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教材择“说”点

时间:2022-08-20 11:10:08

依托教材择“说”点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要坚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依托教材择“说”点的关键在于结合文本找到恰当的交际引爆点,有效启动学生的说话欲望。笔者结合实践,以挖掘、延伸教材的“空白”为立足点,以着重引领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分寸感、和谐性、情味感、独特感为方向,其落点的选择有以下几种。

一、扣词,还原丰满的意象

汉字是表意性的文字,一个汉字往往就是一个特定的意义世界。教学时可以词语为基点,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潜心涵泳体悟,展开词语意象,然后将这种意象用语言表达出来。那么汉字丰富的内涵、灵动的精神就会生动鲜活起来。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中“冒”字的指导堪称经典。

师:好!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冒”字很美,那我们就来好好的体会体会。你们觉得,这个“冒”字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生:露、钻、顶、穿、伸)

师:但作者什么都没用,就用了这个“冒”字,是不是?为什么呢?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悄悄地钻出来,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生:急切的心情、迫不及待的心情、非常高兴的心情等)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想不想看一看这样冒出来的荷花?

师:(播放课件,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学生独立写话。)

王老师的巧引妙导,将原本抽象的“冒”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强烈的、深刻的生命活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学习言语,一定要让“词深入到儿童的精神生活里去”,“使词在儿童的头脑和心灵里成为一种积极的力量”,“成为他们意识中带有深刻内涵的东西”。“冒”一词的说话,丰富了学生对荷花人文内涵的体验,进入了荷花人性化的意象世界,达到审美的高度,并深深地嵌入学生的心灵,成为富有活力的生命元素,这样富有人性化的“冒”使课堂沸腾,“冒”更成为孩子口中最富韵味的声音了。

二、续说,放飞自由的思维

文学作品意和象相结合,通过抽象的语言符号,来展现丰富的意象,阅读,就是将抽象的语言符号,还原成具体的形象画面。续说创编是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一种情感释放。学生在续与创编的过程中,将自己的主观思维与作者思维进一步交融,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文本创作中,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也获得了语言的发展。

学完《坐井观天》,师宕开一语:听了小鸟的话,小青蛙终于跳出井口来啦!小朋友想想,小青蛙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他和小鸟又会怎么说?

生:小青蛙跳出井口,他看到了高高的巾山塔,宽宽的马路,热闹的崇和门。他说,小鸟,你说得对,外面的世界无边无际,我不能老是呆在井里。

生:小青蛙跳出来啦!他看到天空真的无边无际,美丽的白云飘来飘去。北京城运动场里人山人海,人们喊着“加油!加油!”原来在举行奥运会呢!它还游览了美丽的杭州西湖,看了黄山奇石。他说,外面的世界真精彩!

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生活经验和说话整合起来,只要合理的都可说,怎么想就怎么说。思维任意驰骋,语言自由表达,真正是“我口说我心”。

三仿说,积累丰富的语言

朱作仁先生说:“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模仿是创造的基础。在模仿中不断增加创造因素,在创造中难免留有模仿的痕迹,即使作家也不例外。”教材中有许多用词美妙、结构井然的句子,是学生仿说的好材料。当然,在模仿的过程中,教师应重在鼓励学生动口。

《荷叶圆圆》的第二、三、四、五自然段结构一致,语言优美,可让学生模仿课文的语句、结构说话:“还有哪些小动物也来到荷叶上快乐地活动呢?它们怎么说怎么做?你能仿照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吗?”(生:小蚂蚁说:‘落叶是我的雨伞。’小蚂蚁爬呀爬呀,爬到落叶下面避雨。小猴子说:‘落叶是我的玩具。’调皮的小猴子抓起落叶,开心地玩游戏。) 仿说,就是这样学模仿样,虽然与“创新”似乎不沾边,却是“创新”的起点。

四补白,触发智慧的火花

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课文生动有趣,有很多是根据有关作家的作品改编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编排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学生喜欢读,熟读之后多数学生能理解或背诵,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在教学中,我利用教材留给教师的空间钻研课文,精心设计问题。

《自己去吧》一文,有这么两句话:“过了几天,小鸭学会了游泳。”“过了几天,小鹰学会了飞翔。”小鸭和小鹰是怎么学会的?学会后心情会怎样?妈妈会怎么夸?小鸭和小鹰又会怎么回答?让学生展开讨论。这样的问题,既要结合课文内容,又要联系生活中所见过的、经历过的情景进行再造想象和表达,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给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有利于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为口语交际奠定基础。

五迁移,运用鲜活的语言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依据例子,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心摹手追,体会语感,吸纳作者的表达方式,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但是在这样的训练中,语言转换首先应该是语言材料的转换。纯粹的语言形式的转换是一种机械的语言训练,语言形式的转换如果与语言材料的转换同步,就能避免机械无味,让课文中情和言在转换中和谐共振,比翼齐飞。

学生学完《翠鸟》一文后,让学生当当翠鸟,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外貌、生活习性、居住等。我以“我的自述”成为情感的联络点,仿说以“我的视角”为支撑,调动起学生的全方位心智。结合课文内容的改写,因为有了浓浓情感的融合,就有了别样的味道。学生改变了人称,语言生动、活泼,将课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由仿到创,语言的理解和运用有效结合,自身情感的融合恰到好处,读说能力相互转化,上出了语文课的精彩。

上一篇:初中语文新课导入之我见 下一篇:语文教学暗示教育机制的创设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