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院地合作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时间:2022-08-21 01:49:16

探索院地合作模式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是于2004年由中国科学院和嘉兴市人民政府签约共同组建的应用性研究和成果转化机构。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发展,目前已入驻12家中科院研究所(上海微系统所、广化所、声学所、兰州化物所、理化所、物理所、微电子所、上海硅酸盐所、遗传所、成都有机所、金属所、生态环境所)。在中科院入驻研究所和嘉兴市的全力支持下,中科院嘉兴中心完成了首期硬件条件建设,建立了12家以应用性研究、技术转移转化、中试孵化和产业化推广为核心业务的工程研发中心,同时吸引了当地企业2亿多元的项目投资,建立了9家以科研核心团队创立的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公司。

中心积极贯彻“以项目为切入点、以企业投资为主体、为地方经济产生新增产值”的精神,大胆探索灵活的院地合作模式,创新体制机制,以创新型成果转化平台为实体,积极鼓励多元化发展,集聚人才、集聚资源,另辟溪径,与研究所、大学形成错位发展,扎实把中科院的源头技术与当地企业融合在一起,已初步显现出强劲的生命力。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浙江省省委书记赵洪祝,浙江省省长吕祖善等领导多次亲临视察,对中心取得的进展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多方面推动院地合作

院地双方共建平台型的合作模式

三年多来嘉兴市地方政府已对中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完成投入1.89亿元。中心现有面积75万平方米,同时地方政府还提供了5000万元项目专项资金、人才政策和交通、住宿等一系列的生活配套条件。

中科院各入驻研究所提供了一流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化项目,现有固定人员303人(包括博士74人、硕士90人),其中有43人直接来自于入驻的12家中科院研究所的核心科研团队。他们累计开发实施项目155项。建成了无线传感、分子化学、纳米晶磁体等15个实验室、设计室、技术开发部,配套建立了10条包含采购、生产、销售等一体的中试生产线。

规模型的技术转移机构的建立,使中心不再局限于像过去研究所搞点对点的项目合作模式,而是不断寻求一批规模较大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长期的、稳定的、全面的战略合作,包括项目投资、商业策划、市场营销、技术集成、项目中试等全方位的合作,确保既有正在实施产业化的合作项目,又有共同科研开发的合作项目,还有后续储备的合作项目。使一批研究所的技术和项目,通过平台源源不断向嘉兴、浙江和长三角地区输出,不断地延伸中科院的创新价值链,也使中科院技术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科研成果转化成熟产品

嘉兴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中科院嘉兴中心联手开发新产品,一个关键因素是中心较好地填补了从技术到产品过程中一个相当不确定性的工程化环节。以往如果直接把研究所的成果从实验室转化到生产环节的企业,企业一般都非常为难:设备从哪里来,工艺技术缺乏,产品质量不稳定,成品率低……一堆的问题留给了合作的企业,引进成果和技术往往失败率大大增高。因此中心在项目和成果转移转化之前,一般要在内部经过半年到一年的中试放大和工程化开发,既检验成果的技术和工艺成熟度,又检验市场对新产品的接受度。整个环节运转很好后,再把成果转给企业,使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走出了新途径:从以前的纸上谈兵式项目说明书到现在的转移给企业一整套完整技术和成果。从实验室99%的失败、1%的成功做到生产产品过程中99%的成功、1%的失败,就是把科研成果做到成熟产品的过程,这个过程本来是技术人员的短腿,但是中科院嘉兴中心则通过工程化和中试放大,把这条短腿变成了中心的优势。

实验室的很多成果只有经过多方面改进,进行中试放大,才能够判定是否符合产业化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企业引进新产品的积极性。假如没有经过中心的工程化过程,直接被企业引进,那么失败的风险就会全部由企业承担,现在通过中心功能的发挥,企业从中心引进新成果的风险被降到了最低程度。

探索建立风险和利益合一的激励机制

技术有风险,市场更有风险。项目合作中最需要的是信任,最难的也是信任。怎样才能换得合作者信任?中心的基本做法是“与企业一起来”:把龙头企业吸引过来,把核心科研团队拉进去。

