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特色论文:书院历史及营造特色透析

时间:2022-08-21 06:42:02

书院特色论文:书院历史及营造特色透析

作者:任慧娟 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1书院的历史沿革

书院创办于唐末五代(公元908年),为工部侍郎黄峭所建,“五代后梁开平三年黄峭弃官返里,创办和平书院”3)。据《黄氏宗谱•峭祖行录》载:黄峭弃官归隐,“既而创和平书院,诱进后人。处此五季更易之际,惟戒诸子养晦韬光,毋昧时而躁进”。黄峭(872~953),字峭山,又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图1),后裔尊称为峭公或峭山公。锡公的长子,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峭公思想开明,见识卓远,在朝为官时,最大的报复就是“复唐”,后在感复唐无望时就弃官回乡,并创办了和平书院。据《黄氏宗谱•家训》记载“读书为根本所在,稍有可读子弟,务加训导”,因此和平书院的创建开启了闽北宗族办学的先河,影响波及邵南地区,进而影响到邵武及其周边地区,宗族办学之风由此而起,营造了读书求学、重视教育的氛围和传统。黄峭公现在是福建、广东及湖南三省众多黄姓子孙认定的先祖,但是明清编著的各邵武府县志中并无此人,而《嘉靖•邵武府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修的《重修邵武府志》及《民国重修邵武县志》中也没有提到和平书院。然而在众多的黄氏族谱中则多见峭公及和平书院,虽然关于其人的描述各不相同,归乡后建和平书院的说法却是一致的,如咸丰四年修的福建《永安黄氏族谱》中所刊的《工部公行实录》中“即而创和平书院,引进后人,后自为六言诗以写四时之景”,诗如下:春花落断桥流水,莺啼深院青烟,雨歇桃源浪暖,澄潭未许龙眠。夏赤日远啣葵影,熏风浓带荷香,案上书填碧色,芭蕉绿映南窗。秋堦下黄花晓露,庭前丹桂秋水,未忍抛书欹枕,水轮馬义正升东。冬烟淡淡迷古树,月明明浸梅花,昨夜堦前积雪,余辉白映窗纱。和平书院初建时仅供黄氏子孙就学,为黄姓的家族学堂,自宋以后,周边其他姓氏如李氏、廖氏、丁氏等也相继捐钱捐田捐粮以资助书院,并将本家子弟送入书院读书就学,便逐渐演变为一所地方性学校。现存之和平书院为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由当地的峭公后裔筹资而建。据咸丰五年《邵武县志》载,为乾隆三十四年应士民黄浩然等所请,“以昔年所置迎神号佛田租建塾,延师以教子弟”,于文昌阁辟地复建,“以唐宋旧名名之。”

2书院选址

自古“智者乐山”,早期文人书院多是选在名山胜水之间,陶冶情操、修生养性,比私塾规模大,却又区别与官学。在南宋中后期以后,随着官府大量的介入书院的建设,书院的选址上呈现出明显的多种取向:个人藏修以及官府改建前代书院大多仍位于较偏远的山林之中,而官府所修建的书院则全部坐落在城镇之内或近郊。4)和平书院初建时,为私塾,建在家族聚集之地,也就是现在古镇的北门附近。而在乾隆年间重修之时,“于文昌阁辟地复建”,可见,现在的书院院址为当时的文昌阁所在,因无记录,并不知文昌阁是何时所建,与原书院的关系如何,但是确知现书院与黄氏大夫第仅一巷之隔,且书院依古镇格局,坐东朝西,面对的是古城墙(现已坍塌),右侧小巷通向的便是小西门,若论风水方位,也不失为一块好地,与书院进深甚符。

