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走进幼儿的涂鸦世界

时间:2022-08-21 10:41:23

请走进幼儿的涂鸦世界

摘 要:涂鸦行为不仅是幼儿实现自主艺术创造的过程,还是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情达意的过程。幼儿的涂鸦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涂鸦是专属于幼儿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奇心重,所以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无法用华丽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只能通过色彩和线条来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感。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成人认为幼儿的涂鸦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是丧失比例和脱离现实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副自己认真完成的涂鸦作品是意义重大的,是幼儿对世界留下的最初的印象,也是幼儿对世界发出的最原始的评价。为了让幼儿的涂鸦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成人应做到:鼓励与接纳;创作空间;材料多样;用心倾听;精心收藏。

关键词:快乐涂鸦;表现;原因;正确引导

生活中,常常会见到这样的场景:一些刚学会拿笔的孩子一边嘟哝着,一边在触手可及的桌面、地上、墙上乱涂乱画……这些在大人眼中看似随意堆积在一起的乱七八糟的线条,根本算不上什么作品,更谈不上是杰作了,但在孩子的眼中,这也许就是他正想象着的一架飞机在云端飞翔……可以说,涂鸦是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描述他们眼中现实世界的一种语言,一座桥梁。绘画――自信的基础。涂鸦,是幼儿视觉经验和身体、手指动作协调的综合成果,也是一种自我展示的方式。透过心理、大小肌肉的活动而作的自由表现,创作了一幅幅涂鸦作品。那是他们所有的感觉对外在世界的综合形象。有的幼儿从小就有艺术细胞,而有些则是通过训练而产生兴趣。

涂鸦行为不仅是幼儿实现自主艺术创造的过程,还是幼儿大胆地进行表情达意的过程。幼儿的涂鸦作品深刻反映了他们的内心世界,涂鸦是专属于幼儿的一种特定的语言文字。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奇心重,所以他们对周围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无法用华丽的文字来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感受,只能通过色彩和线条来描述自己的所思所感。虽然迄今为止,仍然有很多成人认为幼儿的涂鸦作品是没有任何价值的,是丧失比例和脱离现实的。但是对于幼儿来说,一副自己认真完成的涂鸦作品是意义重大的,是幼儿对世界留下的最初的印象,也是幼儿对世界发出的最原始的评价。并且,涂鸦有助于健全幼儿的人格、培养自信心和保护萌芽中的幼儿创造力。此时,如何对待喜爱涂鸦的孩子,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幼儿涂鸦的表现、原因及意义

1.涂鸦表现出的四种线条及意义

(1)杂乱线

杂乱线是幼儿最初划出的线条,杂乱线中很少有重复划出的线条,一次次划出的线条中包含有横线、竖线、斜线、弧线,还有点、锯齿线、螺旋线等掺杂在一起,线条长短不齐,也极不流畅。

(2)单一线

幼儿通过前一阶段反复涂鸦的动作练习后,会慢慢发现有些线条是可以控制的,而能控制肌肉的动作是幼儿的一项很重要的经验,他会从这种控制感觉中获得信心,并激励他继续探索和体会这种肌肉运动,以达到动作的协调。这一阶段的幼儿除了在纸上涂抹外,通常没有其他创造意图,他所有的满足均源自这种肌肉运动感觉和熟练掌握。

(3)圆形线

随着幼儿在涂鸦中对自己的动作结果了解得逐渐加深,他们尝试画圆,画各种大小不一、封口不封口的图形。从作品中可见幼儿在努力地控制动作的方向、力量和幅度,但却又不十分有效。圆形线的意义在于线条开始封闭形成图形,它虽然简单,但却是幼儿首次画出的图形。

(4)命名线

此后,幼儿会将这种熟练的肌肉动作跟想象经验联系在一起,会为涂鸦“命名”,即自言自语地进行注释和说明,从单纯的肌肉运动转到想象的思维活动。当幼儿发展到这个重要阶段时,成人给这种新的思维方式以鼓励就变得尤为重要,这将激励幼儿在后来的创造活动中不断思考。

2.幼儿涂鸦的原因及意义

涂鸦的根本原因是孩子主动的“动”和涂鸦在幼儿美术发展的意义。教育家和心理学家的观察和研究表明,幼儿涂鸦有生理原因和心理原因。

(1)生理原因

幼儿神经系统有所发展,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但这些都很薄弱。幼儿手的骨骼和肌肉有所发展,有了一些力量和准确性、灵活性,这也显得有些笨。但这些都为幼儿的涂鸦提供了胜利前提,也决定了幼儿不能画出精确线条和准确的形状。

