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管理模式

时间:2022-08-21 10:42:41

城市设计的管理模式

1制定课程计划

1)定位课程目标。由于学校10级建筑学专业培养计划的调整,原本的《居住区规划原理》课程被删减,《城市设计》课程为确保宏观层面上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对原有的选题内容进行了调整,选题暂定为居住小区规划。这一选题内容突显了实践指导的针对性,能有效地为即将面临就业实习的大三学生提供课堂内外的知识衔接。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建筑学的专业背景,课前准确定位探究设计的深度、重点和难点,对应用性不强的陈旧内容和相关课程已涉及的知识点,果断删减或摒弃;对时效性强的养老地产、低碳策略等新锐题材,大胆引入,但不做深入探究,力求启发学生的设计思路,开拓其眼界。2)深入了解学情。熟悉授课对象对计划阶段的工作成效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需要提前了解学员的知识水平、技能构架,对学生缺少什么、需求什么作出较准确的预估。进而在每学期课程开始阶段和每周课程结束前,引导学生在课程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允许的范围内,对具体的课程管理目标进行分析研究,共同拟定出项目进度表和相应管理措施,调整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计划。在“以生为本”的服务型教学思路指导下,教学还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教学目标,从每个学生的设计基础、方案能力、软件运用能力及个性特点出发,引导他们设定具体的个人目标。例如:在方案初稿阶段,对设计基础强的学生,可以鼓励他多方案并行,勇于创新;对设计能力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帮助他尽早把可实施性强的设计方向确定下来。在成果表达阶段,对软件操作熟练的孩子,不仅要求他制作成熟的文本,还可以鼓励他尝试制作动画;但对软件不熟练的孩子,则应要求他学会基础分析图的制作,掌握CAD,SKP,PS等软件的基础功能。总之,目标的制定要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切忌好高骛远,否则很容易导致计划破灭。

2执行课程计划

执行既定计划的目标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课堂管理问题,并保证教学计划的正常落实。在以往教学过程中采用的小组合作环节,重点强调了组员设计能力之间的搭配关系,基本采取了“由强带弱”的组合模式。但这种方式容易忽略组员性格差异对合作与沟通产生的影响,时有矛盾产生。例如:组长缺乏号召力,不能充分调动组员的设计热情,最后,造成组长或设计骨干工作压力大、负担重的局面;组员之间相互沟通不充分,对设计方案各执己见,拒绝求同存异,最终因互不相让而分裂成2个组,在设计进度和成果深度上都无法达到预期值等情况。此外,原本的小组规模为4人~5人,这一规模虽然在项目难度、项目深度和项目规模上面有更大选择余地,但容易成为滋生懒虫的温床,“出工不出力”或“搭便车”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从根本解决上述问题,在新阶段的改革过程中,尝试了自由分组方式,每班分成8组,小组规模控制在4人/组~5人/组。自由分组通常会形成“强强联手”“由强带弱”“弱弱互助”的3种截然不同的搭配模式,虽然每组的设计实力不像以往那样平均,但这种尊重学生情感的选择,更有助于调动组员的积极性,发挥每组的个性和特点。学生全程参与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环节,从个人能力的成长而言,取得的效果更加显著。

3落实绩效评价

在以往的小组合作模式中,个人成绩的最终评定是以小组的集体成绩为基础,依据《小组工作日志》中记录的个人工作数量和质量在集体成绩上下适当调整。这种个人绩效考核标准缺乏科学的量化指标,也不能清晰地反映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研究在以往《小组工作日志》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组员工作绩效评价表》(见表1)。表1中显示城市设计课程对每个学生的绩效评价包括专业知识(70分)、软件运用能力(20分)、自主学习能力(5分)、协作组织能力(5分)4个一级评价因子。其中“专业知识”部分依据教学任务推进情况又分为调研阶段、快题阶段、方案阶段、成果表达阶段4个二级评价因子。在每个阶段任务完成时,教师对阶段成果质量进行分析、评议,并在《组员工作绩效评价表》中给出相应的成绩。当最终成果汇报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全程表现,分别对软件运用能力(下设Autocad和SketchUp,Photoshop3个二级评价因子)、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组织能力进行评价。绩效评价表的制定实现了多层次、多阶段的量化考核过程,在杜绝吃“大锅饭”的同时,充分肯定每个学生付出的努力、收获的成果和取得的进步。以表1为例,表中的灰色部分表示小组集体成绩(占60分),其余成绩为个人成绩(占40分),这样的分值配比既强调了个人能力的重要性,又确保了团队协作的必要性。表1显示,在同一组里合作张某、李某和徐某,他们的小组集体成绩(46分)是相同的。但由于个人成绩差距较大,最终的期末成绩层次差距明显(张某81分、李某74分、徐某69分),真实地反映了每个人的学习情况。

4展开绩效反馈

在绩效评价结束后,教师就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对其在设计能力、软件运用、学习态度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不仅帮助学生发现薄弱环节,并指导学生选择后续努力的方向。将“PDCA”循环引入“模拟职场”管理的教学实践中,切实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个性化的成长目标。虽然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是统一的,但面对每一位具体的学生,他们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设计能力、表现技能、知识面等多方面的差异。通过绩效评价表,教师就能准确高效地把握每位学生的知识漏洞和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和制定符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后期方案,是显著提升教学效果的有利保障。2)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的素养。以往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处于“要我学”的被动姿态,根据课程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成长的姿态必定无法适应严峻的职场挑战。绩效评价表的阶段性成果评价帮助学生实现学习成效的自我监控,及时反思前一阶段的问题所在,并自主参与后一阶段学习计划的制定,这充分挖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组员工作绩效评价表》的设计缺陷。课题组经过一阶段的探索和实践后,对《组员工作绩效评价表》的设计提出了不少问题:a.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个体差异是比较大的,但表格中只在“快题阶段(10分)”有所体现,在其他3个阶段中未能实现个体化评价目标。b.“成果表达阶段”与“软件运用能力”这两项内容的关联度较高,考察和评价的内容易重复。4)小组合作形式的差异。在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采取的小组合作形式有所不同。有的组按图纸内容分摊工作量,每个人承担不同的图纸;有的组按工种内容合作,例如每个组员分别承担手工模型、SKP建模、PS分析图中的一项或两项内容。后一种合作形式,不能全面考核每个学生的软件运用能力,教师很难给分。

5结语

实践证明,将“PDCA”循环的管理理念融入到“模拟职场”的教学模式中,能够更有效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个性化的能力提升,这较好地契合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目标。通过第一个“PDCA”循环过程,我们也发现了城市设计课堂组织和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在下一阶段的循环中,将继续深化和落实“PDCA”循环的细节设计,为逐步建立和完善设计类教学体系做出更多的尝试。

作者:费志宏 单位:浙江树人大学

上一篇:人地和谐与生态城市设计 下一篇:工业和信息化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