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应用

时间:2022-08-21 09:30:49

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应用

摘要:从保护、传承扬州写意绣工艺技艺,促进现代中式丝绸服装创新发展的目的出发,通过对扬州工艺美术馆、扬州刺绣大师工作室等场所进行走访,阐述了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的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的艺术特色和常见针法。在此基础上以设计案例进行实践剖析,明确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的装饰形式、色彩搭配及工艺处理方法。以此为扬州刺绣技艺的传承与弘扬以及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个性化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现代中式丝绸女装;应用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志码:B

The Application of Yangzhou Freehand Embroidery Flower-and-bird Pattern in Modern Chinese-style Silk Dress

Abstract: In order to protect and inherit Yangzhou freehand embroidery techniques and skills,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style silk dress, this article explained the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on embroidery methods of flower and bird patterns in Yangzhou freehand embroidery which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ased on visiting Yangzhou Arts and Crafts Museum, Yangzhou embroidery masters’ studios and other workplaces and case analysis, this article made clear the decorative forms, color matching and techniques of Yangzhou freehand embroidery flower and bird patterns in modern Chinese-style silk dress, which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Yangzhou embroidery skills and personalized design of modern Chinesestyle silk dress.

Key words: Yangzhou freehand embroidery; flower and bird pattern; modern Chinese-style silk dress

扬州刺绣作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扩展项目之一,是中国民间工艺文化中重要的艺术瑰宝,享有“针画”的美誉。作为苏绣技艺的分支在L期的发展中结合自身地域特色形成了独特的技艺术语和一套完整的绣法技艺体系,包括写意绣和仿古绣两大艺术特色。其中写意绣将中国传统写意画的文化内涵、精神气质、笔墨线条融汇于刺绣艺术中,素以表现力强、针法缜密等特点著称,形成了具有鲜明扬州文化意蕴的工艺美术形式。本文以扬州写意绣中灵巧雅致的花鸟图案作为切入点,探讨其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应用方法。

1 写意绣花鸟图案艺术特色

花鸟图案是扬州写意绣的主要题材之一。它的艺术特色表现为追随中国传统水墨画的文化内涵和笔墨情趣,将花鸟的水墨晕章用刺绣的技法表现出来,通过针法组织与丝线配色在造型上追求花鸟“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造型。既重视真,要求花鸟画具有“识夫鸟兽木之名”的认识作用,又非常注意美与善的观念的表达,强调其“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的怡情作用。由此形成了花鸟刺绣图案匠心独运的色彩、稳重求变的造型和古朴灵秀的针法。作为苏绣的重要分支,扬州写意绣通过刺绣针法的变化,创造出干湿、浓淡、虚实等丰富的色彩层次,生动表现出花鸟细腻的色彩变化与肌理对比。

2 写意绣花鸟图案主要针法

目前扬州刺绣常见的针法有九大类42种。在写意绣花鸟图案中,主要用的针法包括两大类 5 种:(1)用于外轮廓及花枝、四肢表达的针法类别(简称廓型表达针法):接针、滚针和必针;(2)为表达花鸟色彩、肌理渐变效果的针法类别(简称色彩效果针法),常采用的针法为散套及擞和针法。

2.1 廓型表达针法

在写意绣花鸟图案中主要用于花枝、鸟爪等花鸟细节表达的针法,主要为接针,是针与针紧密相接形成线条的针法。这一针法采用回针方式,针与针相连而刺。第二针落入第一针的尾部并刺破尾部,使得丝线中分。每针线距长度在0.3 ~ 0.6 cm之间。此针法由于第一针针尾和第二针针头有一定线迹重叠,因此具有一定的肌理效果(图 1)。

写意绣植物枝条、花叶的茎、鸟的眼睛等效果的表达主要采用滚针,这种针法与接针颇为相似,区别在于第二针要在第一针1/2处起针,针脚隐藏于第一针线迹下,以此类推。针与针之间不见针脚,转折自然,线条细腻(图 2)。

花枝效果的表达主要采用滚针与必针。必针的针法同滚针,亦为第二针刺入第一针1/2处,但较滚针而言针脚明显,针脚紧挨第一针线迹,在花鸟图案中多于滚针结合,表达花枝由粗到细的变化效果(图 3)。

2.2 色彩效果针法

在写意绣花鸟图案中主要起晕色作用的针法为散套针法。此针法是以齐针针法排列成批,然后通过 3 批丝线的组合形成最小针法单元结构。第 1 批的运针对应图案外轮廓边缘相对齐整,内部则根据绣理长短不一排列,每两根丝线之间预留约一个丝线的宽度,用于第 2 批丝线的绣制。而第 2 批以等长丝线缝制于第1批丝线所留间隔中,进行参差排列。第 3 批同样使用等长丝线,间隔排列于第 2 批丝线的间隔中,与第 1 批丝线相压且有一定重叠量,可以遮盖第一批丝线的落针,针迹隐伏于线条之间(图 4)。其针法色彩晕色和顺,光泽饱满厚重,光影效果明显,具有类似浮雕般的艺术效果,多用来表达写意绣花朵、枝叶及羽毛色彩渐变,效果极为平和自然、变化丰富。

色彩渐变效果表达的另一针法为长短针,也称擞和针法。此针法第1、2批的用针方法与散套针相似,在第 3批运针时有明显不同。擞和针的第 3 批与第 1 批丝线相接而不重叠,故绣面平薄,针迹比较显露,但条变化灵活,不受色彩层次限制,对于写意水墨花鸟的用色表达出神入化,色彩流畅饱满(图 5)。