在中心与企业已有的合作项目中,不再是以前传统的“技术入股”。几乎每个项目无一例外,核心科研人员均有近50%现金入股。按项目组建高科技公司,核心科研团队个人现金入股,可以较好地克服合作企业对项目的不信任问题。一是项目一旦有核心科研人员个人现金出资,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企业的投资信心,合作推进快,洽谈周期短,从项目洽谈到企业投资,一般只需要短短的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而这个过程在以前或许要1~2年的时间。二是核心科研团队投在项目中的时间精力比较到位,这样项目转化效率高,成功比例高。同时通过这一途径,企业和科研人员成为利益共同体,双方都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业之中。

培养科研人员树立市场化、产业化理念

把中心的技术团队融入到沿海发达的市场氛围中,用市场理念改变科研人员的思维。嘉兴中心的评价标准不是各分中心每年发表多少论文,不是获得多少项国家奖,而是看他们为当地企业做了什么,为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做了什么。这样的评价标准决定了中心再也不能闭门搞科研,而是必须主动承接市场,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科研创新。

思维转变的结果是带动各分中心的科研成果和当地企业相互融合。按照企业的需求进行科研创新,科研成果要得到企业的认可,成为嘉兴中心科研人员的新理念。一组数据可以表明这个明显的变化:2005年,中心的37个科研项目全部来自于中科院;2006年,中心的70多个项目,有27%的项目来源于嘉兴当地的企业;2007年,在155个项目中,来源于企业需求的项目数达到了83个,超过了50%。

公司化管理模式也加速了思维的转变,这些由高技术孵化的产业化公司,一切靠自我造血、自主发展,因此所有提供的成果、转让的项目、输出的技术和技术服务只有受到市场的欢迎才能够继续生存。

队伍从研究所出来,缺的不是技术,因此中心经常组织一批成功企业家来讲述创业中曲折的成功史,营造创业氛围,煽动创业激情,帮助青年科研人员从纯科研中走出来,培养其成为集科研和创业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邀请国税、地税、工商以及风险投资专家来中心开展一些创新创业的业务培训和指导。

队伍建设多元化和管理模式企业化

嘉兴中心经过前期的发展,人员队伍已经有了很大的扩展。随着队伍的增大和项目产业化的需求,中心已经开始注重队伍结构的调整。目前300多名人员,结合了科技研发型、经营管理型、市场拓展型、工程技术型四大类。不仅从研究所、从海外引进博士、研究员,也非常注重从企业引进工程师和技术员,引进管理型人才和市场销售人才,逐步把中心队伍结构

调整到项目产业化的需求上。

按照企业的模式管理和运作,尽管各分中心是嘉兴市编委批准设立的科研事业单位,但在实际运作中,无论从理念还是模式上,中心并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一个科研事业单位来运作,更多的是引入了现代的企业制度和企业文化。

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取得好成绩

仅短短三年多时间,15个实验室的建成和10条中试生产线的建成,303名优秀人才的引进,155项重大研发和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一年4,7亿多元的GDP贡献,民营企业的家门口对接、新兴产业的悄然崛起……中科院嘉兴中心依托项目为核心,在自身加快发展的同时,也在服务地方经济,推动中科院研究所的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07年为嘉兴及周边城市创造了4.7亿元的“绿色”GDP

在三年多里,整个中心开发新项目和新产品155个,企业转化项目的产值从2006年的8000多万元一跃达到了2007年的4.7亿元。2008年上半年项目产业化又实现产值4.4亿元,有望全年接近10亿元。

在嘉兴当地引入和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

由于历史的原因,嘉兴一直是江南的农业主产区,工业以传统轻纺工业为主,在电子、新材料、能源、环保等方面技术和产业都比较弱,中科院12家研究所入驻后,嘉兴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芯片的批量生产,有了汽车电子和蓝牙技术结合的数字新媒体产业,有了自主开发、代表国际先进水平的纳米晶软磁材料中试生产线,有了太阳能系列产品的能源产业,有了先进的镁合金技术产业,有了用微波法聚酯回用技术孵化的新高分子材料产业,有了替代进口的皮革化工产业,有了分子筛核心技术孵化的环保产业,有了无醛环保胶合剂产业等。中心项目已逐步成为嘉兴等地企业抢手的“香饽饽”,每年有上百家企业负责人主动来到嘉兴中心选项目。

