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成语典故,解析抽象哲理

时间:2022-08-21 03:59:10

引用成语典故,解析抽象哲理

【摘 要】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成语;哲理;政治;高中

马克思主义哲学,它是一门理论性强,概念比较抽象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处理不妥,学生学习感觉枯燥无味,比较吃力。如何使哲学课上得生动而富有实效、活泼而又不会古板?如何使抽象的哲学理论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知识呢?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引用成语典故,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培养情感,开发非智力因素,达到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为此,本人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典故激活”教学法的改革尝试。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天性”。 据有关研究材料表明:普通中学的初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占95%以上;高中学生占85%以上。这说明中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我们将中学生爱听故事的心理倾向引向课堂为教学服务,实行“引用成语典故,解析抽象哲理”便是有益的实践。

“典故激活”教学法是指政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讲成语典故,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并引导学生深刻领悟教材中抽象哲理的教学方法。如在讲“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时,学生对“正确的思想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容易理解,而对“错误的意识也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却难以理解。教材也只是通过一句话断定:以主观想象做成出的判断,脱离实际的决策,以及宗教中的鬼神观念等,都是错误的思想意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我就讲了“龙有九似”的典故:“‘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是地球上从来没有出现过‘龙’,那么‘龙’的观念又是从何而来的呢?”提出问题扣人心弦,引起学生兴趣。接着教师讲述:“‘龙’的观念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当时人们为了表明自己祖先的强悍,就从他们日常所能接触到的各种动物身上择其优,逐步创造了‘龙’的形象。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东汉人王符曾指出‘龙’有九似:头似驼、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与教材理论结合:“就‘龙’的整体来说,它是超现实的。但就其各部分来讲,又都能从客观现实中找到创作它的‘原型’。可见,‘龙’的观念也是人们对客观存在反映,只不过是‘拼盘’而成的歪曲反映而已。”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学生既掌握书中哲学道理,又扩展了知识视野。显然,在教学过程中,“成语激活”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造成思维悬念,引起学生深思,而且可变抽象的理论观点为形象生动,变深奥的道理为浅显易懂,变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为活泼有趣,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典故激活”教学法分为两个环节即“讲成语典故”和“释抽象哲理”。在教学过程中,这两个环节的要求和任务是不同的。“讲成语典故”首先要求选择的成语典故紧扣教材且通俗易懂。比如:在讲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时,可用《郭巨埋儿》的典故;在讲事物在总体数量不变只是由于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变化也能引起质变时,可用成语“田忌赛马”和“朝三暮四”;在讲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时,可选用“巧妇难为无米之吹”;在讲联系是普遍的或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时,可选用典故《燕太子丹赠手》;在讲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时,可用成语“刻舟求剑”;在讲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依存并依据一定条件向相反方向转化时,可选用成语“塞翁失马”;在讲矛盾的普遍性时,可用成语“世外桃源”;在讲回避矛盾掩盖矛盾时,可用成语“讳疾忌医”……这些成语典故的选用都是紧扣教材理论,通俗易懂,能引起学生共鸣,易于学生接受。同时,教师在讲成语典故时,要入情入境,扣人心弦,注意表情和语言的抑扬顿挫,开头能吸引学生,结尾能造成悬念,要把典故讲“活”。比如:用《郭巨埋儿》的典故来说明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教师带着情感讲述:“旧中国有一本广为流传的画册,叫《二十四孝图》,其中有一幅叫《郭巨埋儿》。(开头扣人心弦,吸引学生)说的是汉代有一个叫郭巨的人,家境贫苦。其老母常将自己吃的一份饭分给三岁的孙子吃。郭巨心中不安,怕影响母亲的健康,不合‘孝道’,就和妻子商量,决定埋掉自己的儿子,以免老母分食。(结尾造成悬念:郭巨夫妇怎么这样残忍?)”学生哗然,议论纷纷:太过分了!太过分了!教师适时引导:“为什么?”学生:尊老爱幼,应是中华民族美德。孝敬母亲埋掉儿子,不必要,太过分。教师适时导入理论:郭巨埋儿,是一种小生产的狭隘观念和行为。但这种狭隘观念和“尽孝”的道德标准,是由封建制度小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的。这样的教学过程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意识,基本上做到了把典故讲“活”。“释抽象哲理”,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用归纳法或演绎法等从中得出结论或说明哲学理论,实现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对典故情节的分析、判断和推理,以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我们仍用《郭巨埋儿》的典故来说明:教师的讲解,学生的议论,以及师生的互动,本身就是归纳、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从上述分析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典故激活”教学法是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其中,“讲成语典故”是前提和基础,它为说明抽象哲理提供佐证,亦易引起学生的求知欲;而“释抽象哲理”是核心和关键,对成语典故中所包含哲学理论阐释的准确、贴切和透彻,典故内容和教材理论的巧妙结合,就易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达到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做到成语典故选得准确、讲得生动;抽象哲理释得精巧,学生便会学得轻松、记得深刻。

总之,“典故激活”教学法是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易于学生接受。教师根据抽象的哲学理论,精选恰当的成语典故引入教学过程,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浅谈教学中的批评 下一篇:揭秘“苍老师”中国创业背后的男人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