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画诗人——柯罗

时间:2022-08-21 04:03:35

摘 要:柯罗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也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本着自然主义的态度,画风清新且洋溢着诗一般的梦幻。柯罗主要倾注于风景画的绘画,经常在大自然中写生,作品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丰富情感。

关键词:巴比松画派;风景画;柯罗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72-01

让·巴蒂斯特·卡米耶·柯罗,是法国19 世纪最出色的风景画家,也是巴比松画派的代表人物,与17 世纪的普桑及克劳德·洛汗并称为法国三大风景画家。柯罗一生未婚,家境富裕,但很晚才得以献身他所酷爱的绘画。虽如此,他还是留下了三千多幅作品,其中大多为风景画。柯罗说:“在我的生活中,只有一个梦寐以求的目的, 这就是画风景画”。他的风景画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丰富炽热的感情。他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自然,描绘风景,精细入微地刻画着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柯罗在近八十年的生涯里,三度去意大利、瑞士,并到过荷兰、英国等地,一生陶醉于当地景色,面对自然,创作了无数风景画。甚至在近八十岁高龄时还前往阿拉斯、桑斯等地旅游,体验不同的自然景致,领略大自然的无穷奥妙。对他来说,这些地方的原野和树木,不仅是创作上的对象,更是心灵上的源泉。凡是他落笔之处,无论是阳光明媚的晨曦,或是薄雾缭绕的黄昏,都是那样的充满魅力和诗意,显现出时光流逝过的痕迹,《蒙特之桥》就是这样一幅杰作。

画面中近景是两株突兀呈现的树干,树形扭曲而苍老,一些新抽出的枝条布满了细嫩的绿芽。远处一座多孔石拱桥静静矗立,斑驳的桥体隐现着历史的苍桑。桥下的河水缓缓流着,清澈晶莹,山色林木的倒影在流水的追逐下隐现不定。水面上荡舟者悠然自得,给这幅静穆朴华的画面增添了一线生机。《蒙特之桥》一反传统的细微刻画,只用连续不断的桥孔和参差的树干交织成令人回味的节奏,宁静的水面上荡舟者的红帽更是给幽深的空间增添了无限生机。

柯罗并非一开始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同,直到1840年《小牧羊人》一画在沙龙展出,由政府以一千五百法郎购买,存放在法国梅斯欧荷院美术馆,才第一次被评论界视为法国风景画大师。《小牧羊人》有一股柯罗以前作品中所没有的诗意。这幅画远方的天色微红,已是黄昏,在逆光照射下,小牧童靠着笔直的树干吹笛子;左边光线阴暗的树林下,几只山羊聆听着主人的乐曲,悠闲地吃草。大文豪波德莱尔说:“我们甚至认为对柯罗而言,渲染了世界的光线都降了调”。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柯罗的画中主要是抒发个人的情怀,强调切身的感受,风景和形象都是有梦幻的、沉思的特征。这时的柯罗熟练地掌握了油画的色调技巧,成功地运用了银灰色的调子巧妙地烘托出清晨和黄昏。正如《蒙特枫丹的回忆》所表现的:晨雾笼罩着河面,温润的花草吐露着芬芳,一个巨大的古树在风的吹拂下摇曳生姿。母亲带着孩子在水边采摘落叶,充满宁静、温馨而又亲切的感情。它是理想的风景画,也是一首真实的抒情诗。诚如朱尔·雅南所说:“没有人像柯罗一般地诠释希腊田园诗。这完全是他自己的一套方法。在他的画中有一股难以言喻、相当细腻的;在他的画中,现实的自然和理想美妙地结合在一起”。

柯罗虽然以杰出的风景画大师而闻名于世。但是他的人物画也非常出色。《蓝衣少女》、《戴珍珠的少女》、《梳妆》都是柯罗的肖像画代表作。据说柯罗作画从来不选地方,常常坐在大路的正中写生。越是平凡的景致,越能使他施展才能。即使面对最繁琐的风景,他也能从容不迫地简化和提炼,发掘出和固定下它的隐艳馥郁。

19世纪时,法国绘画在造型艺术中取得了压倒一切的地位。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渴望发明和创新,但这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且导致各派兴起的繁荣局面。柯罗的一生经历了这些美术运动,然而他始终忠实于对古典主义的研究,他热爱自然,坚持面对大自然户外写生,成为印象主义的楷模。正是这样的柯罗,以像抒情诗般美的风景画独立于法国画坛,影响后世。

参考文献:

[1]朱伯雄.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2]张道森.中外美术对比发展史.辽宁美术出版社,2011.

[3]何政广.世界名画全集——柯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上一篇:浅析动漫衍生品研发的现实意义以及品牌推广 下一篇:论水彩画的艺术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