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游戏识字带孩子步入识字乐园

时间:2022-08-21 04:42:30

让游戏识字带孩子步入识字乐园

【摘要】兴趣是一种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积极性和训练效率的兴奋剂,而游戏恰恰是激发兴趣最有效的调节剂,游戏对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孩子的心理发展提供了最好的条件。给低年级学生提供一个游戏的教学模式,营造良好自主学习的氛围,正如为他们插上一对隐形的翅膀,带着他们飞到汉字的国度,这样的课堂不再是你教我学的枯燥的教学,而是在师生的游戏之下自主构建的识字乐园。

【关键词】兴趣 游戏 自主 识字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识字学习目标中明确提出了“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的识字愿望。”这一目标,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学生喜欢识字,主动识字。怎样避免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枯燥乏味,让学生体验到识字的快乐呢?

一、首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

识字教学也是一个阶梯状的教学,我们要一步一步去走。就像做任何一件事都要考虑步骤一样,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更快地学会生字,才能进入有趣的识字教学阶段。因为“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首先老师引路,教给学生认字方法。从音、形、义三个方面进行理解,使学生不但知其形,更知其义。从生字的构字特点去把握:利用形声字、会意字的特点去识记,可以进行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一猜、顺口溜……的形式。但是不是这样的阶段一定就用不上有趣的方法的,教给方法时,也可以进行游戏,

二、通过兴趣设计感悟

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 学生的注意力是学习与记忆产生的前提,而小学生的注意力必须靠兴趣靠“好奇”。“好奇”可以促使儿童更多地去观察世界,观察社会,促进他们创造性的发展。教师应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点,促使小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汉字。

1.在生活游戏中识字。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比较薄弱,容易分心。因此,在识字过程中使用学生最喜欢的游戏,对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识记的帮助是不言而喻的。新课标在识字教学中提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的要求。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在教学中把识字融入丰富的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新奇有趣的识字场景中体验识字的快乐。

2.在联想游戏中识字。 语言文字来源于生活,最终还是应该回归于生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识字教学,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的识记效果,而且对于生字的实际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3.通过直观表演游戏中感悟。一些心理学家的教学实验研究证明:在小学时期,那些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形象生动的、带有实际操作的内容易引起学生的认识动机。

4.情景游戏中,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如果在识字教学中创设一些情景,以情景引路,以兴趣导航,把单调呆板的课堂教学变为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这样,总能激发出学生的热情,诱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地融入识字教学过程中去。

5.猜谜编谜游戏中调动学生思维。猜谜游戏可以激发他们的丰富想象力,去分析感悟后记住汉字。比如根据生字的结构编谜语就是分析感悟的方法之一。

6.课外角色扮演游戏识字。识字教学需要课本,这是学习语文的凭借。然而识字仅仅靠几册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课本能容纳的东西实在是太有限了。尽管大部分生字要先后在课本上几次出现,但绝大部分仍达不到让学生形成永久记忆的次数。至于生字的多义性,要在有限的课本中多次体现,更是比较困难的事情。因此,我引导学生把教材的学习向课外延伸,把学生学习生字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开展“我是课外识字王”擂台赛,让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到的广告牌、商品包装物,还有各种报刊杂志都成为学生识字的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剪剪、画画、贴贴,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把收集到的“课本”拿到学校展览,看谁认得字多。每个星期举行一次擂台赛,识字量大的学生可以成为本周的识字擂主接受下周的识字挑战者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体会收集、整理、编排的创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收集材料的能力,同时加大了学生的识字量,效果很好。

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而且识字量较大,在识字教学过程中,我们只有采用形式多样的游戏识字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掌握多样的识字方法,促进学生识记效果的提高。总之,我们只有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选择恰当的识字方法,才能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魏长青.新课改背景下的识字教学[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3) .

[2]马秋芬.尽情游戏 快乐识字——小学低年级“游戏识字”教学的尝试[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05) .

[3]彭雪梅.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04) .

[4]冯艳.快乐识字教学实践初探[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8(01) .

(作者单位:浙江省苍南县龙港巴曹一小)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新课导入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论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