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自然环境与生物圈的和谐统一

时间:2022-08-21 05:03:15

如何理解自然环境与生物圈的和谐统一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要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大自然,珍爱生命,认识人类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都是生物圈的组成部分,理解人与生物圈的辩证统一,是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我国公民的生物科学素养,培养爱祖国、爱家乡的情感需要;也是弘扬科学精神,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自然环境;生物圈;和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171-01

大自然的和谐,首先体现在植物与自然和谐的一面。从一个植物体的构成来看,它可以分解为几个不同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这些部分之间彼此又通过维管束和谐联系着。根、茎、叶这三部分叫营养器官,花、果实和种子叫生殖器官。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当营养器官发育旺盛时,植物的开花、结果就少;而营养器官发育不旺盛时,植物也不能结出很好的果实。只有二者和谐发展,植物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才能不断的繁衍生存,不仅把自然界被装点得多恣多彩,而且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在一个由许许多多的植物体所构成的森林中,因为有了许多不同色彩的花、叶构成的色彩美,有了紫藤老茎盘曲蜿蜒、如若龙盘蛟舞的形态美,有了雪压青松却依然苍劲挺拔、经冬不凋的意境美,最终使这个柔合了各种美于一体的森林,因为宁静,因为舒适,使人感觉清凉,使人感叹“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使人忘返而“停车坐爱枫林晚”,使人感受植物与自然和谐的一面。

大自然的和谐,也体现在动物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如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是与周围环境和谐相适应的: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时动物与自然已是和谐一体了;而七星瓢虫背上嵌着一些黑色斑点或花纹,颜色鲜明耀眼。单从隐蔽的角度来看,对瓢虫非常不利。但瓢虫的腿关节处能分泌一种带有恶臭的液体,使飞鸟不愿去吃它,而且它身上鲜艳的颜色给吃过瓢虫的飞鸟以深刻的印象,这样一来,飞鸟就再不上当了。瓢虫身上的颜色就形成一种警戒作用,这也是动物长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又如在自然生态中,生物种内竞争和种间竞争过程要接受自然界的考验:拥有适应于生存竞争的生物性状的那些生物便被保留了下来,不适应者便被自然所淘汰。这是动物为实现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一种生存竞争,最终强者在进化过程中演译了生命和谐美的一面。只有我们把自己溶入大自然,去欣赏“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拔青波”时,去“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时候,才能真正感受动物与自然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大自然的和谐还体现在人与自然和谐的一面。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并且始终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与大自然脉动相连,平衡与协调发展,和谐共处在一个生物圈中,人类才能永生不息。因为我们的生存无不依赖于自然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如土壤、空气、水、气候、森林、草原和各类动植物,对我们来说都是和谐相处的一分子而已,我们的命运与大自然的命运已紧密交织在一起。因此,我们在教《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这一章书时,应启发学生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系统内各种生物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是和谐共处的。人类生活在生物圈中,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衣、食、住、行以及各种生产、生活所需要的物质必须从大自然生态系统中去索取,而由生产、生活产生的废物又要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去。因此,人类改造自然时绝不能去破坏自然,而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从而让学生理解,要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就必需尊重自然、善待自然,自觉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让学生再次去感受“天苍苍,夜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一已久逝的和谐自然的画面。

大自然是博大的,它包容万物,千变万化,让学生无比神往;大自然是探索不完的,它那盛开的花朵、奔跑的动物,让学生无比喜悦;大自然更是和谐的,一片森林、一条小溪、一块绿洲,人类置身其中,与大自然进行交流,让学生无比舒适。从而使学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那一份和谐,理解主要由动物、植物和人类构成的生物圈的统一。

统一的生物圈首先可理解为生物与无机物间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物质流动:因为自然界的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如我们在认识了植物与自然和谐的一面后,得知只有两种器官和谐发展,植物才能成为一个整体,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才能协调进行: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而呼吸作用又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质;动、植物的遗体被分解者分解后,也重回到无机环境被植物吸收和利用,然后再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此外,在寒温带的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几乎停止,但是那里的人们并没有感到缺氧,是因为其他温暖地区的植物不断释放出大量的氧,氧能够随着大气的流动而流向四方。这种万物的交错联系织就了一个生态系统网,也形成了生物圈的统一。

统一的生物圈还可理解为各生态系统在能量流动和信息的构成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如我们认识了人与自然是一个和谐整体:从微观上来说,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细胞的生活都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核内都含有遗传信息。生物圈中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通过分化形成组织、器官等进而形成生物体,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是相统一的;从宏观上来说,人类生存所依赖的资源与自然生态系统是紧密相连交织在一起的。而各生态系统由于地域相隔,表面上看来好像毫不相干,但实际上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河流连通着海洋,森林通过强大的蒸腾作用增加降雨,又通过茂密的枝叶和根系来保持水土,因此,森林也影响着河流;海洋蒸发的水蒸气,随着大气飘向陆地上空,又能形成雨和雪,最终把各个生态系统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由此可见,整个生物圈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通过能量、物质和信息联系,人与其他生物、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最终联系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参考文献

[1]雷志惠.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3).

上一篇:关于“教案”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浅谈英语教学与交际策略训练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