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培训教学质量控制浅议

时间:2022-08-21 05:14:43

电力培训教学质量控制浅议

摘要:结合培训项目质量控制的实践,对影响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对有效控制培训质量的四个环节及电力培训质量控制的有效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培训教学;需求分析;质量控制;有效评估

随着教育体制和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培训中心步入了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教育培训中心要想长期生存和稳定发展,就必须找准自己在电力公司、市场经济竞争中立足、生存乃至壮大的定位。要面向企业,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充分挖掘和利用现有资源潜力,开拓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空间。通过提高培训质量和扩展自身功能来增强教育培训中心的综合实力和整体服务效益,使教育培训中心步人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因此,如何提高培训质量是教育培训中心要研究和解决的新课题。

一、影响电力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

(一)培训需求分析不全面

培训没有建立在科学的需求分析上,主要表现在:一是培训组织需求,即培训单位组织目标需求分析、组织资源需求分析、组织物质与环境分析、工作岗位分析(包括一般工作岗位分析和特殊工作岗位分析)等;二是培训学员需求,通过分析个体现有状况与应有状况之间的差距来确定谁接受培训以及培训的内容;三是培训目标确定,即明确学员应该学习什么,达到怎样的熟练程度;四是教学设计分析,应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培训教学中的问题与需求,确定目标,明确解决问题的措施与步骤,选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然后分析、评价其结果,以使培训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但是,常常是因培训需求分析不准确、不全面,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使得培训工作缺乏针对性,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培训方法选择不适当

培训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同的培训方法具有不同的特点,其自身也各有优劣。要选择到合适有效的培训方法,需要考虑到培训的目的、培训的内容、培训对象的自身特点及企业具备的培训资源等因素。一是培训方法和技术落后。大多运用传统的模式授课,“培训师讲,学员听”,从而产生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学员失去对培训的兴趣。二是许多培训师根本没有分清培训与教育的界限,在培训时往往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培训双方的交流与沟通,忽视了学员的学习取向是要学习和掌握急需的技术知识和职业技能,忽视了培训的关键在于改变学员的技能水平,从而导致培训质量存在问题。

(三)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

培训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一是组织需要,即培训内容是否与企业战略、业务或变革等相适应;二是学员需要,培训内容能否满足岗位工作的需要、学员所不具有的、能帮助学员解决工作问题等。目前,培训内容针对性不强主要表为:一是培训师往往把培训的重点放在宏观的理论上,甚至有的培训师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压缩饼干”的方式传授给参训学员,其内容偏重理论性、系统性、基础性,缺乏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忽视经验学习和实践学习。二是培训内容陈旧,注重过去,忽视现在和将来。三是培训内容随意性大,其内容“虚”、“空”,脱离生产实际,严重影响了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培训的效果。

(四)培训信息沟通渠道不畅

许多企业重视培训的前期准备、策划和选择过程,而当进入实施阶段时,却忽视了对培训的监督和沟通。培训实施过程需要必要的监督,以便实时掌控学员的学习信息,同时可以使培训活动在不断的反馈过程中得以改善。而实际情况是培训一旦开始就很少有人过问,直到结束时才进行简单的考试。学员通常都是被动的学习,没有主动地参加到培训中去,培训中缺乏沟通。同样的培训课程,有的学员学习效果很好、获益匪浅,而有的学员却收获甚少,就是因为缺少监督和沟通造成的。

二、控制电力培训质量过程的四个环节

培训质量控制是一个难度较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培训活动的始终,从培训需求的分析到培训活动的实施、培训效果的评估,其间都有质量的控制问题。要抓好培训的质量控制,以下几个环节尤为重要。

(一)做好培训的需求分析

培训需求分析是指通过周密调研,确定培训对象现有的知识、能力与从事职业(岗位)工作所需求的知识、能力之间差距状况的一项活动。培训需求分析有5个步骤:一是明确组织的总体需求;二是明确并分析岗位对人的要求(一个企业应该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每项工作需要的那些能力);三是分析现有人员的能力水平;四是明确现有能力和要求能力之间的差距;五是识别差距中可用培训来缩小的那一部分,以确定培训需求细则。培训需求是培训工作的起点,是培训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环。培训质量控制的第一步就是要诊断并发现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培训需求分析要明确目的意义、内容确定、分析模式选择、分析方法选取等主要环节。

(二)设计可行的培训方案

一是要处理好培训计划、培训方案、培训大纲三者的关系;二是培训过程设计要考虑的一些有效因素,如针对培训对象职业特点的培训活动;三是要注意培训方案内容的完整l生。一般来说一项完整的培训方案应包括如下内容:培训目标及指导思想、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教员、培训形式及方法、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教材、培训要求、考核等。

(三)选聘优秀的培训教师

教师的质量影响着培训的质量。培训的教师不同于一般初、高中和大学的教师,他们除了具有教师应有的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专业所需的知识。所以说,培训部门的教师是“双料”型的,培训教师既要熟悉教材,又要了解生产和实际工作,又要能对教材进行再“创造”,尽量把新技术、新经验,新思想及时补充到教材中,并把相对陈旧的内容删去。特别是要在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多时,教师只能把内容“浓缩”成精华传授给学员。目前教培中心管理类、技能类培训教师较少,尤其是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能为中高层次管理者、中高级技能人员讲课的培训师更少。企业一些管理者虽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的知识,没有培训技巧和培训经验,不能很好地担当兼职培训员的角色。为此,加强培训教师的建设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

(四)实施有效的质量评估

确定了培训要求,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挑选了优秀的培训教师,并不等于培训质量就有了可靠保证,还有很重要的一环,即培训评估。所谓培训评估就是对培训效果的确定。培训评估的目的在于改进今后的培训工作,并把没有收效的培训方案淘汰掉,为今后改进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三、形成电力培训质量控制的有效机制

无论什么培训都包括四个闭合的过程: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设计、培训教师选聘,培训效果评估。任何一个培训都必须进行质量控制管理,通过过程管理、过程控制,把培训的缺陷消灭在培训结果形成之前。

在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中,我们抓住了以上四个环节,认真进行了需求调研和分析,构建培训框架,制定了可行的培训方案。该方案在培训环节上,将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现场培训两个阶段。在培训质量控

制设计的框架上,我们是把项目开发、需求调研与分析、培训内容和设置、培训方法的选择、培训效果的测评、以及培训质量的跟踪作为系统工程来设计。在进行培训方案设计时,一是分析新进大学生人员结构情况;二是确定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模式;三是设计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内容;四是研究并选择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方式,即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讲授与操作训练相结合、团体活动与实地参观相结合、行为标杆与专题讲授相结合;五是确立新进大学生岗前培训重点;六是制定科学可行的培训实施方案;七是制定详细的质量监控、学员管理、操行成绩评定等办法。对教师授课、学员学习、培训管理、后勤服务等进行全方位监控。为此,该项目的培训效果得到了学员和电力公司的高度评价。

总之,培训质量要靠过程控制,任何培训,都是由许多小的过程所形成的一个培训链组成的。如果在某一点上控制得不好,都容易产生质量问题。当然,对培训质量的控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需要长期持续的积累。在每次培训过程中,要积累很多数据,将其记录保存下来,为改进后续的培训提供参考,提高电力培训质量。

上一篇:本田混动Insight上市 亮点少难敌普锐斯 下一篇:唱响文化 论道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