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对策

时间:2022-08-21 01:00:52

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发展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辽宁省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现状的研究,发现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使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得到优化。这对推进辽宁省传统项目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提高辽宁省竞技体育的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体育教师队伍 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2-0126-01

一、加强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从辽宁省整个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建设来看,体育教师队伍的组成将关系到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未来。在教师队伍的建设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几点:第一,主管部门和领导要充分利用好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自己的体育教师资源,再通过聘请高级别的教练员任教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训练能力;第二,体育教师间相互交流,使训练方法更加的多样化、科学化、系统化,增强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竞争力;第三,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主管部门、以及本学校的主管领导,应加强对自己学校体育教师的管理建设和重视程度,在教师招聘过程中本着择优录取、人尽其才的原则,使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队伍的能力得到提高,成为一支身体素质和文化功底都极其深厚的队伍。

二、建立对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科学评价体系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要对体育教师在日常训练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一个科学和量化的评定,在这一评价体系制定过程中,应该多考虑一些相关信息,从中制定出一个完整的、合理的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同时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主管领导要从体育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换位思考,设身处地地为体育教师着想,通过设立一定的奖励制度来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和训练中的积极性,从而发掘他们的内在潜力,更好地为训练服务;在该评价体系的制定过程中,更应考虑在对体育教师进行评价的过程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使体育教师的真正能力和水平得以更好地施展和展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主管领导要及时把评价结果告知体育教师,并要及时公布结果和意见反馈,并与相关的体育教师进行沟通,使体育教师能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现在的工作状况,从而确定他们未来的奋斗方向和目标,扬长避短,达到提高和促进体育教师教学和训练水平的目的,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奖惩制度。

三、重视体育教师参加岗位培训次数和质量,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组成

从我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每年参加岗位培训的次数和质量来看,体育教师参加岗位培训的情况不容乐观,不仅次数少而且质量也很一般。通过公开的招聘,吸收更多的高水平和高素质体育教师加入,同时注重教师各项能力均衡发展。在培训过程中主要是加强和弥补体育教师自身的能力上的不足,通过有经验的教练员的指导和讲学,使他们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技战术的运用上,都能有一个明显的飞跃。加强体育教师与高水平教练员交流的机会,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某方面的不足,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完善自己,业务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随之而来的就是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第一,所在单位要全力支持体育教师定期进行岗位的培训和学习,并且注重岗位培训的质量;第二,体育教师自己要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加强与其他教师间的沟通交流;第三,各级主管部门和学校主管领导给更多体育教师提供培训和学习机会,让尽可能多的体育教师参与其中。辽宁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训练科学化程度不高,只有少数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拥有较完整的训练计划,部分学校甚至没有训练计划,仅凭经验进行教学训练。即使制定了训练计划,其科学化程度也不高,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仍较为普遍,训练内容多以传统的技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对心理及智能训练重视不足,开展心理训练和理论讲授的学校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究其原因,除了与教练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知识水平有关,还和学校领导层急功近利的片面指导思想密切相关。不可否认,技战术训练和身体素质练习是青少年训练的主要内容,但也不能忽视心理和智能训练的重要作用。技战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心理训练、比赛训练和专业理论知识培养是构成完整的青少年训练内容和体系的重要因素。这种重技能、轻理论的片面训练思想不仅违背了运动科学化训练的规律,也违背了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培养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体育人才的目标和初衷。

四、结语

充分发挥辽宁省高校优秀体育教师的作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聘请专业的体育教师担当顾问进行训练,招录更多的高水平优秀体育院校毕业生,通过以老带新的模式使体育教师的组成结构合理化,互相学习沟通,使体育教师自身专业技能水平以及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定期组织各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的师资培训班,通过学习和交流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训练水平。

【参考文献】

[1]崔玲.体育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的管理措施[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7.

[2]赵少聪.福建省重点田径传统项目学校田径教练员队伍状况的调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上一篇:开放大学考试管理模式初探 下一篇:高学历青年教师担任高校班主任的作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