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时间:2022-08-21 01:34:07

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摘要:水安全一直是我国政府部门重点关注的问题,特别是生活饮用水的安全问题,它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做好水质监测,提高生活用水质量,是关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饮用水;水质检测;安全;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 TU991 文献标识码: A

生活用水是指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水体,它是水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当然,也是出现问题较多的领域。近年来,由于水质检测不达标而引起的生活用水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屡次危及到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水质检测是保证安全供水的前提,其主要目的就是检验水的成分是否与水质指标相吻合。水质指标是描述水质量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来表示。而在水质检测过程中,从取水、净水、配水到供水管网的每一个环节都关系到水质是否达标,关系到能否为用提供合格的饮用水服务。

1、生活饮用水水质检测的安全标准

1.1 保证良好的感官性

从水的色泽、外观、嗅味可以直接判断水质的感官性状,是人们判断水质及其可接受程度的首要和直接指标。饮用者几乎完全依赖于自己的感官来判断水质及其安全性。如果水质混浊、有异色、有异味,就会使饮用者感到不安全而拒绝饮用。

1.2 确保流行病学安全

流行病学安全指的是确保水质微生物学质量的安全性,防止饮用水体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目前,微生物污染仍然是饮用水安全的最大威胁,常见的水体传染疾病主要是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是腹泻,污染来源主要是被人或动物粪便污染的水。

1.3 不引发急慢性中毒

安全饮用水要确保人群终身饮用不会引发急、慢性中毒和潜在的远期危害。近年来,水中化学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这些化学物质在水中残留时间长,多数不易被降解,可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作用。高浓度短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急性毒性作用;低浓度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产生慢性毒性作用。

1.4 饮用水必须要消毒

饮用水消毒的目的是要杀死或灭活致病微生物。目前主要的消毒方式有用氯气、氯胺、臭氧和紫外线消毒等。为了保证从用户龙头出来的水仍有消毒作用,在接收到的自来水中可能会有一些消毒剂的气味。消毒剂的主要副产物有氯仿、二氯乙酸、氯化腈、溴酸盐、甲醛和亚氯酸盐等。只要饮用水中的消毒副产物不超过标准规定,对人体健康就没有害处。

2、饮用水检测对人体健康的意义

饮用水检测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污染物主要来自下面3个方面: 病菌、有毒重金属元素和有毒有机污染物,若水中含有有害细茵,如伤寒、霍乱、痢疾等病菌时,便会传播各种传染病。当水中存在大量浮游生物(如原生动物、藻类等),会影响水的物理性质,并产生臭味和水色。若水中含有某些矿盐杂质,也会引起各种病症。如饮用水中含氟过多,会使牙齿产生斑纹,而引起“斑齿病,严重者可使牙齿完全溃坏。至于日常生活排出的污水,也会传播疾病。病菌可以通过高温或其它消毒措施可以杀死;有毒重金属元素如果在水中含量过高, 就可能引起人体各种病变,需要采取一些先进的过滤手段。饮用水卫生质量的好坏, 直接影响着人类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和人体的健康发育,因此,研究水的处理和测定水质是否符合饮用水的标准是保证人民健康和国家建设的重要课题。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 发展中国家80%的病例由饮用不洁净水造成的,据统计,每年有2500万儿童因饮用受污染的水而生病致死,有关资料表明,至少有50 种疾病来源于不符合标准的饮用水,有关专家证实, 饮用受污染又未经净化的水, 会导致胃炎、皮肤病、内分泌紊乱、肾结石、肝炎、心血管甚至癌症等多种疾病,水中有机污染物常以微克级或更低量级存在,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具有蓄积性和潜伏期。因为长期以来,人们对饮用水质量的认识存在偏差,所以饮用水水质检测就显得格外重要。

3、水质检测的重要性

3.1 水源水的水质检测

水源水质是生活饮用水的来源,是饮用水水质的源头。在水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水源水质变化,及时,准确地把握水源水的水质特点,便于及时调整和顺利运作,也便于后续处理。水质良好的地水取至地面,稍经消毒处理即可使用;然而,大多数地下水需经适当的处理,甚至需经特殊处理后才符合饮用水或工业用水的标准。究其原因:一是在形成过程中溶解了地层中矿物质,使某些元素在水中的溶解量超过了容许浓度;二是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地下水污染,使铁、锰超过水质标准,而对人体造成危害。铁和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适量的铁和锰对人体无害;然而,如果过量摄入铁和锰超标的水质,则会引起慢性中毒,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性疾病。

3.2净水过程到配水控制

大部分净水厂采用常规处理工艺(混凝 - 沉淀 - 过滤 - 消毒)或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加强对处理工艺的管理和控制是确保水质的重要保证。沈北新区黄家净水厂根据水源水特点采用一曝两滤的工艺流程。即跌水曝气、除铁滤池、除锰滤池。由净水厂主管线输水到农高区配水厂,配水厂经消毒加压输送到用水单位,关键环节就是合理控制消毒,这是保证水质安全的关键。我国绝大部分水厂采用液氯消毒,处理中氯气投加根据原水、净化后的水质情况而定,当原水氨氮和有机物等污染物较多时,耗氯量会明显增加。夏季水温高,细菌、藻内和微生物繁

殖快,增加氯气消耗,冬季氨氮等污染物较高增加氯气消耗。此外,PH、原水氯化物等也会影响耗氯量。这些因素的控制必须通过在线监测仪和检测人员的跟踪检测,对浊度、铁、锰、PH、余氯、氨氮、菌类等指标的检测分析,来有效的指导生产。化验室应当在做好国家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的项目外,重点对原水水质、消毒剂投加、絮凝剂投加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为生产提供指导,为生活饮用水达标供给提供保障。

3.3供水管网的水质检测

生活饮用水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控制,然后输送到供水管网中。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输送到用户的生活饮用水就能保证完全符合饮用水卫生标准,因为生活饮用水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具有自身的几个特点。生活饮用水出厂后到用户使用是通过无数的供水管道来进行输送的。生活饮用水在连续、不间断的输送过程中,存在导致其受二次污染而影响水质的多种因素,诸如管道漏点抢修、管材质量问题、二次供水设施影响及用户违章用水直接造成的污染等。生活饮用水出厂后由供水管网输送的过程是不可逆的,生活饮用水是一种不可退换的商品。它和其他的产品不同,它将直接从管网水质的好坏中体现出来。综上所述,判断生活饮用水水质的好坏还必须对管网及管网末梢的各点水质进行取样分析,在有关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中有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在全部采样点中,应有一定的点数选在水源、出厂水、水质易受污染的地方、管网末梢和管网系统陈旧部分等”。采样点的选择是依据供水人口计算和市政管网的分布状态,并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通常情况下会包括以下10个项目:色度、浊度、肉眼可见物、PH、臭和味、游离余氯、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根据相关规定,每周一次管网取样、分析、检测,每月至少一次管网末梢采样监测,以保证生活饮用水水质。按要求实行月检、季检、年检送样。

结语

饮用水水质检测工作关乎的千千万万人民的人生健康,绝对不能忽视,有关部门要将责任落实到位,确实承担起水质检测的重任,维护水环境的健康,积极响应国家水安全的号召。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M]

[ 2] 王秀梅.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J].北方环境,2011(4):178.

[ 3] 李怡庭.全国水质监测规划概述[J].中国水利,2003(7):11- 13.

上一篇: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技术探讨 下一篇:如何用活考核激励促进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