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机制造材料质量控制探讨

时间:2022-08-21 05:46:32

港机制造材料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港机制造中,钢材质量控制是保证港机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在港机监造过程中发现的具体问题,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港口装卸设备监造过程中业主最为关心的问题是装卸设备的制造质量,而质量的保证由多种因素构成,成熟的设计、材料的可靠性、规范的施工,其中材料本身的质量对设备能否安全使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材料本身不过关,并且此材料被用于主要受力部位,那么不管多么成熟的设计,多么完美的施工,都无法避免大机存在重大结构性崩溃的隐患。本公司在某国有大型港机制造企业的卸船机生产监造中,对钢板质量控制进行了严格控制,排除了较多可能对大机设备造成隐患的钢板质量问题,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针对用于卸船机的济钢产炉批号Q345B-25,炉批号042572;鞍钢产Q345B-24,炉批号B430138700钢板经厂内复验抗拉强度不合格的情况。监理人员仔细查看了力学性能检测报告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规定Q345B抗拉强度为470~630 Mpa。虽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检测校准中心(第三方)检验,出具力学性能检测报告,Q345B-24 B430138700,抗拉强度630Mpa.符合《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Q345B抗拉强度为470~630 Mpa,规定的范围。但抗拉强度高,可能由于碳当量(CEV)高。CEV=C+Mn/6+(Cr+Mo+V)/5+(Ni+Cu)/15.济钢Q345B-25,042572,C0.17%,Mn 1.57%,代人公式CEV=C+Mn/6+(Cr+Mo+V)/5+(Ni+Cu)/15=0.17+1.57/6=0.4317%。鞍钢Q345B-24,B430138700,C0.06%,Mn 1.75%,代人公式CEV=C+Mn/6+(Cr+Mo+V)/5+(Ni+Cu)/15=0.06+1.75/6=0.3517%。GB/T1591-2008规定,热轧、控轧Q345,公称厚度≤63mm,CEV≤0.44.济钢Q345B-25,042572,CEV=0.4317%≤0.44但是未包括Cr、Mo、V、Ni、Cu等元素,其碳当量已接近上限,会造成可焊接性降低,影响焊接质量。因此监理人员本着对业主负责对质量负责的原则,自行出资请大连市技术质量监督检验局对此两个炉批号的钢板进行平行检测,检验结果证明此批钢板处于合格与不合格的临界状态。为保证工程质量要求施工单位不得将此批钢板用于本工程。

监理发现主梁腹板T型钢(轨道底板,厂内进料为马钢大尺寸H型钢,制造厂从中部切割形成两件T型钢)存在裂纹的问题,经监理要求施工方对此批T型钢进行了磁粉探伤,发现已焊接完成的臂架和主梁T型钢通长均存在疑似裂纹缺陷,对表面缺陷打磨后(打磨深度1-2mm,国标要求H型钢的最大尺寸下偏差为1mm),仍有疑似裂纹。如此情况属制造缺陷,将对设备性能和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监理对此问题进行分析,一、钢材轧制过程中,轧机产生故障,作业人员未及时发现,造成整批H型钢产生系统性缺陷。二、此批钢材疑似裂缝产生位置均在腹板和翼板圆弧过渡处,热轧制中翼板和腹板被轧辊挤压,表层材料移位产生自然堆积形成此种疑似裂缝,此种情况不影响使用。监理对此问题的处理较为慎重,首先保证疑似质量事故隐患不扩大,要求前两台T型钢暂停施工,后四台未施工的H型钢全部退货,重新采购。后经探伤证明次裂纹为表面缺陷,经打磨修补后准予在前两台使用。

在大机六轮平衡梁的制造过程中,监理发现铰点板与腹板环形焊缝探伤合格率较低,且此情况大量出现,排除了焊工因素和工艺因素,对铰点板材质进行检查,发现铰点板板材存在错层现象,由于铰点板为主要受力部件,一旦存在问题,可能造成大机倾覆事故发生。监理对此批钢板做出了已经使用的换板处理,未使用的全部退还的处理决定。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钢板的质量控制对港机设备的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监理对板材质量控制决不能仅仅体现在对钢板合格证的审核上,要结合平行检测,并在施工中时刻保持警觉,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悬臂胶带机参数计算 下一篇:论水质检验与处理对工业锅炉重要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