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实验室文化对实验室管理的作用

时间:2022-08-21 04:01:39

高校实验室文化对实验室管理的作用

【摘要】著名人类学家莱斯利•怀特(whiteLeslie)在《文化的科学》(TheScienceofCulture)一书中说过行为是文化的函数。文化作为深层次因素深刻影响着团队以及个人的行为。在高校实验室文化塑造和创新方面,一种创新文化氛围会让实验室更好的发挥教学、科研、知识创新的职能。本文在对我国高校实验室文化缺失现象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高校实验室文化创新和现代管理服务创新的新做法。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文化;管理;服务;创新

在高校实验室管理和服务创新活动中,文化创新作为一种以精神方面为主的资源,可以对以硬件为主的实验室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如果一个实验室文化建设做的好,会成为硬件设备的倍增器。离开了实验室文化创新环境的影响,师资力量、仪器设备、实验场地将不能很好的发挥其作用。但是现阶段我国高校实验室在行为规范和创新平台等方面都有着文化缺位的现象存在。我国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不断完善要求实验室文化也走上一条内涵式发展道路。让实验室文化发挥凝聚人心、规范行为、引导价值的作用。

一、实验室文化内涵及其作用

实验室文化内涵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一般性文化,例如在器物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第二是核心文化,实验室核心文化是指实验室特有的。例如科学性、严谨性、理性、知性、职业化、专业化等。通过实验室文化建设可以在实验室内形成一种更积极的工作态度与道德、工作技能与形式。让实验室内的全体工作人员在共同的价值观下,全心全意的为实验室付出,激发出其潜能,最终促进实验室的不断发展。高校实验室文化是一种集体风貌的体现,是一种对实验室高效管理的体现,实验室文化功能主要分为软约束功能、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和目标指向功能。首先软约束功能是实验室工作人员共同所有的价值观,通过这种价值观约束和规范作用,让权力和制度在实验室管理中得以体现,这是种通过群体气氛和内部意识诱导来实现的。其次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也离不开实验室文化的影响。积极健康向上的实验室文化有利于学生养成举止文明、学风优良的作风,也可以利于科研人员浓厚的科研氛围的形成。这种文化的体现主要表现在设备的摆放、清新的实验环境、各种名言字画以及各种专业宣传等。再次实验室文化可以影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如果实验室文化是科学的、严谨的,可以激励学生培养严谨和科学的治学态度,让他们可以有毅力完成科研项目。学生通过实验设计、操作、观察、总结等环节对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形成良好的专业素养有重要的作用。高素质的应用性科研人才的培养是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好可以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学生爱上实验,以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科研实训中,真正的起到了推动应用型科研人才的培养。

二、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做法

(一)实施文化管理,创新实验室文化建设

应该强调创新文化在实验室文化建设中的主导地位,让崇尚创新和追求真理的思想触及到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内心,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探索,最大程度的发挥根植于团队协作中的个人创新潜力。积极探索一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科研氛围,特别要让非共识性研究和小众研究得到生存和发展空间。实验室创新文化理应成为实验室工作群体的主流价值,逐步形成实验室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从内到外的独特气质。

(二)实施能本管理,激励创新文化

能本管理的核心在于“授权和释能”,强调将人的创新能力培养作为其核心价值,特别注重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潜能。这种管理理念也是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能本管理将每一位科研工作者的潜能都变为现实,把低科研能力转换成高科研能力,将有缺失的能力变成全面的能力,形成实验室全员都提高的文化氛围。在能本管理过程中,将围绕着激发和调动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活动的核心是完善工作人员的培养工作,营造和谐的工作人员交际环境,实行民主管理和人力资本积累,对创新精神进行肯定和鼓励。以一种柔性的管理激发实验人员的内在潜能,它不是一种外在的推力而是一种内在的引导,让强烈的使命感注入到每一位工作和实验人员内心。

(三)实施扁平化管理,营造协作与竞争工作的氛围

在传统的实验室组成结构来看,都是一种单线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有着反馈时间长、工作效率低下,缺乏创新动力等缺点,在这种管理模式中,一个研发项目往往被分成几个子系统分到各个研发小组,各个研发小组有各自的实验室,相互独立的进行研发。显然这是和当今科研精神相违背的,纵向操控能力过度发达,进而抑制了横向的联系。研发小组不能释放出网状的实验能量,降低了研发成功的可能性。实验室扁平化管理模式破除了实验室自上而下线性的管理结构,减少了管理层次,压缩了职能机构,用一种扩大的管理来建立横向的网络结构,使整体组织更加灵活、敏感、富有弹性。在这种管理模式下高校实验室的自主创新和成功率大大大提升,例如美国的斯顿麦兹(CharlesProteusSteinmetz)创立的“无墙实验室”(labwithoutwalls)的成功就是其典型例证。它以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原始平台,各个实验室之间功能单元连接成了无边界的跨界网络,各个实验室作为节点连接更加广泛。不同职能部门在不同方位做着共同的研发,信息传输实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共享。高效、快节奏成为了这种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最大特征,研发的成功率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吴翠玲.高校实验室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3(08).

[2]曹蓓.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索[J].中国高校科技.2013(03).

[3]廖晓莲,邬克彬,苏丁丁.农业高校实验室文化创建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

[4]张春平,陈勇,吕宏伟.实验室建设中文化软实力的构建与发展[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06).

[5]柯育华.实验室文化创新机理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2).

作者:龚颖 单位:九江学院基础医学院

上一篇:数学教学开放性与有效性分析 下一篇: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