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

时间:2022-08-20 11:03:48

如何引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好语文

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入校正式学习的第一步,它正如修筑高楼大厦,必须要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语文又是他们认识世界的工具性学科。所以,小学低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显得特别重要。

1 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1.1 创设趣味性的课堂情境,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标准提倡创设情境,激发孩子认知的积极性,引导孩子有效参与课堂学习。教师精心创设的课堂情境,往往能使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也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使孩子在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1.2 使用符合儿童心理的课堂语言,促进孩子主动学习。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法知识较差。在课堂上,教师应尽量使用儿童语言,使用符合孩子认知的简短句式,生动、有趣、富有鼓动性地组织课堂教学,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融洽了师生关系,还促进了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每位孩子都喜欢学习。教师在授课中还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孩子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这样便可以调节教学节奏,轻松课堂气氛,也有利于集中孩子的注意力和加强对知识的理解。

1.3 寓教于乐,寓情于景。低年级学自控能力不强,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他们只对讲故事、做游戏这些内容感兴趣,所以,教师必须设法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化为孩子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内容,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每一节课上,我力争做到听、说、读、写与演、唱、画、做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孩子动手、动脑、动口,把语文技能的培养与活动相贯穿,让孩子对学习充满兴趣。

2 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2.1 注重汉语拼音知识的掌握。汉语拼音知识是孩子学好语文的基础,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加强孩子对汉语拼音的学习。并针对每个孩子的实际因材施教,鼓励孩子阅读课外书,引导孩子对已经学过的拼音进行活学活用,通过儿歌、“摘苹果”等游戏形式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并每隔两星期就进行一次回顾、梳理,不断的复习巩固,让孩子将拼音知识牢牢掌握,这将为今后查字典、阅读等打下扎实的基础。

2.2 认真抓好识字这一关。识字是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的一个教学重点。在我们现行的西师版教材中,低年级的识字量很大,如何能让孩子在短短的一学期里认识这么多字呢?为此,我对低年级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索。

2.2.1 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小学低年级孩子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为了使孩子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把抽象的符号具体形象化,激发孩子的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

2.2.2 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汉字的兴趣。游戏是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孩子喜欢模仿,喜欢重复,喜欢表现。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孩子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并不断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找朋友等。如果将汉字园变成了孩子的游戏乐园,孩子对识字就会兴趣盎然。

2.2.3 运用识字方法,发挥想象,培养识字能力。低年级儿童对图画的兴趣浓于文字,在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孩子思维的特点,不失时机地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培养孩子的识字能力。

2.2.4 开展实践活动,拓宽识字途径。在生活中,有很多供孩子识字、巩固识字成果的场所,如大街上的招牌、超市里商品的名字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以吸收各种信息,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

2.3 抓好写字训练。首先,老师要注重自己在课堂上的板书,给孩子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要充分利用写字课,培养孩子良好的写字习惯,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等,还可以教给孩子起笔、运笔的方法,引导孩子学会描红。另外,还可以开展写字比赛,把写得好的字贴出来表扬鼓励。

3 在课堂中渗入阅读教学

小学低年级的阅读,应该以读为主,但在教学中,我们还是应该渗入初步的阅读方法,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基础。

3.1 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助于孩子正确地理解、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也有助于发展思维,丰富想象,激感,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由于低年级的孩子模仿性较强,所以在教孩子读课文之前,我都要范读课文,让孩子注意课文的字音、语速、语调、语感等方面,尽可能地为孩子作出很好的示范。在课堂上,我经常用各种各样的形式加强对孩子朗读的训练,如领读、小组读、男女赛读、指名读、分角色朗读等。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还尽量打开孩子想象的翅膀,让他们读出自己的感受来。

3.2 精心设计有梯度的教学问题。小学低年级孩子的阅读主要是认读,认读虽简单,但也会受学生选择不一的干扰,此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归纳,精心设计有梯度的教学问题,先将学生的疑惑归结到一个焦点上,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

3.3 提问设计要联系孩子生活实际,并具有开放的意识。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保护好他们的思维,可以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时刻闪现出创意的火花。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孩子的个性、思维的差异,设计具有开放性的提问,给学生更多表达自己看法的机会和更自由的思维空间。

4 提高孩子说话、写话的能力

说话、写话是小学低段教学的一个重点,它是小学中年级作文写作的基础,但说话写话的教学也是低段教学的难点。有的孩子在说话时不知所云,在写话时无从下笔,我认为:

4.1 说话训练应从补充句子开始。在生活中,孩子每天都说话,但为什么到了课堂上就会噤若寒蝉呢?其原因就是他们心里虽然有话,但却不知怎么表达。这时候,教师就要给他们一个说话的“提示”,让他们摸着思路,逐步提高说话能力。

4.2 利用图画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在低年段,很多写话练习都运用了“看图写话”的形式。看图说话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写话可以培养孩子用恰当的词句表达图意。在训练孩子说话、写话时,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图画的作用,首先让孩子学会观察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等。然后分辨出图中所描绘的人物、时间、地点,引导孩子把自己观察到的事物、动作、场景说清楚,指导孩子把说的话写出来,对写得好的孩子加以表扬,并拿他们的范文读给大家听。以激发孩子写话的热情,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上一篇:不要让美术课堂迷失在多媒体中 下一篇:班级管理中的心理指导与调节