3 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设计中的应用

3.1 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装饰形式

传统中式丝绸女装对于刺绣在服装上的装饰位置及构图形式比较单一,多以完整的图案构图形式装饰于门襟、领口、袖口、裙摆等部位,起到点缀作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最大的特点是保留中国文化的同时,融入了西方的现代元素,立体裁剪的独特工艺,和超前的设计思路。因此,在装饰形式上可以尝试更加多样化的手法。图 6 采用以擞和针法为主的写意绣花鸟图案,通过解构手法以小面积多个数的形式装饰于服装全身。撇和针法塑造的花鸟图案水墨殷湿渗透、清秀疏雅的效果成为整个服装聚集视线的审美中心,其在丝绸面料上的运用能给人一种图案上浮的美感,且色泽光艳、过渡和顺,使服装在不同的角度和光照下展现不同的亮度,体现多彩绚丽的中国风尚。同时分散的解构构图形式对于中式女装简约的服装廓形起到较强的装饰作用,充分展现出扬州写意绣技艺的精美和中式丝绸服装个性化需求,将服装的时尚性与中国传统手工艺术审美完美结合起来。

3.2 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色彩搭配

传统中式丝绸服装在配色上为呈现“中国特色”多以高明度、高纯度,或是低明度、低纯度的两极化形式进行搭配,缺少极具亲和力的中间过渡色,而正是柔和、平衡的色彩才更容易被消费者接纳。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多来源于中国历代名家字画,在色彩的表达上多以无彩色或是纯度较低的柔和有彩色来表达水墨画写意悠远的精神意蕴。

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的应用中,可将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与现代流行色彩进行有机结合,选择素雅的中间色丝绸面料与其搭配。图7(a)选用灰驼色丝绸面料,搭配散套针法为主的水墨花鸟刺绣纹样,灰驼色的沉稳雅致更好地凸显了散套针花鸟鳞次相覆的手工技法。类似色的搭配形式也更加烘托出现代中式丝绸女装大气婉约的都市风情。图7(b)选用多种色彩拼接的丝绸面料搭配散套针法为主的写意绣花卉纹样。对比色的搭配形式加上“如兼五彩”的散套针法花卉形象,一改传统中式女装沉稳单一的形象,同时各种色彩之间的碰撞也使中式服装更加青春俏丽、个性前卫。

3.3 花鸟图案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的工艺手法

写意绣花鸟图案在手工制作的过程中,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消耗是其在现代中式丝绸女装设计中需慎重考虑的工艺难点。因此,在工艺手法的处理上,对于抽象的花卉形象,可简化针法工艺,采用打籽针法进行表达,弱化缝制难度的同时取得具有立体感的面料肌理效果。而对于具象的花鸟形象可考虑将写意绣花鸟与数码印花工艺相结合,先采用数码印花形式将大面积图案表现出来,再采用刺绣技法对关键部位进行缝制点缀,降低刺绣手工艺的成本,缩短制作周期,达到艺术与实用的巧妙结合。

立体化的处理形式则可将花鸟形象一部分采用刺绣针法进行表达,而另一部分利用立体面料进行处理,体现丝绸面料 “软、松、糯”的手感效果与多种图案处理形式产生的立体肌理之间的对比。不同工艺之间的混搭能够解决单一工艺的技术难点,同时多种工艺的组合能够使图案画面变化更加丰富,突破单一刺绣工艺带来的观感,带来更多元化的层次肌理变化。这种混合的工艺形式符合现代中式丝绸女装批量化生产的市场需求,设计师可根据服装位置和设计风格的不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设计。

4 结语

扬州写意绣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传统工艺,其花鸟图案与现代中式丝绸女装的结合是在传统工艺基础上不断创造属于中国特色流行的一大途径。丝绸面料独有的质感与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技巧的结合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个性、时尚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发现扬州刺绣手工艺在当今的现实价值,并将其融入到现代中式丝绸女装中,也是传承与保护刺绣艺术的关键所在。应用了扬州写意绣花鸟图案的现代中式丝绸女装,摆脱了同质化设计情景,展现出独特的意向美,既现代前卫、又不失古朴雅致。二者之间的融合不但让中国传统服饰、面料更具艺术气息和时尚品味,同时也为其他刺绣工艺技法的创新设计及应用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 严加平,陈欣.扬州写意绣的艺术特征[J].丝绸,2016(5):55-60.

[2] 翁振新.写意画笔墨的情感表达效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 (3): 81-86.

[3] 李E.张竞琼.近代民间荷包中的苏绣针法研究[J].纺织学报,2012,33(6):81-87.

[4] 加佳,张竞琼.近代女袄中的苏绣针法与配色探析[J].丝绸,2014(3):48-59.

[5] 覃清华,张文辉.现代中式服装的设计思维[J].商场现代化,2013(1):82-83.

[6] 李淑萍. 浅论丝绸面料对旗袍设计的影响[J].大众文艺,2014(11):129,18.

[7] 赵辉.快速时尚对丝绸服装设计的可鉴性启示 [J].丝绸,2009(11):9-11.

[8] 傅丽,叶松.传统刺绣在现代丝绸服装中的创新应用[J].丝绸,2009(11):6-8.

上一篇:环锭纺、转杯纺和喷气纺纱线对针织物手感的影... 下一篇:实施科学造林方法 切实改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