟台传艺,声名藉甚。终于,宫式八卦一门,开宗立派,是由京入鲁的主要支流。

刘云樵老师幼时以太祖长拳、迷踪拳开蒙,业师是父祖两代的护院――张耀庭太老师。其后,则从李书文太老师,钻研八极拳与劈挂拳。因侍李太老师游鲁,先获缘法于黄县,拜识丁子成太老师,试习六合螳螂拳。后得机会,拜见宫太老师,乃赴烟台,练得八卦掌。

刘老师迁台以来,退役以后,一直以八极拳为主要教学之门派,而佐之以劈挂掌。八卦教得比劈挂多,而比八极少。至于太祖与迷踪,则又次之。

以言这一支八卦掌法之流传,真个游走回环,间关万里,而旅程如下:

北京烟台台北

坎、得艺

刘云樵老师在黄县,客寓八极、劈挂的师兄――张骧伍。

其间,首先觇见张氏本人,与小脚放大的那玉兰夫人,以及玉昆内弟等人,习练八卦,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一门武功。

随后,宫宝田太老师来访。同往烟台,成了宫太老师的“手把徒弟”。精研得艺的情况,可称缘分特殊,条件特殊,而传技的方式更是特殊的奇遇!是掌故,也是佳话。

刘老师抵烟台后,每晨在北山与同门诸生齐练。然而主要的学习,却是随宫太老师“练私功”。

一方面,固然是张氏有力的推介,除了军政方面的地位之外,张氏本系宫太老师喜爱的门生;二方面,则应是刘老师八极与劈挂的功底,使得宫太老师在喜获英才之外,必须授之以实技,展示八卦掌法之奥妙,使不见弱;三方面,则大约就是师徒之间的缘分了吧?

再加上,刘老师每月自沧州老家汇寄大洋为学费,十分丰厚。而张氏查缉烟毒,拿获的毒犯,与强盗、土匪同例:装进袋,丢到黄河里头了事!鲁人皆恨,至于称之为“张剥皮”。而没收的烟土,却由刘老师转呈已染毒瘾的宫太老师私享。违禁之物,自然就更是难得之货了。

更有甚者,则是张氏一再催请宫太老师:“要教真东西”……“快多教点真功夫,一定要好”……“要不,人家云樵要回沧洲,呆在烟台做啥?没用嘛”……

言下之意是:万一刘老师一去,这黑(烟土)白(银圆)两色的束修,岂不就要中断了吗?后来,刘老师虽去,家中仍然敬为宫太老师汇赠学费,直到抗战爆发。

刘老师得艺的状况,与众不同。打个比方:很像是放牧牛羊,先吃个满肚满腹,而回栏之后,再行反刍,营养、茁壮……

又因为练的是“私房活儿”,所以,与同时的师兄弟们关系欠亲。有之,亦只是凭着刘老师军政关系良好,领着大伙儿下馆子,看不花钱的无声电影。宫太老师的两位哲嗣,有时亦相过从,也能练,然不足以世其家。

据刘老师亲告:在烟台约八个月,所学极多,且极不同。兴味丰饶,有志深求。朝夕用功,心无旁骛。不再像在黄县之时,到处挑战高手名家矣。不幸,世事难料,因闻李书文太老师遽逝,奔赴潍县而去……

刘老师常赞八卦掌法精绝,为武林晚出之奇葩。一己之所得有限,而亦不知其未得者尚有几多!?

艮、基本

练腿之部一

站桩:分为前丁字、扣步与后丁字、摆步两法,各有天地人(上中下,高平低)三盘。撑掌、拧身;神要起,气要沉。虽说是练腿,而八卦掌之全体大要,无不于此发其轫,是极紧要的不二法门。其同时,丹田吐纳之内气,也必须逐步调入,一同进功。

踩步:所踩的,是扣摆二步;所踏的,是三角形一一三步一周,与四方形――四步一周两种;而各皆有高平低三盘。一步一停,数息练功;停够再踩,踩定再行……对于周身的扭转、开合、张弛,要求严格。

刘云樵老师极其强调这一步功法,而我个人孤陋的经验中,却未闻见其他八卦派系,有类似的锻炼。深信:一定各有不同之妙法,只是,技不轻泄于外人吧!设若吾人十五二十练八卦,则直线日常之行走,至少已走了十五六年,习性甚深。骤然命其走圈,如何能够?必然艰困,且亦难走好。而踩步便是由直入弧的调适之方,其目的在于调整关节、筋肉,训练神经、感应。特别对于腰胯,是不可或缺的一道功序。

走圈:分八步一圈,反复来回的走八方;及十步一圈,越走步数越少;重又越走越多,回复到十步一圈的两个方式,各有上中下_一盘(不是屈腿程度的高矮)的练法。转走时,腿是剪子股,脚是瞠泥步。吐纳之功,又必与转走相配合。剪子股各支八卦均知讲求,出入不大。泥步恐因“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傅”之故,因为不知用法,故而误谬百出。

练臂之部――

单练:中国武术之所谓掌,不是手掌局部,而是手臂全体――由肩至指。欲能全臂运使,改换观念,事非容易,必有功法。否则,就真是练心还比练身难了!而宫式八卦的方法是:滚、攒、挣、裹的练臂之术,有定型、吞吐、进退、转走等基本功序。

左右:由上法,而发展,有青龙、白虎之法式,分定式、起伏、进退、转走等功序。

前后:依原型,再发展,更有朱雀、玄武之法式,亦分定式、升降、进退、转走等功序。

对练:滚攒挣裹之原型,又必须双人对练,始能实际感受全臂一掌,更进而养成全身一掌之新习惯。而这也正是中国武术不同于外国武术之所在!

以上练臂之法,亦对腿部与躯干部位之缠丝,一炉而冶。刘云樵老师切嘱,谓之为“最重要”!而又称之为:“外边没见过”的一把金钥匙!

盘桩之部――

桩,就是一根木柱,或更是天然的树干,平直些的即可。叫它作八卦桩,则是称美之词。

上桩:初学只练一桩,计有穿掌、黏掌、摇掌诸法,由定式,而走转,各分天地人三盘,交互熟练。

换桩:换桩的掌法与步法不变,而轮流转换双桩、三桩以练习。可以周游四桩,再多则似无必要。

以树代桩,乃系方便法门。立柱为桩时,桩数至少是一桩,而全练诸种功法,则三桩已足,植于一角;亦不占太多地方。到是诸桩的间距,应各有差,才能充分锻炼出功力,十分重要。至于林立八桩,使合八方之位,叫它作乾、坤、震、离……游走盘旋,自然甚好,然亦非非此不可,有此仍有赖精练苦修耳。

操手之部――

称操手而不称操掌,就是在强调全臂是一掌的概念。应用时,掌部仍是强锐的锋刃,如核子弹头;而臂部如控管测校、推送发射诸系统,非此不足以中的。操手先单练,校正动作。然后,再在桩上试练,习惯碰撞磨擦的感觉,强同筋肉与内气,而终必双人同操,由定式,而进退,而转走,而不拘一格,自由用功。

操手的内容,似应有下列诸法:劈、削、挑、撩、托、按、戳、印等等……

更重要的是,上述诸法,又非只是攻击之术,而实兼具攻防之功能。也正因此,就必须双人同操,始能明了含意,感受分寸。

(文字节选自《宫式八卦掌法述略》徐纪著)

(编辑:小舟ZHOUGUANGQING55@163.COM)

上一篇:实用武术书籍巧选择等 下一篇:古树新花武术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