承担了当地经济发展中急需的一批重要项目

中科院嘉兴中心累计合作共建企业已达47家,包括嘉兴以外的浙江企业7家,苏南企业5家,初步实现了当初立足嘉兴、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的发展目标。承担了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个、国家军工项目8个、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2个、浙江省绿色化工重大科技公关及示范应用专项各1个,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7个等。

为嘉兴当地的节能减排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中科院嘉兴中心章俭博士研制的治理猪粪沼液的生物活性陶瓷,可将乌黑散发着恶臭的沼液变成清得可看到底的清水,曾经让当地群众十分头痛的猪粪沼液排放污染问题有望得到彻底解决。另外废旧轮胎打碎,提炼后可变成电脑打印机的油墨原料回收的汽车尾气可转化为空调等等自主研发的“变废为宝”的节能减排科研成果,已经与当地及周边企业结成了“亲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项目进展

中科院嘉兴中心积极立足嘉兴、面向浙江、服务长三角,着力构筑创新平台、努力创新体制机制,以增强浙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层次为目标,贴身服务于浙江省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对推动浙江省和嘉兴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节能减排成效日趋显著,已经开始显现出对当地经济发展较强的活力和动力,并不断推出一批高水平研发的产业化的项目。以科技创新推动当地经济在逆境中保持持续增长

声学所嘉兴工程中心以全国电声行业权重60%以上的嘉善电声产业为基础,依靠科技创新成功助推浙江新嘉联电声集团2007年在深圳上市,嘉兴中心自主研发的扬声器在线检测仪、蓝牙系列产品即将成为浙江新嘉联电声集团竞争市场的新产品。通过中科院声学所、微系统所、微电子所在嘉兴的三家IT工程中心的入驻后集聚氛围带动的技术向产品及产业化的转化,嘉兴科技城的产业实现总产值从2006年的2600万元,上升到2007年的3.8亿元,2008年有望突破20亿~30亿元。

引领嘉兴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无线传感网嘉兴工程中心在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和工程化后,其双向TDD-OFDM多用户高速移动图像传输技术和产品分别应用在了奥运火炬传递、浙江省首条智能数字航道、上海浦东机场电子监控、2006年上海六国峰会、上海智能交通网建设、上海及宁波市的公共安全体系中等。材料与化工技术工程中心开发的聚合物复合轴承系列产品替代进口应用于新建成的杭州湾大桥、三峡水轮发电机组、上海磁悬浮轨道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部分产品出口用于米格战斗机,推动一家年产值3000万元的民营企业年产值翻至1.4亿元。

推动浙江省高科技新兴产业的加快发展

物理所工程中心的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已成功转让并推动项目在7家企业孵化出10多家科技企业,累计吸引企业投资2,65亿元,带动了浙北一个光伏产业群体的快速发展,2007年实现产值近4亿元。微系统所的轻合金技术项目在中科院嘉兴中心转化后,在嘉兴孵化了嘉兴中科亚美合金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始为摩托罗拉、松下、CM、BOSH等国际一流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形成良好的市场前景。

发展设想

展望未来,中科院嘉兴中心将依托前两年形成的良好发展基础,立足更高的起点,抓住机遇,开拓进取,努力再上新台阶。继续引人、引所、引项目,加快平台建设;强化与企业合作,面向市场、面向产业化、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同步发展;探索新机制、新体制、新模式,促进中心更加健康的发展。

在符合产业价值链的规律下加快发展

坚持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努力加强工程化、产业化,努力推动和促进中科院研究所的技术和成果变为产品,产品变为商品,商品演变为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化基地。把着力点落在要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中心的成果转移,促使企业形成新的产品,改革新的工艺,提高自主知识产权的占有率,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推动地方经济结构提升。

发挥好中心的集成优势

探索一种机制,发挥好整体性的技术集成优势,建立优势联合体。在中心内逐步拆掉相互之间的篱笆,在项目上形成互补和合作,在实验室和中试基地上实现共建共享,人员上互相交流学习。逐步形成学科交叉,技术交叉的综合性开发和转化平台,承担更多的国家、省重大科技项目,为地方解决重大技术难题或行业技术难题。

上一篇:依据学校学科特点 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技术转移... 下一篇:构建创新服务体系 扶持科技企业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