3书院地盘

镇中建筑多始建于清末时期,依古制,用古尺。根据调查及访谈的结果,和平的古尺为333mm,即三尺为一米,与所用的市尺长度相同,。和平因地处闽赣交界处,故工匠之间也有相互的交叉,有些匠人基本都是在周边地区“游乡”,如和平的许师傅是从江西过来的,而李师傅是桂林乡坪上村的,邵武的危师傅是江西黎川的,且《邵武县志》曾记载:“入闽有‘三道’,建宁为险道,两浙之所窥也;邵武为隘道,江西之所趋也;广漳航海为间道,奇兵之所乘也。”移民伊始,邵武就为联通赣闽的主要隘道,那么在匠作系统及建筑地盘侧样上应该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表2,黎川的尺子也并未统一。另外,由于行政区划的原因,省会福州对此地的影响也是有的,和平张忠兴师傅就明确说“现在做工一般用市尺,没有做特别的营造尺”、金坑乡的危功从师傅说“木工工具也改用福州的,使用起来更方便”。如表3所示,闽北地区的尺长不尽相同(图略),在现代化进程加速,交通愈加便利的今天及以后,这些尺子是否会不在,或者愈来愈趋同呢?反观之,和平的尺长是古已有之,还是近年来,趋同的事态演变至此呢?故文中的尺寸依旧按照现行米尺尺寸来进行标注。本地的工匠系统中并无书院一类,而是民居、祠堂、谯楼各成一体,探究其原因,多是因为书院的建设量少,也就参用了民居和祠堂的做法,现仅将书院的地盘与典型民居及祠堂做对比。就书院建筑而言,其特殊的使用功能造就其在地盘布局上有其特色。“书院,形成了其讲学、藏书、供祀——‘三大事业’的功能特点和学规、学田、学舍等完备的管理制度,”6),“若按功能划分,书院建筑大体上可分为讲堂、祠堂、藏书楼、斋舍和园景等五大部分”,7)“礼者,天地之序也”,作为传播传统儒家文化的教化场所,书院建筑亦是要追求中轴对称的,以明礼仪、训教化,即使由于地形所限,不能完全的对称,也是要把主要建筑放在对称轴上的。和平书院属于后者,地块地形不规则,规模较小,但是也有主要的轴线,且把主要建筑仪门、正厅放在了主轴线上。因现存和平书院为清朝重建的,文献中并未提重建时的依据,乾隆时期书院建筑已经成熟,有众多可以参考的实例,岳麓书院、嵩阳书院自不必说,附近的武夷书院也是历经多次的重建与在建,可供参考。那么“应士民所请”而建的和平书院是否会参考当时已有形制呢,还是会依原有形制在新址重建?现存书院面积仅600m2,主要功能为讲学,辅助功能还有供祀、厨房、餐厅、马房等。书院内东西向有约2m的高差,马房设在一层,主要讲学空间在二层;为天井式建筑布局,规模不大,共有两个天井院,前天井为主要功能,正厅内供奉朱熹的牌位(如4),见一层和平书院;四周为讲堂;一层厢房为马房(图略),见和平书院一层平面图。后天井为辅助空间,厨房、餐厅。相似规模的典型民居布局,门厅、前天井、正厅、后天井,两侧为厢房,一般情况下,正厅为两层通高的高度,正厅两侧的厢房为两层,而天井两侧的厢房为一层,屋脊高度低于正厅屋脊,以示正厢区别;楼梯一般设置在宝壁后方或者厢房内。而当地的祠6民居正厅18根柱做法7和平书院剖面图堂正厅做法除尺度上比民居稍大外,基本做法一致,主要区别在门厅上,祠堂的门厅一般会做成戏台,结构复杂,两侧也改厢房为侧廊,并改狭窄的天井为亮堂的庭院。而书院的布局与典型民居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前天井院二层为宽度约三尺的围廊,在民居中只有后天井院中才有可能会出现围廊,且数量不多。书院正厅做法与典型民居也是很不同,典型民居正厅一般做18根柱子,为三间,正间为厅,供奉祖先排位,厅内加两根柱,称为骑门柱,也称栋梁柱,据当地工匠说“住人的房子都要有骑门柱,祠堂没有”;正中屏风墙称宝壁。中柱称正架柱,檐柱称水瀑(pu)柱子,之间的柱子成为大金。正贴中,大金与水瀑(pu)柱柱间距一般在1m左右,为两扇门的宽度,而正架柱与大金之间的间距则视用地情况而定,是可变的。祠堂的做法与民居大致相同,仅是没有骑门柱与宝壁。而书院正厅做法较简易,正间两边各5根柱,用墙体隔开了与后天井的联系,供桌则放在了墙体的前面,这样一来正厅内部的采光就主要依靠前天井,采光效果明显变差,推测这种做法为后人加建;栋梁柱依然是各柱中最为精美的,但是书院正厅无骑门柱及宝壁,类祠堂做法。正厅前面为处理高差而做的十三级台阶,结合天井排水做,为一个4.1mx4.7m的方形天井,较之民居的狭长型天井,采光效果更好,更适合书院的特殊功能。

4书院侧样

本地属于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降雨量较大风势强劲,故民居屋面坡度较缓,一般为三分五水,做直水,即无举折,也有有举折的,当地叫翘杆水,做法为三分水做到脊童时改做四分。寺庙比较高,可以做到五分水。根据测绘,书院正厅的为翘杆水,从檐部到脊童分别为三分五、四分、四分五、五分五。当地大木构架为穿斗式,部分祠堂为使正厅更为敞亮,会在正间使用抬梁或抬梁与穿斗相结合的构架,而此间与尽间仍然用穿斗结构。书院正厅大金与水瀑柱之间用轩,构架比较简单。做法与当地民居做法类似,以廖氏大夫第正厅为例,如图六所示,在正贴中,前后水瀑柱之间的做法沿脊柱对称,大金与水瀑柱之间一般会做轩,多为磕头轩,且做法较质朴,轩板直接两坡坡下,只在正贴的位置用拱、蝴蝶木以及月梁架起,雕花等其他装饰也在此位置。次间一般不做轩。川一般为三川,一川会做成猫弓背,二川为月梁的形式,三川比较朴素。而装饰的重点主要也是在蝴蝶木、一川、二川、以及骑童上。宝壁也是很重要的,做法普遍是月梁以下两根骑门柱中间作实,两边空出作为走道。在尺寸关系上,骑门柱两边一般为0.85~1.0m,而中间部分则是可以调节的,但做法也是固定的,即板门,做好线脚及门套,之后被固定骑门柱中间。祠堂正厅亦有按这种做的,亦有正间用抬梁式的。

5书院砖瓦作做法

书院的外观与其他民居相似,建筑在民居中标志性不强,主要在于其墙体做法、山墙形式以及入口做法与当地传统民居的做法均相同。古镇民居墙体的砌筑方式比较统一(,一般是当地卵石及三层约50cm的线砖做基础,上面砌斗墙,斗墙分为空斗及实斗两种做法,实斗墙内一般放泥巴。古镇建筑入口的做法也很统一,入口墙面由匾额、石/木门楣、石/木门柱、门槛、门枕石以及排水口等组成。。建筑侧立面多做风火山墙,一字叠落式和匡斗砖筑山墙都有,不特意做风火山墙,而是顺着屋面坡度稍作修饰的山墙形式也是有的。

6结语

和平书院自始建开始至今,已有一千余年,历经风雨沧桑,培育了众多的莘莘学子,为历代学者纪念瞻仰,现存书院虽为后人重建,且已残破不堪,业已不再为育学之地,仅为游览景点,现仅梳理书院的历史脉络,并记录当前的书院形制及做法。

上一篇:武术发展论文:地方武术发展的历史情况诌议 下一篇:历史教学论文:艺体生的历史学习现况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