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时间:2022-08-21 04:25:55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摘 要]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在长期内存在均衡稳定关系,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但是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增长速度过快。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南宁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步下降,但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关键词]消费需求;经济增长;投资率;消费率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2-0099-02

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扩大消费需求两个方面。扩大投资需求,就是要通过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激活国内投资市场,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扩大消费需求,就是通过增收、扩大信贷等经济杠杆,激活国内消费市场,从而带动经济持续健康增长。南宁市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和扩大内需、消费,同时充分利用北部湾经济开发和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成的机遇,着手打造经济起飞的平台。

2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分析

2.1 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名义经济周期在大体上保持同步变动的趋势

从“十五”时期到“十一五”时期前三年(2006―2008),南宁市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较快而平稳,最小值8%,最大值14.6%;但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不均匀,最小值-7.55%,最大值51.74%。固定资产投资周期与名义经济周期在大体上保持同步变动的趋势,但又具有一定的差别。这主要表现在:第一,峰谷位置在时间上有所差别,经济增长往往滞后于固定资产投资一年达到峰值或是开始上升。第二,南宁市近10年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幅度。以年度增长率的离差系数(标准差/均值)来衡量,1999―2008年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的波动幅度(0.5048)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幅度(0.3685)的1.37倍,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波动幅度(0.3542)的1.43倍。

2.2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关系检验

选择2000―2008的年度数据,并对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分别剔除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和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变动因素的干扰。

固定资产投资函数的选择:GDPt=B0+Bl×FAIr+ut

式中,FAI为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额,GDP为南宁市生产总值,ut为随机误差。

2.3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

选择ADF检验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结果是,在5%和10%的显著水平下,以AIC准则为标准,GDPt、FAIt都是I(1)变量,其一阶差分GDPt和FAIt均为平稳时间序列。选取Engle-Granger两步法(E-G)来进行协整检验,单位根检验结果表明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均为一阶单整。即:GDPt~I(1),FAIt~I(1),因而可以进行协整回归,其结果如下:

GDPt=0.1526+2.151FAIt

(6.93) (21.86)

R2=0.899 DW=1.508

根据Durbin.Watson法对ut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显示两变量GDPt和FAIt是协整的,即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在这一时段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

2.4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通过选取滞后长度,可以看出,原假设“GDP不是FAI变化的原因”和“FAI不是GDP变化的原因”均被拒绝了,说明两者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即南宁市经济增长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3 南宁市消费需求与GDP的关系分析

3.1 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近10年南宁市全市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稳步增长,但是农民收入和消费增长要相对缓慢,同时南宁市在全国所有省会中消费总额居于中等地位。

3.2 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比重逐步下降

消费需求是经济增长中份额最大,最稳定的需求期间,虽然南宁市的最终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但是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份额最大的需求,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1999―2008年,南宁市最终消费率平均值为52.27%,同期的投资率平均值为27.1%,而净出口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仅为3.2%。更重要的是,与投资相比,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较小,是经济增长中最为稳定的因素。消费需求的刚性决定了在GDP年新增额中,消费需求波动幅度远小于投资等其他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惯性最大,因而,消费成为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3.3 消费需求弹性表明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南宁市名义消费弹性系数在0.31~5.15,并且大部分都在2左右,且最小数值大于0.31,这说明南宁市消费富于弹性,国家实行扩大内需、刺激消费的政策可以很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这期间,名义消费弹性系数平均为2.15,这说明我国名义消费每增长1%会带动名义GDP增长2.15个百分点。从总体上看,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比较大。

4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消费需求与GDP的关系分析

4.1 南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过高,增长速度过快

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南宁市的固定资产投资率在高位上持续提高,1999―2008年的平均投资率为50.2%,已经远远超出了全国的平均水平38%。工业化推动、城镇居民住房制度改革、积极财政政策、地方政府追求政绩、城市化水平加速是造成高投资率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承接国际产业转移与高储蓄导致投资需求偏高。