(2)心理原因

根据心理学派的解释,幼儿涂鸦是一种反抗的行为,借此来引起母亲的注意和关怀。也有人认为幼儿涂鸦起因是模仿,他们看到哥哥姐姐楔子石,自己也想试试,但他们并不会使用笔,只是外来刺激使他们开始模仿用笔在纸上涂鸦。罗文菲尔德认为,孩子开始时只是享受笔在纸上涂抹的那种,是一种无控制的动作。渐渐地,他们发现了自己的动作和纸上出现的线条之间的关联,这种发现增强了他们对涂鸦的兴趣,并在手、眼脑之间产生协调。所以,涂鸦是达到动作协调的关键,也是导向创造的桥梁。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认为,幼儿涂鸦与他们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幼儿的涂鸦是认识的反映,情感的抒发,生活的再现。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是在行动中感知主客观之间的关系,是动作协调的关键。如同学会走路、吃饭一样,幼儿学习涂鸦,也是其成长过程当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因而成人在此阶段的任务就是要鼓励幼儿使用动作,鼓励幼儿涂鸦。

二、如何正确引导幼儿快乐涂鸦

1.鼓励与接纳

在涂鸦游戏过程中,家长和教师要随时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对幼儿点滴的进步和闪光点加以表扬、鼓励。尤其对特别有个人创意的作品多加鼓励,并用建议的口吻提出修改意见。

由于幼儿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所以在绘画过程中,边画边说的现象较多,我们不能全盘制止。除此之外,创设展示作品的机会是对幼儿作品的肯定。同时对作品的评价要选择适当时机,找出每张作品中的优点加以肯定。

幼儿在不断的涂鸦中,发现画出的痕迹和自己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重复这些形状,并用它们代表记忆中的那些事物。此时,不管他们涂鸦得多么不像,只要他们试图这样做,他们的涂鸦能力就得到了提高。我们就应愉快接纳,从而极大地激发他们继续创作的欲望,也为幼儿顺利进入下一绘画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2.创作空间

积极营造自由、愉快、宽松的环境,让幼儿轻松愉快尽情地涂鸦,让孩子找到一条通往健康与快乐成长的路。专门为孩子开辟一面墙作为创作的空间,供孩子任意展开想象。如,家庭小画廊、创意贴纸展、冰箱小贴饰等在家长的协同下应运而生。有了幼儿的奇思妙想,大胆创新,幼儿园、家庭环境也变得多姿多彩了。

3.材料多样

从材料上满足幼儿需要,提供不同规格荷载和质地的纸张、布和绘画工具,以及利用旧衣物等作为工作服,请孩子创作完成后学习自己收拾屋子。采用多种绘画形式,如,棉签画、水彩画、手指点画等,让幼儿体验到动手操作的乐趣,让幼儿享受着运用不同材料涂鸦带来的那种有节奏的主动的“动”的,从而使他们从纸上、墙上、书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线条中得到感官的满足。

4.用心倾听

幼儿的绘画作品时时反映出他们的内心世界。读懂幼儿心理,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成人如果只用眼睛看,只用“画得像不像、画得好不好”作为评价标准是无法读懂幼儿的作品的;要尝试带着一颗童心,用心听听幼儿是怎样描述自己的作品。去感受一下幼儿作品里的情感世界。孩子非常喜欢别人听他讲为什么这样画,在倾听中不解的地方随时提问,他都会很乐意回答。如果表达不清时,可以请孩子用画来作答,给他一个思考的时间组织想要表达的语言。

5.精心收藏

教幼儿学会爱护自己的劳动果实,与幼儿一同将作品进行收藏,协助孩子标记日期、题目及想说的话等。按时间顺序把作品装订成画册,经常与孩子一同阅读涂鸦作品,让孩子发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鼓励幼儿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身边的人,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当我们关注孩子在涂鸦中所创造的每一条线,每一块色,每一件作品所表达的生命之源及生命的色彩时,我们就能感受到生命的美妙。让孩子的思维飞动起来,让孩子的想象飞动起来,让孩子在快乐中涂鸦,在涂鸦中感受快乐。这是孩子的快乐,也是我们最大的满足!

参考文献:

[1]孔启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的成长[M].王德育,译.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 福建省石狮市凤里中心幼儿园)

上一篇:浅谈孩子青春期教育策略 下一篇:浅思幼教之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