4.2 南宁市投资与消费结构不合理

4.2.1 农村消费影响消费总量不足

农村消费需求主要是指农村居民满足消费需要并且具有货币支付能力的支出。目前,农村人口占南宁市人口半数以上,潜在的消费能力巨大。但是,由于农产品价格的低迷,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等多种因素,农村居民消费不足。

4.2.2 收入因素影响了消费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南宁市居民收入水平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还是远低于GDP增长速度,居民增收缓慢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消费需求的扩大;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也导致消费需求不足,高收入阶层的平均消费倾向低,其消费需求逐渐接近饱和状态,消费增量低于收入的增量。低收入阶层边际消费倾向显著高于高收入阶层,但由于缺乏健全的收入补助机制,使得大量低收入阶层有消费欲望但缺少必要的消费能力,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4.2.3 供给因素影响了消费意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但是市场供给未能适应具有不同收入和富裕程度的消费者的需要,致使消费结构出现断层。由于产业结构和地区经济结构雷同,前几年的重复建设形成了大量的无效供给,加剧了市场供给的矛盾。一些企业比较注意研究城市居民消费需求,但对农村市场却注意不够,许多产品的性能和价格水平脱离了农民的实际需要,直接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扩大。

4.2.4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导致消费需求不足

南宁的高投资促进了经济的高增长,但由高投资推动的高增长模式是建立在投资效率低下的基础上的,是高投资、高消耗、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因此,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必须依赖更高的投资规模,从而导致了投资需求偏高。

5 “十二五”提升南宁市经济发展的对策

5.1 调整南宁市投资需求的财政政策

5.1.1 完善财政体制,抑制非理性投资

地方政府违背经济规律,过多地使用行政命令、指令性计划等方式对本地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直接导致本地区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在南宁市目前的财政体制中,财政收入具有相对集中性特征,财政支出具有相对分散性特征,二者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地方政府支出成本与收益的不对称性,从而导致了地方政府具有推动投资过热的内在动力。为了釜底抽薪,从根本上抑制非理性投资,必须完善当前的财政体制。

5.1.2 改革财政支出政策

当前的财政支出结构还不尽合理,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性支出不足;二是重要产业和重要领域的财政投资不足。可加强社会公共性开支,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大重要领域的财政投入力度,从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5.2 改善南宁市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加大对南宁农村基础设施财政资金投入的力度,保证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速度。强化政府投资基础设施所引发的连带效应,发挥政府投资农村基础设施所起到的促进农业发展和吸引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双重作用。发挥南宁地区特点和政策优势,改善农村固定资产投资状况。抓住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资力度,重点加大对以农村乡镇和村庄为单位的小型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强化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体地位,强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再调整,通过激发农民的投资热情、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壮大县域经济活力“三大”发展路径,增加农民收入,为扩大农户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提供资金保证。

5.3 改革南宁市居民消费需求税收政策

提高就业率,促进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加,促进居民消费需求提高。通过完善税收综合调控体系来缩小收入差距,从而提高居民整体消费需求。在完善个人所得税、充分发挥其调控功能的基础上,开征和建立同个人所得税配套的相关税种。通过调节税收政策走向来突出税收重点激励作用。税收政策向农民倾斜,提高南宁市农民消费水平。改善农民消费的外部环境,提高农民消费需求。税收政策向服务业倾斜,提高居民消费水平;清理抑制当前消费需求热点的税收政策。

5.4 加快融入环北部湾经济圈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步伐

环北部湾地区作为中国与东盟跨海联结的纽带,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合作基础和广阔的开发前景,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环北部湾经济圈的构建与开发,有利于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一体化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合作的内涵,加强中国与东盟双边睦邻友好关系。

广西将加强与有关东盟国家在沿海和陆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区域金融合作、跨境合作区、资源开发、物流、旅游、口岸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项目建设,为区域经济合作奠定基础。特别是要以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平台,鼓励企业参与,深化商界合作,促进相互贸易与投资,推动区域内务实而有成效的经贸合作。

[基金项目]南宁市人民政府2010年度立项课题《固定资产投资与扩大消费问题研究―基于南宁市的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上一篇:美国金融危机对山东省外向型企业影响的策略研... 下一篇:国外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